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08-02
摘要: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至少包括他的語文能力、語言積累、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人文素養等。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 綜合素養 培養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彼纫笪覀冊谡Z文教學中,抓好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多思、多讀、多寫,又要進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養。
一、從課堂教學中找到突破口
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組織并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角,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最好效果,這些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追求。為此,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以生活的反差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實踐表明:在教學中,我通過鉆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內容沖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如《中彩那天》一課,當我引導學生抓住課文情節的沖突,提出作者的父親中了夢寐以求的彩票時,為什么全家卻心事重重?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使他們產生了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欲望驅使他們認真閱讀課文。通過思考討論后,才知道原來真正中彩的是父親的同事庫伯,而這中彩的奔馳汽車,父親完全可以占為己有,因為外人都以為是父親中了彩。全家人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違背道德信義占有這輛汽車還是遵守道德信義,把這輛汽車還給庫伯呢?全班同學圍繞這個問題讀讀、想想、議議,老師適時引導學生展開人生價值的討論,讓學生懂得人應有志氣,人窮應志不短,金錢有價道德無價。
其次,抓住課文中的對比。如《大倉老師》一課中,當春美對“我”的發言表示異議,并明顯表現出歧視同學的傾向時,大倉老師在黑板上“若無其事”地寫上一個格外大的“俺”字,大倉老師的這一舉動,和學生平時所見老師的行為有強烈的反差,形成鮮明的對比。課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學生們經過自我的對照和互相之間的討論交流,體會到大倉老師的“若無其事”,實際上是對春美無理言行的無聲的批評;他之所以把“俺”字寫得格外大,實際上是對我無聲的、堅決的鼓勵和支持,也是對其他同學的教育。學生們通過學習,懂得了大倉老師為人的正直、公平和慈愛。
2.以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的情感
仍以《中彩那天》為例。當作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激動地說:“可庫伯是有錢人,而我們家窮呀?!边@一情景中的“激動”,很多同學都體驗過。我就調動學生已有的情感生活,通過學生的體驗進行教學。先讓學生了解“激動”是什么意思?再問作者的激動情緒表現在哪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很快發現作者由于“激動”,話說得不完整。此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根據上下文展開想象,把作者的話補充完整。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把作者的情感體現出來。結果,學生個個投入讀得聲情并茂、有聲有色。
3.以生活的輻射陶冶學生的情操
生活是個大課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義遠遠大于我們的課堂教育。在教學中我們如果有意識地把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場景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那么教育效果比單純說教的效果要好上許多倍。
再以《中彩那天》為例。當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這篇文章很感人,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請你就社會上的某種人、某種現象寫一段感想。
學生作業交上來后,我驚喜萬分地發現:我的學生正在長大。有的學生對商人的行為發表感想:做生意應以誠信為本,老少無欺,不賣假冒偽劣產品;有的學生以某些出租司機的行為發表看法:開車時,拾到乘客的錢物應歸還給失主,不占為己有;這樣的教學由于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豐富了教材而且發展了教材,使學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二、優化教學環境
為實現語文素養培養目標,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學環境的建設與優化工作,讓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在各種環境和多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1.樹立大語文學科觀念意識
語文學習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語文教學的語文學習的材料應是廣泛、多樣、大量的,現有的教材只是這些學習材料中的一部分。語文學習不能局限于課堂。知識來源于生活、社會、自然,如僅限于課堂學習,只是井底之蛙,所識有限。而大語文教學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上的學習,還應該與學校、社會、家庭、自然這個大環境結合起來。
2.構建語文學習的硬件條件
就語文學科教學來看,基本的教學硬件條件有標準教室、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構建這些硬件條件是非常必要的。
三、豐富語文課外活動
豐富語文課外活動,也是新課標多次強調的。在構成語文素養的諸要素中,語文能力是核心因素。造成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語文教學不給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1.讀課外書與讀報
引導小學生從小養成愛看書、愛讀報的好習慣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在這方面我采取了布置課外作業的形式,由孩子們獨立完成,制作剪報和編寫手抄報;采取了小組活動的方式,大家一起來讀,再一起議論;還采取了集體活動的形式,開讀書報告會,把書報的內容排練成小節目演出。
2.看電視與看電影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從小就用很多的時間看電視,也經常看電影。小學生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過長,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語文課外活動還要把學生看電視和電影納入到活動之中。我多次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看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電視節目和電影片,之后針對所看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互相討論。我發現這樣確實能夠從多角度擴大知識面,培養起學生對現代文化的興趣和求知欲。
3.說話、討論、朗讀、講演
開展語文課外活動,一定要給孩子們提供說話和討論的機會??陬^表達對于兒童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小學普遍班容量過大,語文課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教學小學生發言機會少的不足。
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語文素養,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才能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這方面我們應該繼續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適合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具體途徑,既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又可持續長久地堅持下去,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新課程改革在各校學生中順利推進提供一定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