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53-01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明天,為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為目的,課標中明確把“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作為獨立的板塊體現出來。新大綱也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明確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掌握這一交際工具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較之城市里的學生,農村學生知識面相對狹窄,加上接觸的人太少,鍛煉機會不多,在面對面的接觸、交流時,就無法做到那么自然大方。常常表現為待人處事不夠禮貌,言談舉止忸怩靦腆,臨場應變能力差,不能準確表情達意等。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因地制宜,提供學生喜歡的交際話題
口語交際教學中,選擇的話題要能調動學生說的欲望,利于激發學生說的情趣。話題選擇應注意:①話題要有趣味,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會受到學生歡迎,如講故事、介紹自己近期讀的名著等。②話題要有現實意義,力求反映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具體事實,既切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又能產生一種親切感。③話題要有教育意義,選擇的話題要讓學生得到教益和啟示,增長知識,開拓眼界,陶冶情操。“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說清好與不好的理由。這個話題既貼切學生的實際,又能給學生有益的影響。學生能積極地去觀察生活,甚至主動地去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見解,討論時,學生個個有理有據,異常活躍。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口語交際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能力。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景的實踐中培養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景,學生就不可能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也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語言來自生活,生活又離不開語言。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生活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未來人才的需要。課程標準指出:“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而豐富多彩的生活恰好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活源泉。
1.語言渲染創設情境。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尤為重要。這些語言文字經過老師的口頭描述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如在教學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時,教者飽含情感地介紹相關背景,這樣就能快速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并能用語言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2.運用媒體創設情境。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結合現有條件選用教學媒體。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變抽象為形象,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使學生自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者陳設相關的實物,形象直觀的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容易把學生帶到具體情境中去,使學生積極生動地加入到口語交際訓練中。如在教學“黃河,我們的母親河”時,有一幅黃河河床裂開的畫面,這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組關于浪費水資源和缺少飲用水的圖片,開展“要不要節約用水”為話題的辯論會。
三、掌握說話技巧,培養良好習慣
學生良好交際習慣的養成是貫穿口語交際教學始終的內容。口語交際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能力。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的培養。
1、學會傾聽。傾聽,是現代人在口語交際中的基本素養。只有專注而耐心地聽別人講話,把別人的話聽清、聽準,才能做出準確的應答。沒有聽清就發表意見,或沒有聽完就打斷別人的話,是口語交際的大忌。
2、樂于表達。有一定的表達自信心,善于抓住一切當眾說話的機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場合以及不同談話內容,說恰當、得體的話。在課堂上能經常性地發言,在小組交談中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大膽地面對全班同學進行即興表演,在課外也能有意識地參與交際實踐。
3、善于交往。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如果說話文明得體,有禮有節,往往能獲得對方的好印象,有利于交際活動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獲得交際的成功。
四、加強互動,突出學生交際主體的地位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口語交際同樣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過去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切實提高口語交際的效果。
1.師生互動中,讓每一個學生確立交際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立足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成為交際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互動中,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人文關懷,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在教會學生如何溝通心靈,形成必要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學會充分表現展示自己,并從中獲得自信和樂趣。
2.學生互動中,讓學生承擔具體的交際任務。口語交際教學常見的弊病是,教師往往重視指導過程,卻忽視學生訓練過程。喜歡表現的學生侃侃而談,而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缺少口語鍛煉的機會,造成教學中學生訓練機會不均衡的現象。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教學中,教師要把任務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事先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完成程度),這樣職責分明,學生就不會推卻、懈怠,加強了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之在交際過程中,為完成各自任務積極參與,和諧交流。
五、積極評價,激勵交際信心
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肯定的評價。“口語交際”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把相信人人都能很好地進行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教師要以自己寬大的胸懷,去呵護學生在交際中的細微進步,欣賞學生點滴成功,讓他感受成就。對自卑的學生,可講解中外演講大師小時候語言木訥,經過刻苦訓練成才的故事,使他發現自己的優勢,從而樹立信心。
總之,農村中學生的口語交際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要正視它的存在。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措施,在思想上樹立提高農村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理念,找準切入點,創造多種機會,細致耐心,有的放矢地讓學生創造性地說練,農村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