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57-01
摘要:當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工作在社會中日益現出其重要性,但是目前的市場經濟中,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重,而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好壞對會計工作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著重從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解決措施,探討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存在的問題 成因 具體措施
一、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會計職業人員道德水平低下
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社會不良風氣給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響。其主要表現為做假帳、報假帳、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一些單位負責人為了某種目的要求財會人員篡改會計數據,造假憑證、賬表進行假審計、假評估。有些會計人員不僅自己不能遵章守紀,相反,卻根據企業領導者授意或知法犯法,為經營者出歪點子,偷逃稅收、轉移國有資產。
(二)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鉆研業務精神
我國1000多萬財務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占20%,其余大部分都為初級職稱人員,知識結構、學歷水平和業務水平偏低?,F實中不少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會計工作頻于應付差事。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業務素質的低下,還表現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記賬不符合規范,賬簿混亂、賬賬不符的現象。
(三)違背準則,弄虛作假
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準則,甚至通同作弊,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直接參與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其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從屬于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當單位負責人授意會計人員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時,會計人員未能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
(四)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弱化
由于在現實管理體制中會計人員仍屬單位領導和管理,導致了會計人員常常受到行政的干預,不能很好的行使會計監督職能,會計監督弱化。在客觀上,單位領導要求會計人員聽話,能按他的意志行事,而不管政策規定,或想方設法鉆政策空子;其他人員對會計監督不理解,認為是卡他們,存在抵制情緒;在主觀上,會計人員在行使會計監督時,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似乎理不直,氣不壯,不能大膽執法。也有的會計人員不顧職業要求,過于聽話,甚至喜歡做好人,監督不到位,不能堅決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更有甚者,會計人員為其他違法分子提供便利條件,有的甚至伙同他們共同進行違法違紀活動。目前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準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發揮監督作用。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自律機制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在校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彌補“先天不足”
各類學校的會計專業都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和道德責任感、運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職業判斷和職業道德準則的能力。
2、開展誠信教育和警世教育
財政部門及各單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在職會計人員上職業道德課,經常印發一些正反典型的材料以及觀看警世教育錄像,開展誠信教育和警世教育,用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準則來矯正、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確實提高財會人員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準。在任何情況下,不喪失原則,不圖謀私利,做到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
3、加強法制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就是要使會計人員知法、懂法,在工作中時時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財務人員應通曉并遵守《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規定。這些規定是財務人員履行好其職能的重要法律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新的法律制度不斷頒布和實施,財務人員還應不斷學習、更新和補充專業知識,以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在與有關方面發生利益沖突時,應敢于堅持依法辦事。
(二)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1、需要切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并且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個崗位的工作,還有減少會計因領導操縱而造假的可能性,優化會計環境。
2、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
3、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獎懲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職業道德的作用,健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應在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情況的檢查,并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表彰和處罰,建立起會計職業道德的獎懲機制。建議結合會計證的年度檢查,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注冊登記,建立道德行為檔案。對在各種財政、審計、稅務檢查中,提供虛假會計人員,進行量化記分,在會計證年檢時根據檔案記錄,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冬云,張雅菊主編.會計職業道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2
[2]高翠蓮,胡晉青主編.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1
[3](美)泥皮蒙(美)愛潑斯坦(美)蓋爾主編,李正等譯.會計職業道德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會計從業資格學習與應試指南編委會編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應試指南[M].北京: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 2010.4
[5]劉群.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信息失真的探討[J].黑龍江大學 2011.4.20
[6]張帆.會計職業道德失真問題的原因對策分析-基于職業道德角度[J].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