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104-01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其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了認識、相互交流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學會了把自我融于群體之中,具有社會適應性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問題,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對問題的探索與思考,不同的思維方式與觀點相互碰撞,使學生的思維獲得創造性發展。
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通過合作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傳統的政治課堂上,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學生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緊張情緒而不利于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學習氣氛輕松、活潑,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思想政治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思想政治課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從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確立“學生是學校生活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引起、展開、參與和評價各種學習活動的主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
其次,營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是合作學習能否實現的前提。合作學習只有在師生交往中,學生才可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獲得自我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要任務是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在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交流,熟悉指導學生合作的方法,具備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的教育素質。
最后,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中學思想政治課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 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因此教學的評價應該是開放的,應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教師應該努力通過考核,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通過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進一步了解其思想認識情況及其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