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83-01
素質教育呼喚人的主體性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作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方面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優勢。但目前小學作文教學是封閉型的,作文內容與兒童生活脫節,重課內輕課外,致使學生被動作文,心態消極,生編硬造;課堂上教學手段單一,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法,千篇一律指導審題立意,選材謀篇,過分強調共性,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忽視了小學生對作文“自主”和“自立”的心理需求,有意無意地造成了學生心理上的障礙,因而學生普遍缺乏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構建開放式的習作教學體系。
一、開放習作環境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開放的習作環境,就是打破學生“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學習軌道,順應兒童的天性,引導學生到語言與思維的“源頭”——大自然、社會生活中去學習語文。“作文源于生活”。因此,我們讓學生走出學校封閉的空間,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觀察大自然的風雪雷電,日出日落;讓學生走向社會,了解超級市場,城鎮環保和鄉村變化,采訪人物等。如指導學生寫春天。先組織學生春游,尋找春天,尋找新穎獨特的題材,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開拓了視野,克服了習慣性的思維方法。
二、開放習作的內容
生活是豐富多采的,學生所寫的反映生活的內容理應是多元的,多彩的,不要讓學生只寫一些寫人記事狀物的文章,要把各種題材引入習作訓練之中。
1、嘗試寫兒童詩、童話、寓言
可以適當讓學生嘗試寫寫他們喜聞樂見的兒童詩、童話、寓言等,讓學生以這種方式來反映生活,這個很符合小學生的口味。如學生寫的《貓和老鼠》這個寓言故事,主要反映了現在的不正之風——行賄受賄。即老鼠提著魚來賄賂守糧倉的貓,讓他網開一面要偷吃糧食。從這反映出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真實地反映了現在社會上存在的一種不良風氣
2、加強交際應用的作文訓練
我在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給自己的照片、圖畫寫文字說明,為自己科技小作品寫解說詞,給旅游景點寫導游的解說詞,還指導學生寫建議書、倡議書等。比如我在教完《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后,讓學生給“鳥的天堂”這個旅游景點寫解說詞,要寫出“鳥的天堂”這個旅游景點的特色來,學生激情高昂,都寫得精彩。寫完后,又進行了朗誦比賽,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來現場介紹“鳥的天堂”這個旅游景點,他們各個精神飽滿,儼然像一位小導游一樣繪聲繪色地做了現場解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重視學生寫想象作文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我常讓學生寫這樣一些命題,半命題作文:《××的自述》,《未來(人、衣服、房子、汽車、飛機、電腦、玻璃……)》,《××年以后的(我、你、他),(家庭、學校、變化……)》,《我在××年(或未來的某一天)》,《假如我是(老師、醫生、家長、市長、營業員……)》,《假如我有了錢》,《××年以后的地球》等等,這類題目趣味性強,想象空間大,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和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以及熱愛科學,立志獻身科學的熱情。結果作文寫的特別好,一篇篇熱情洋溢,很富有想象力。
三、開放的表達形式
多種形式的作文訓練,可以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在這方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形式來訓練。
1、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從不同角度進行審視,確定不同的中心,從而寫出具有不同立意的新穎獨特的作文。如:我組織學生去爬山,活動結束后,我讓學生以《爬山》為題作文。一部分學生的立意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一部分學生的立意是:遇到困難,只要勇敢地面對,就能克服;大多數學生的立意是:爬山能鍛煉一個人的身體;還有的學生立意是: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勝利等等。
2、多方面選材。就是引導學生圍繞同一命題或中心,從不同的方面選擇不同的題材,力求選材新穎,與眾不同。如以變化為題,可以寫路的變化(泥路——石子路——水泥路),可以寫房子的變化(土房——瓦房——樓房),可以寫夏天驅暑的工具的變化(扇子——電風扇——空調),可以寫炊具的變化(爐灶——煤氣灶——微波爐),也可以寫電視機的變化(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等等。
3、多方式表達。就是引導學生對同一內容,采用多種表達方式,以求構思新,表達巧,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結構安排上,可選用順敘、倒敘、補敘、插敘;還可以采用先分后總,先總后分,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等多種形式。
四、開放評改途徑
作文的批閱,講評只有老師一人進行,這對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不利。葉圣陶先生說:“‘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嘗試的。
1、日記。對于日記我采用小組輪流制進行批改的。這種方法是每周由小組的一位成員來當小老師,進行批改這個小組的日記。這樣依次類推,進行輪流負責制。每周我只批改小老師的日記。這樣,每位學生有當小老師的機會,同時,每位學生的日記老師有時間進行詳細批改。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批改的能力,同時還借鑒到別人寫作的長處,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2、作文。對于作文我嘗試也讓學生進行修改。有時讓學生自己先修改,有時同桌互改,有時小組修改。這樣做,剛開始花費的時間多,收效甚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修改作文的水平提高,成效也會越來越顯著。但評改要注意尊重習作的原意,要以激勵為主。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作文是開放性的教學體系,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再進行封閉式教學,只有開放,作文教學才有創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被動作文向主動作文,再從主動作文向自能作文的方向轉向,才能激起學生寫作興趣,才能為真情而寫作,才能寫出具有閃耀個性色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