【摘要】針對七年級學生在閱讀理解的相關題型上的困難引申的一些思考,及對該階段學生閱讀方面的基本的方法指導。
【關鍵詞】閱讀;能力;習慣
小學四年的英語學習生活結束后,升入七年級的學生們無論在課堂學習還是在自主學習上都有很大的不適應。也許經過一兩個月,他們能從課堂及學習要求上適應了初中生活,他們會發現在考試中存在一個強大的“敵人”——閱讀理解。閱讀的目的在于獲取信息,也只有理解了才能獲取有用的信息。很多學生在面對和課堂內容不完全相同的閱讀型試題時苦無良策。如何培養小升初階段即七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與習慣呢?下面是筆者的一些看法: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強調英語學習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閱讀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材料會使他們對英語這個學科也產生一定的興趣,對后面的學習也大有幫助。如7A第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用學生喜歡的明星做人物介紹,再稍加變化就可以作為閱讀材料。通過閱讀這些他們感興趣的人物資料后,進行任務型的理解,讓學生在興趣中完成一讀、二讀、三讀。因此,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要注意閱讀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與學生的閱讀興趣相呼應,要具有容易、簡單、有趣、有意義、有價值等特點,能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沉浸其中。
二、閱讀方法的培養和傳授
閱讀就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我們可以從每一堂課,每天的練習中培養他們的這種能力。可結合課本教學,選取與與課文題材和難度相近的短文給學生閱讀,并進行相關的理解練習。比如7A第三單元講節日,可介紹其他的節日既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補充了相關的知識,還能豐富其閱讀。以下是常規方法介紹: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
通讀全文即相當于瀏覽或略讀。它不同于精讀更不是用手指比劃著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讀,而是要求通過閱讀來獲取文章的大意,即從所閱讀的材料中獲取基本信息了解故事的大概。可讓學生分辨主題句,而主題句通常在段落的開頭或是結尾處,而主題句往往能點明段落或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通讀不要求掌握細節和具體事實。至于細節可在下一步的閱讀中仔細獲取。
2.快速閱讀,獲取信息
閱讀要講究速度,而且閱讀速度也是體現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方面。考試的時間是有限的,隨著年級的增加考試中的閱讀量和難度也要相應的增加,但是考試的時間是固定的,這就要求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因為不快就來不及完成試卷。如果速度是快了,但是讀下來仍然不知道文章講什么,那也是沒用的。在理解相關題目的基礎上,快速閱讀就能有的放矢。
3.深入淺出,瞻前顧后
閱讀一篇文章,一則新聞,一個通知或是一個故事時能準確獲得其中所傳達的信息,必須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科學知識甚至是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歸納,推理和判斷。也應該告知學生理解文章不能浮于表層意義的理解,也要學會領悟文章的隱含的含義。如文章的寓意等,為以后的抽象理解打基礎。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培養學生耐心閱讀
從小學到初中,英語學習的難度與進度都比小學要深要快。在閱讀理解方面表現在:閱讀內容篇幅開始適當增長,難度較課文內容略有提高。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閱讀時心情浮躁,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不太令人滿意。
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閱讀時精神要集中,不能三心二意,思這思那,要形成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而且不要一遇到幾個生詞難句就心煩意亂,失去自控能力,無心繼續閱讀。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任何恐懼,過分緊張的情緒都會形成一種消極因素妨礙大腦的正常思維功能。”要知道初中階段個別生詞或句子不會造成對文章整體的理解障礙。也許在后面的而文章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提示性的語句能幫助理解生詞或是難句。這也能形成整體性閱讀的習慣。
2.訓練學生閱讀方式
(1)按意群閱讀
有的學生在閱讀時逐字逐句讀、指讀、出聲讀,這些都影響了學生的閱讀速度,也影響了他們的閱讀水平的提高。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語群、意群,指導學生從句子的整體去理解,慢慢克服指讀、回視、重讀等不好的習慣。還要在閱讀中學會抓住句中的核心詞關鍵詞,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另一個句子,進行連續性連貫性理解。
(2)先看題干,帶著問題讀文章
很多學生做閱讀理解,拿到文章就馬上開始閱讀,不論文章長短。在閱讀時如事先掌握問題類型,分清客觀信息還是主觀判斷,然后再根據不同的題型進行不同方式的閱讀。客觀題可通過速讀,掃讀從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觀題要經過仔細研讀,推測,對作者的態度,意圖以及對文章更深層次意思的理解。在閱讀前先看題干可加強閱讀的針對性,提高做題的準確率,還能節約時間。
(3)根據語篇猜測詞義
七年級是初中的起始階段,學生面臨著閱讀時遇到的最大問題:詞匯量不多,生詞太多。這時還是要教會學生查字典用英語解詞的能力。培養查字典能力是培養學生分段閱讀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查字典也要注意有所選擇,字典給的意思較多,要學會分析比較,不可生搬硬套。當然也要避免學生一遇到生詞就束手無策,就要查字典,要引導他們猜測詞義,根據上下文,根據構詞法和已有的知識來猜測詞義。
許國璋教授曾說過:“只有通過讀,你才能獲得最大的實踐量,才能享受到學習外語的真正甜頭,讀會給你帶來一個嶄新的世界。”讓學生通過閱讀,對生活對社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而外語閱讀更能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陳儉賢“培養閱讀能力 提高閱讀效率”.《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三期
[3]《牛津初中英語》7A、7B.譯林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南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