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84-01
摘要: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非公經濟組織蓬勃發展,在活躍城鄉經濟、滿足社會多方面需要、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非公經濟組織中從業的黨員越來越多,加強新時期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在非公經濟組織中開展和加強黨員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方面和客觀需要。本文研究了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現狀,從理論和實踐上探討了新形勢下創新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非公經濟組織 黨建工作
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日益發展壯大,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新課題。各級黨組織必須注重探索行之有效的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充分認識加強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不排斥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而是對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是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的需要,也是實踐“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具體體現。改革開放以來非公企業得到迅速發展,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新的社會層面,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方便群眾、穩定社會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從內心講,對黨懷有感激之情,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入共產黨是他們政治上的追求。另一方面,要求加入黨組織表現了他們對政治決策的關心,希望通過積極參與決策,為非公企業的發展和作用爭取更好的環境,以利于自身的壯大和造福與社會。首先,中國共產黨作為掌握著政權并長期執政的政黨,擔負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使命,對這些在社會經濟生活的深刻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應該采取的是,要把他們吸引和凝聚到黨周圍,把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有利于鞏固自己的執政黨地位,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這是我們黨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吸收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教訓,實行黨的建設重大制度創新。
二、明確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務
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地位是政治核心,對企業發展起幫助、促進和監督、協調作用,黨務工作要為企業所需要,要為黨員和職工群眾所歡迎,要為業主所理解和支持。
(一)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經營。圍繞企業發展搞好黨建,注重把黨的工作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使企業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起到三個作用:一是起監督引導作用。非公有制企業主往往有兩重性,具有對經濟發展有貢獻的一面,也有受市場經濟趨利影響唯利是圖的一面。非公經濟黨組織應引導其誠實守信、合法經營,致富思源、富而思進。二是起決策作用。在生產、經營中逐步形成“遇事與黨支部商量”的工作習慣,黨組織為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提出建議,實際上也就是把黨組織的意圖轉化為企業行為。三是起生產管理的骨干作用。開展“黨員責任區”、“先鋒崗”、“一個黨員一面旗”、“創先爭優”等活動,使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骨干帶頭作用。
(二)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和發展工作,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黨員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支持經營者依法行使職權,對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非公有制企業有其產權結構、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的特殊性,黨組織既要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和管理開展黨的工作,又要樹立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人格”,理直氣壯地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活動,集中黨員、職工的意見、建議,并通過黨組織書記或決策層的黨員向企業建言獻策,形成企業的正確決策。
三、非公經濟黨組織成立后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黨組織組建之后如何發揮作用和鞏固提高的問題。黨務工作者要克服缺乏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經驗,照搬國有企業的做法,黨員要克服臨時觀念、雇傭觀念,缺乏工人階級的主人翁意識,滿足于交納黨費,等同于一般群眾等問題。
(二)如何發展壯大黨員隊伍的問題。克服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黨員“兩難”現象,一是職工流動性大,積極分子難培養,特別是季節性比較強的企業職工流動性大,黨員發展對象源頭不足。
二是組織關系難理順,防止非公經濟組織打工的黨員不愿意將組織關系轉到非公有制企業中,防止有的外來務工人員,隱瞞黨員身份,成為“隱性黨員”,黨員和黨組織關系相脫離的現象。
(三)如何防止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成為企業附傭的問題。非公企業的黨組織負責人,客觀上存在雙重身份,一是企業員工,其與老板是雇傭與被雇傭關系;二是黨組織負責人,在企業中起著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幫助、監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落實等職責,當與企業主意見相左,特別是老板有違規違法行為而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進行監督時,雙方就處于矛盾的對立面。
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級黨組織,不能放棄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要實事求是,把內容和形式統一起來,抓好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提高黨的執政地位的一大體現,抓好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能夠促使非公經濟組織的中共黨員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從而帶動更多非公經濟人士或非公業主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不忘本、帶動更多的人盡快富起來,為早日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各級非公經濟組織必須與時俱進、求索創新、努力抓好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勝利,鄧昌豫,吳超.淺談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兵團黨校學報, 2007,(03) .
[2]孟大川,陶進華,白楊.地方黨委依法執政能力現狀調查與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