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142-01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互動合作學習模式逐步成為音樂課堂教學的主流,師生共同營造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給初中音樂教學帶來無限生機。
關鍵詞:初中音樂 課堂教學 師生互動 合作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要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在此理念下,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變“厭學”為“樂學”,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新課程“互動”的原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我結合多年教學實踐,進行了“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一、良好的教學開端就是一節課成功的標志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音樂創新教學的基礎和源泉,課堂教學中的愉悅,會極大地引發學生學習的沖動,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教師適時恰當的開放性評價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和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
“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要求為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來獲得教學效果的最佳。如教《黃河大合唱》一課時,根據情境教學的原理,把學生放入特定的環境中,通過情境熏陶,形成一定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興趣,使其進入角色。在第七樂章《保衛黃河》中,讓學生自己擔當一定的“角色”參與體驗,請大家伴隨多媒體音樂畫面,分角色扮演“我軍”及“敵軍”,并共同進行齊唱、輪唱,讓他們感受在萬山叢中,在青紗帳里,我優秀兒女從四面八方掀起復仇的巨浪,把侵略者淹沒在人發戰爭的大海汪洋中。并用數碼攝像即時錄下并在大屏幕播放,學生親睹自己的“表演”,興趣異常高漲,參與性非常強烈,一節課收到了最佳效果。
二、循循善誘,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初中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轉變教學觀念,切實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主參與知識的探究性學習。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必須要對合作學習進行精心設計,從目標設置、任務選擇到教學過程的設計與評估等都要進行全面設計,只有這樣,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才能進一步實現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在合作過程中有所爭論、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調動學生的興趣,盡量提供多樣的音樂實踐機會,使他們感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并且積極地參與知識探究活動,主動吸納音樂知識與技能。
2.強調創新思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的源泉。”所謂想象力就是人在過去知覺基礎上構建新形象的創造能力。由于音樂具有語言無法概括的模糊性,更利于發揮學生的豐富聯想,而聯想是創造力的基礎,又可以在音樂實踐中提高。因此,我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有音樂創造的空間,能自由運用多種方法創新并發現自我。
音樂的魅力不僅在于音樂本身韻律的和諧完美,同時還在于它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初中生最富于想象,教師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這是提高音樂課堂效率的有效的捷徑。例如:我在教歌曲《春光美》時,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敞開心扉,用自己的心,獨立地去感受音樂帶來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首先,我讓學生欣賞優美的歌曲《春光美》;然后,我要求同學們各抒己見,發揮創造力,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百花盛開,蝴蝶飛舞,河水清澈,楊柳婀娜多姿的美麗景象,最后才布置學生學唱歌曲,其效果顯著。
三、和諧、愉快、合作的氛圍構建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發展
音樂即是人生。師生之間溝通也并不僅僅非要說話,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和諧、合作、愉快的氛圍,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融洽師生的關系。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導演,引領著學生走進音樂王國的殿堂,學生汲取著音樂的滋養,身心得到了發展。教師是演員,師生合作載歌載舞,歡歌娛樂,在實踐中愉悅身心,有效教學得到了很好體現。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就可以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美飄逸在教室,讓美走進每個人的心靈。
給學生一個舞臺;新課程理念要求師生平等,才能構建“互動式”教學課堂。這也就啟發我們,初中音樂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作為合作者,只能通過適當點撥,發揮向導作用,這樣才能構建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堅持下去,就可以挖掘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隨著學生不斷地的參與,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循環往復,學生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讓大賽走進課堂;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保護好學生的好勝心,也就是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如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每次上音樂課,為了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我準備了很多塑料花、小文具來鼓勵大膽的學生。效果很好,學生熱情高漲,一展歌喉。在我深深感到,音樂教學中樂理知識介紹是最乏味的,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預先設計,采用分組搶答奪紅旗的形式,效果并不比表演唱差,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營造得濃濃的。
提高活動有效性;每門學科都有活動課。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堂理論教學的補充。活動課也有基本教學任務,更多的是學生自己動手。如上器樂課時,在必要的理論輔導基礎上,教師也要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需要配打擊樂時,教師設計好相關的鑼鼓點后,和學生一起合作演奏各種打擊樂器,必要時為學生演唱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他們用自己的樂器為教師演奏的樂曲進行伴奏……師生合作,共同參與,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而且營造出和諧、愉快的良好教學氛圍。一個高層次的欣賞活動課,學生收到樂曲的熏陶,沉浸其中,久久思索。因此,活動課能有利于學生智力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初中音樂教師只有具備互動合作的新理念,全方位地讓學生自主體驗和學習探究,才能實現優質音樂課,真正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強烈的審美激情,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進一步鍛煉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