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實現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主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標志。學生自主管理,實際上是學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導下依靠班級主體自身的力量進行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一種管理方法。學生自主管理,是一個比較好的教育過程,也是一個社會實踐過程。學生自主管理教育,并非是任學生自由發展,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也就是說,教師的監控要與學生的自主管理和諧統一。
【關鍵詞】新課程;自主管理;評價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實現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主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標志。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也具體談到自治四點好處:“第一,學生自治可以為修身倫理的實驗。第二,學生自治能適應學生之需要。第三,學生自治能輔助風紀之進步。第四,學生自治能促進學生經驗發展。”學生進入初中,隨著學生身體的長高,學生心理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其自主觀念、自尊心顯著增強,他們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別人承認,渴望在同學們面前展現自己,渴望成功。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三年來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進行了學生自主管理的一些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與同仁們一起來分享。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管理觀
學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學生是被管理者,作為被管理者的學生由于知識經驗較缺乏,生理、心理及思想品德的發展尚未成熟,必然成為管理者“加工”、“改造”、施加管理影響的客體。學生又是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學生并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加工、改造”的對象,他們總是主動積極地通過自己能動的實踐活動參與管理過程。因此,學生又是管理過程中的主體。
二、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與措施
1.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制定班級公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紀律的約束。其實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校規,但違反規定的行為屢有發生。經調查發現學生感覺到這些規定只是學校、老師強加給他的,并不是他內心真正認可的,所以不但不去認真貫徹,反而產生抵觸心理。為此在初一學生入學軍訓期間,同學們學習了《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市二中學生一日常規》等規則后,我就以“我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為主線,引導學生參與班級公約的制定。公約一般根據每一天的教學活動順序制定,包括紀律、衛生、學習、兩操等。讓學生討論:你認為班級中可能會存在哪些違紀現象,該如何處理;你認為同學的哪些表現可以獎勵,怎樣獎勵等。在廣泛征求學生及家長意見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制定了班級公約,讓學生表決通過并在班級公約上簽字。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用班級公約來約束學生自身思想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全員參與班級管理,人人都是班級的管理者
(1)班干部實行競爭崗制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通過競選或自薦產生的班干部往往工作熱情高,能主動與班主任交流,也能注意與學生搞好關系。我通過自愿報名的方法,進行競選,在競選之前對參選者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歡迎同學們對參選者提出意見。競選時,先由競選者在講臺演講,最后由全班同學不記名投票進行選舉。這樣既可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干部以后走上社會擺正個人和集體的位置,正確處理個人與事業的關系。在培養班干部時,我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班級情況,幫助他們主持好第一次班會,組織好第一次活動,處理好第一次偶發事件,教他們方法和策略,讓班干部自己去摸索,創新,鼓勵他們大膽工作,自己充當“參謀”角色,幫助他們找點子,出主意。這樣既鍛煉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才能,又達到了班級的自主管理。
(2)人人都是值日小班長
值日班長制就是人人要當一天班長,按學號輪流,值日班長的主要職責是:維持當天課堂紀律及常規情況,統計作業完成情況,督促各崗位上的有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處理偶發事項,填好“班級情況記載表”等。
(3)人人參與班級管理
人人是班級的管理者,每個學生都應在集體中負一定的責任。班級的榮辱與集體成員息息相關,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得到了普遍的增強。將班級職責細化,每個職責都有專人負責,班長、副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衛生委員、學習委員、安全委員、體育委員、文宣委員、生活委員、節電委員、電腦管理員等崗位,人人都是官,人人都管事。如門窗、電視機、飲水機、打掃工具、衛生區域等都落實專人管理,一些不文明行為也不例外。
3.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展現學生的自主才能
(1)小組輪流負責辦黑板報,墻報。黑板報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以往只讓宣傳委員和幾個同學負責出好每期黑板報,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同時如果總是這幾個人出可能也會影響板報的質量。所以,我決定實行小組負責制,讓每個組的組長負責,小組成員參與,共同參與黑板報的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宣傳委員起輔助作用,這樣不僅減輕了宣傳委員等的工作任務,同時對所有同學是一種不錯的鍛煉,使他們為班級的工作做出一份貢獻,拍照評比。
(2)小組輪流組織主題班會,主題活動。在班級管理中,我主動去培養學生濃厚的參與興趣。每周一次的班會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組織,學生們有主持人,有活動的目的,內容,步驟,每次效果都很好。我只作為一名參與者,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其他如演講,書法比賽,學生制作物的設計,宿舍文化建設等等活動都可以成為學生進行自我鍛煉的平臺。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都在“自主參與,自主管理”的基礎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校運動會連續三年團體總分第一名,學校常規評比班級每月獲流動紅旗,每年獲“先進班集體”稱號……
4.科學合理全員參與學生評價
為了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對學生的管理水平進行了綜合考評,實行每周一小記,每月一評比,均采用無記名投票。若月評中被評為優秀者,在重精神輕物質的宗旨下給予一定的獎勵,還與評優掛鉤,并在公示欄內張榜。在學期評定方面,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鑒定的方法,實行學生自評、小組互評、任課教師評價、班主任評價相結合的多層次評估制度。校級及以上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等各類表彰都以此為根據。實行這種方式管理以后每位同學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性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5.加強監督,讓學生學會自我監督與評價
無論你的制度有多嚴、多細,缺少了監督就不會得到好的結果,為了讓制度得到落實,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比如,每位同學都可以參與檢查每天的班級清潔衛生,今天是哪組值日,哪位值日干部值日,打掃是否干凈;今天的兩操是否優秀,是哪位值日干部管理,對他們的良好表現給予鼓勵,對做得不夠的要引導,激勵他們改正。每周由值日干部及學生代表匯總本周各項情況,班長進行總結。同時建立了一個由班委領頭、老師參與的檢查小組,對各項管理進行隨時抽查,并采用老師意見箱和寫周記等形式給老師反應情況,讓老師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最準確的信息。這樣學生違紀的不敢輕舉妄動,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使班級管理形成良性循環。
三、學生自主管理中的注意點
1.實現學生自主管理,應當做到的就是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鼓勵。在很多時候,雖然我們已經決定讓學生去處理班級中的某些事情,但是在實際的行動過程中,我們仍然會“不放心”的加以“指點”,這樣根本沒有真正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我們應當充分的相信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與鼓勵,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從一些小事做起,獨立的完成。相信經歷幾次實踐之后,學生們一定會越做越好。
2.實現學生自主管理還應注意宏觀上的指導與微觀上的調控。作為班主任,應當在宏觀上使班級朝著一個健康明朗而又進步的方向發展。在學生管理班級事務時,班主任也應時刻關注班級的動態,在微觀上暗地里幫助學生實現自主管理。因此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勤觀察、勤督促、勤指導,使班級沿著正確軌道順利發展。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培養其自主性,使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應改變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識,一定要敢于讓學生去摸索,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學生獲得班級管理主人的積極體驗,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并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德清.學校管理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2]田恒平主編.班主任理論與實務.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李學農、陳震主編.初中班主任.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