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O7-0183-01
摘要:小學是人們求學的第一步,只有第一步走好了,才可能步步高升,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做出一份貢獻,所以小學對于學生的整個人生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也因為如此,小學的語文教師肩負著重大的教育使命,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努力尋求優秀的教學方法,以為孩子們開好人生之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總稱。要想教好一門課,方法是很重要的。而語文作為基礎工具學科,其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所以,要探討語文教學方法的問題,必須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著手,做綜合研究。
一、教學思路要明確
語文教學應當強調培養學生勤讀、深悟、多寫的學習態度,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自主讀、悟、寫等學習活動獲取語文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以思想啟發思想、情感激勵情感、智慧碰撞智慧作為核心目標,重點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放自己、提升自己。讀、悟、寫的教學方法的思路可以分為初步、深入、拓展三個階段。初步階段強調學生對課文的基本了解,在對課文有初步了解后同學之間進行有效交流,形成對課文的基本認識;深入階段重在對于課文的深入理解,對課文進行細讀、研讀,同學之間初步交流學習成果,對課文有初步的體驗和感悟;拓展階段重點是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發揚多種形式的交流討論,形成對課文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提升自己的應用能力。
二、利用直觀教學,加深學生記憶
在課堂教學中,如只用口頭語言提供聽覺信號,對學生接受、理解、記憶和應用知識,是很不夠的。為了彌補講授中的不足,要恰當地運用板書。板書能簡練地、系統地體現教學內容,以明晰的視覺符號啟迪學生的思維,提供記憶的框架結構,它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一則優秀的板書,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可使學生見微知著,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的,很好地體現教學意圖。并能突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結構。每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雜亂無章的,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有特定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知識結構,表現出一定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結構體系,用語言表述不容易全面把握,而用板書則能對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抓主剔次,去蕪存菁,把教學重點、難點、關鍵的知識點,串珠成線,結線成網,形成結構,使學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便于學生分析探求,加深記憶。
三、注重讀寫結合,為寫作打好基礎
通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讀寫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綜合能力獲得提升。因此,讀寫結合的訓練在整個語文教學環節中是尤其重要的,教師在上每一節語文課時都應該在讀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寫作的機會。教師可讓學生口頭說一說,或寫一個小感想,或寫一個小片段,或改寫,或續寫或擴寫等等,讓學生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樣做,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種讀寫結合的方法,真正做到了“語文課,即在課堂上教師借課本里的課文做例子,教會學生說話和寫話”。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課文的學習要教會學生說話和寫話,即用教材教語文,在教會上下足工夫,設法引導學生,啟迪學生,授之于漁,讓他們自求得知。這樣就達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達到明天不教的目的。
四、語文教學的創新
創新是我們今天的新詞語,也是要求現在的學生們掌握的一種思維方式,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需要有語文教育的創新。而導入式教學正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它同時也是教師必須要掌握的一種基礎教學模式,另外它還是一種最有效的、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教學方式。導入式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最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誘導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另外,還要讓學生們積極開展戶外活動,創新實踐教育。戶外實踐活動不但具有動手性、靈活性,重要的是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它能夠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教會學生什么是學以致用,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學會變通,不要撞了南墻還不回頭。
五、貫徹落實情感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情感教學是我們今天不可忽略的,不能讓學生只有智商而沒有情商。那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好的貫徹落實情感教學呢?首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備”出情來。“情”是文學作品的客觀存在,不是人們附加進去的,也不是隨意割裂得到的。但是這些“情”有時并不都是露天的珠寶,一下子就可以看得清,摸得著。因此就要求我們必須反復認真地鉆研教材,進入角色,從而正確地確定文章的情感基調,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境地。我們備課中凝聚的情感愈深,蓄積愈厚,發之愈烈。我們要做作者的代言人,愛其所愛,憎其所憎,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將作者的情思傳達給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然后還要從教材實際出發,讀出情來。這里所說的讀,不僅包括教師的范讀,而且包括學生的誦讀、默讀。富有魅力的朗讀是搞好情感教學的重要一環,它可以把教師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立體化、形象化地傳達出來,使學生隨著老師的朗讀一起深思,一起激動,在內心深處引起強烈的共鳴。
六、結束語
小學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學的語文教師一定不能辜負社會給以我們的使命,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努力探索新的、高效率的教學方法,以完成國家和社會給我們的使命。教學中,我們要明確我們的教學思路,利用直觀教學,加深學生記憶,注重讀寫結合,為寫作打好基礎,也要做到創新教學,并貫徹落實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董秀偉.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 2010,(01)
[2]孫希.培養學生傾聽能力,打造有效語文課堂[J].教育科研論壇, 2010,(12)
[3]吳繼軍.談如何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自主性[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08,(04)
[4]孟麗.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