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65-01
摘要:《桃夭》出自《詩經·周南》,是一首對新婚女子的贊歌,不但贊美了新娘的美貌,更重要的是贊美了她賢淑的德行,祝愿她使其夫家人親密和睦。本文對其進行了翻譯,并結合原文的語言特點對譯文的選詞、語言風格進行了分析。
關鍵字:桃夭 英譯 譯文分析
《桃夭》出自《詩經·周南》,是一首對新婚女子的贊歌。唱歌的人以美麗的桃花、碩大的桃子、茂盛的桃葉為喻,不但贊美了新娘的美貌,更重要的是贊美了她賢淑的德行,祝愿她使其夫家人親密和睦。雖然詩(或者說是歌,本文將其稱為“詩”)中沒有濃墨重彩、沒有夸張鋪飾,但卻塑造了非常生動、鮮明的形象:鮮艷的桃花、累累的桃子、郁郁蔥蔥的葉子、美麗的新娘,一切躍然紙上,讀來歷歷如在眼前。
一、《桃夭》含義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要理解這首詩的含義,有必要先對其中一些字詞的含義做一了解。首先是“夭夭”,指嬌嫩旺盛的樣子。“灼灼”形容花朵盛開的樣子。“華”古代指花。“之子”指這位姑娘。“之”表示“這”,“子”可指男也可指女,在本詩中指女子。“于歸”指女子出嫁。“宜”指男女相處和順。“世家”指女子所嫁的人家。古代男子有妻叫室,女子有夫叫家,后文的“家世”與“世家”同義。“蕡”指果實大而且多。“蓁蓁”形容葉子茂盛的樣子。“家人”指夫家的人。
總的來看,這首詩表達的思想就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出嫁了,大家祝她婚后的生活幸福,希望她以她的賢德保持夫家家庭和睦。每章前面的兩句是比興的手法,借桃花、桃子、桃葉的美麗繁盛引出后文對出嫁女子的贊美和祝愿。
二、《桃夭》英譯
Flourishing Peach Trees
The peach trees flourish
With blossoms splendid and glorious.
The maiden is getting married,
May she make the family joyous.
The peach trees flourish
With peaches big and heavy.
The maiden is getting married,
May she make the family happy.
The peach trees flourish
With leaves exuberant and vigorous.
The maiden is getting married,
May she make the family harmonious.
三、譯文分析
在翻譯《桃夭》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詞的選擇。
首先是題目“桃夭”的翻譯。英語中表達“夭夭”這個含義的詞有flourishing,robust,vigorous等。仔細比較之下筆者選定flourishing,原因在于其詞根flourish表示to grow well and be very healthy,這個含義與“夭夭”甚為切合。所以,筆者將題目翻譯為“Flourish Peach Trees”。
接下來是各詩行的翻譯。既然“桃夭”中采用了flourishing,在翻譯“桃之夭夭”時,筆者很自然地用到了其同根詞flourish,一方面是出于原文中用了同樣的“夭”字,另一方面是為了行文簡潔,保持原詩的語言特點。
“灼灼其華”中的“灼灼”是形容花朵盛開的樣子。“灼灼其華”帶給人們的美麗和燦爛并非只從形、色等方面著手翻譯便可傳意,于是筆者選定了splendid and glorious這樣一個大概的說法,把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
“之子于歸”中的“之子”,指“這位姑娘”。對于“姑娘”的翻譯,筆者考慮選用了maiden。原因在于這個詞常用在文學作品中,指“少女、姑娘”。
“宜其家室”中的“宜”是男女相處和順的意思。雖然三章中用了幾乎同樣的話(“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但是,筆者認為從中可以體會出時間上的延續,從新婚到婚后,再到婚后更長時間,所以選用了joyous, happy和harmonious三個形容詞。筆者認為三個詞表達的內涵是逐層遞進的,在第一章中用joyous,因為婚禮本身就是喜慶的事情。到第二章的時候,用happy形容婚后的生活,可以表現比joyous更深層次的幸福感。而到第三章的時候,婚后生活了一段時間,如果家庭成員之間仍能和諧相處,才是“宜”的最高境界,所以用了harmonious。
“家室”和“室家”、“家人”表示的含義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女子夫家的人,包括女子和丈夫及其他家人,在翻譯時可以選用同一個詞來概括。family可以表示“家人”,不僅指父母和孩子,還可以指所有具有親屬關系的人,恰好符合此處的要求。
“有蕡其實”中的“蕡”表示果實大而且多,即“碩果累累”。在此處,選用了big and heavy。英語中,be heavy with fruit即表示“碩果累累”的含義。
“其葉蓁蓁”中的“蓁蓁”形容葉子茂盛的樣子,筆者選用了exuberant和vigorous兩個詞來表達這個含義。
關于各章最后一句的翻譯,因為這首詩表達了對女子婚后生活的祝愿,所以我在翻譯時用may she…表達對她的祝愿。
第二,語言風格方面的問題。雖然原文是詩,但也可以說是歌,使用的語言不十分正式,因此,在翻譯的時候筆者也采用了比較通俗的語言,使用了常見的詞匯。另外,譯文中保留了原文“興”的形式。
第三,關于“韻”的問題。原文是押韻的,“華”和“家”,“實”和“室”,“蓁”和“人”。為了在形式上與原文貼近,譯文在每章的第二行和第四行用了韻。
參考文獻:
[1]李玉良.<詩經>英譯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2007
[2]汪榕培.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