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77-02
摘要:中學教育的特點使得學生的個性、特長及多樣性發展等綜合素質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本文利用校園電視臺這一實踐平臺,深入探究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途徑和策略,力求培養出兼具有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的具備綜合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校園電視臺 探究學習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開放性、交互式的多媒體視頻教學以其獨有的優勢正逐步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在此背景下,數字化校園電視臺應運而生。數字化校園電視臺的建立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創新學習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個互動式的視像網絡教學平臺。
一、校園電視臺的構成
校園電視臺是一種綜合的教育設施,將廣播、電視、錄像、VCD、網絡合而為一,集采、編、攝、錄、播多種功能于一體,承載學校自制各種電視節目、錄像的任務,具有現場直播、轉播、轉錄、對錄等多種功能。演播室、攝像機、錄制編輯系統、自動播出系統和網絡流發布平臺等幾大部分構成了校園電視臺校園電視臺主要有以下設備:兩臺或者更多的攝像機、三角架、一臺非線性編輯設備、放像機、調音臺、特技臺、監視器、計算機、無線通話、采訪話筒、有線電視直播(或者網絡直播)設備。除上述設備以外,簡單的校園電視臺還需要有一間專用的具備光學、聲學裝修的演播室
二、校園電視臺的應用
校園電視臺作為一種新興教育媒體,其主旨是傳播校園文化、傳遞師生動態、豐富校園生活及構建和諧校園。它不僅是學生學習新聞采集編輯、音視頻制作等技術的實踐平臺.也是學生應對考驗挑戰、展示個性才華的平臺。可利用校園電視臺開展電視講座.如考前心理輔導、學習方法指導等。此外,也可以請一些在相關領域有建樹的專家學者走進演播室,針對時事熱點,開通熱線進行現場直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
三、校園電視臺在學校教育中的優勢
校園電視臺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其顯著的優越性,如其內容廣度、傳播速度及信息的表現力等。服務于教育是校園電視臺的宗旨,隨著不斷的發展完善,它逐漸成為傳播學校動態的主要媒介,成為拓展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平臺。
1、互動交流促進了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
網絡電視集電視和互聯網的優勢于一身,因此可以有效的實現互動。教師提供自己需要的資源信息。學校收集教學資源,構建一定規模的數據資源庫,教師可以點播、下載,還可以上傳視頻資源,便于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播放優秀教師的公開課等優質課資源,使教師在觀摩的基礎上展開研討,提高了教學研究的實效性與趣味性。
2、導向功能引導學生均衡發展
校園電視臺通過其特有的導向功能優化校園文化環境,以其散播的文化內涵熏染學生,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養成作用。
(1) 利于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和開放心態。信息時代中學生處于一種信息消費的尷尬狀態,中學階段是青少年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他需要了解社會、了解世界,在信息社會要積極接受、理性判斷、合理應用信息。但在校的中學生因其作息時間的限制很難保證收聽收看新聞時事節目,其獲得的信息的途徑很有限,并且很難保證所得信息的客觀性,校園電視臺彌補了這種不足。
(2) 利于引導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其參與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現代社會充滿機遇與挑戰,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力爭上游的參與意識和過硬的實踐能力不可或缺。
(3) 可營造學習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觀念校園電視寓教于樂,其所體現的知識性,使學生能體悟到只要留意用心,隨時可以發現生活中所蘊藏著道理和知識。通過校園電視,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學科內容以外的知識,還能建立終身學習觀念,充分意識到學無止境。
(4) 可營造和諧的人際氛圍,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校園電視是最貼近師學生的媒體.它反映學生的生活,聚焦共同關注的話題.關注學生心理成長。在參與校園電視臺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彼此相互配合,共同經歷辛勞和磨練。共同分享喜悅和收獲,這個過程可以激發學生對學校的深厚感情,從而建立和諧友好、充滿凝聚力的群體關系。
四、利用校園電視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策略
校園電視臺面向的主體是學生.在研究實踐中,校園電視臺的活動是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的、創造性的完成的。在活動的完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究、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活學活用的能力,使其成為具有敏銳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較強的語言能力、文理貫通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符合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以校園電視臺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對參活動的學生進行相關培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興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是實踐探究的源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首先應從激發其興趣人手。學生的潛力是不容忽視的.只要我們為其提供充分發揮的空間,一定會收獲頗豐的。
(1) 組織校內外專家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術培訓和專業理論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校園電視臺設備的使用操作、稿本編寫、節目的后期編輯制作等內容,使學生具備相關知識與技能。利用校園電視臺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學習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
(2) 培訓與實踐相結合
采取邊實踐邊培訓邊學習的方式,把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強化培訓中學到的知識,使其帶著問題更有針對性的思考所學所得。運用這種培訓方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學到的知識積極建構、重組。使學生在處理信息中發展認知,培養了學生處理、運用、加工信息的能力。
2、在校園電視臺的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供其施展
在活動過程中營造民主氛圍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集體討論的形式來確定制作節目的主題。在討論中,使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
高中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學生教育以課堂傳授為主,這種模式下的教學評價體系側重學生知識的掌握,相對弱化了學生能力的認定。這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這難以滿足能力優于知識的現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校園電視臺把世界濃縮于方寸,亦把社會的細微播散在廣大的思維空間。校園電視臺這一實踐平臺,深入探究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途徑和策略,力求培養出兼具有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的具備綜合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明紅.利用校園電視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小學電教,2007,12.
[2]吳天生.校園網絡電視臺的建設及其應用分析.教育信息技術,2008,7.
[3]鄒晨娜.提高校園電視臺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學報,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