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05-01
摘要:本文從合同詐騙的定義及分類出發,總結了合同詐騙的預防方法,為人們在經濟生活中減少合同詐騙提供了方法。
關鍵字: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罪 預防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合同作為社會商品交換的一種表現形式,與人們的經濟生產密不可分,是經濟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近年來,合同詐騙層出不窮,在這些案件中,受害者或單位被騙少則幾萬元,多則上千萬,給人們的經濟生活造成了恐慌,一時間怎樣有效防止合同詐騙成為人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涉及民事、刑事兩個不同的方面,性質不同,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則不同。
(一)一般合同欺詐
一般合同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對他方當事人故意做虛假陳述,或者故意隱瞞事實真相,誘使他方當事人陷于認識錯誤而與其簽訂合同的欺詐行為。一般合同欺詐是合同詐騙中最常見的表現形式:
1.一般合同欺詐行為是欺詐方利用簽訂合同而實施的欺詐行為。無論欺詐方是實施積極的欺詐行為,還是實施消極的欺詐行為,但都是通過簽訂合同這種形式來實施其欺詐行為的;
2.一般合同欺詐行為其欺詐行為是在合同的行為階段就已經開始實施。合同訂立的程序要經過要約和承諾的過程,欺詐方在向被欺詐方發出要約時,就做虛假的陳述或隱瞞事實真相,進而誘使被欺詐方與之簽訂合同,從而達到自己的非法目的;
3.欺詐方誘使被欺詐方訂立合同的目的在于使合同發生法律上的約束力,并通過合同的履行,實現欺詐方獲得一定非法利益的目的。由此可見,一般合同欺詐不僅僅是以簽訂欺詐合同為目的,而是想通過這個表面合法的合同來達到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二)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使用欺詐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第一,“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首先如果不是直接故意,不構成本罪,可能只是民法中的不當得利問題;其次,目的必須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如果不具有這個非法目的就不構成本罪。
第二,“使用欺詐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認定。根據《刑法》規定,合同詐騙罪的欺詐手段,主要包括(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三,“數額較大的”認定。根據司法解釋: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單位詐騙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屬數額較大,應該追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4條規定,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如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二、合同詐騙的預防
關于如何正確地簽訂合同,不同的情況自然有不同的要求。根據國際信用評估與監督協會和國際誠信企業協會的有關規定這里總結了五條普遍適用的注意事項,以有效地幫助人們防止上當受騙,降低合同風險。
(一)在簽訂合同以前,經營者必須認真審查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
合同主體資格的審查,就是審查合同當事人是否合格。如果對方是公民,應審查其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如果對方是個體工商戶,應看其是否按法定程序核準登記并領取營業執照,其所從事的活動是否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如果對方是法人的,應看其是否是按國家法律規定,依照法定的審批程序成立的法人組織;對方的合同承辦人是否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所授權委托的委托代理人,以及對方法人的履約能力。例如:財產狀況審查、供貨能力審查、履約信用審查等,只有對對方進行清晰透徹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履行合同。
(二)簽訂合同時,嚴格審查合同內容
簽訂合同時應當嚴格審查合同的各項條款,例如:定金與訂金在法律上的效力是不一致的,使用不同,所產生的法律效果也就不同,這就要求在訂立合同時應仔細查看合同內容。例如:審查合同標的。標的是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因此在訂立合同時,合同標的物名稱一定要用科學的名稱規定在合同中,避免當事人利用合同標的物名稱的不同實施欺詐行為;審查合同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酬金條款、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條款等等,這些要素條款對于日后產生的糾紛處理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在合同中明確規定。
(三)約定違約條款
違約條款是明確約定雙方責任歸屬,為將來可能的訴訟與維權打下良好的基礎。約定違約條款可以增強合同的履行性,違約條款中可以明確約定違約金或欠款的利息。
(四)約定所有權保留條款
作為銷售的條件,供應商可以規定保留貨物的法定所有權,直到購買者付清全部貨款后所有權才轉移給購買者。例如:銀行貸款買房,銀行保留房屋所有權,直至還清貸款。但是,所有權保留條款也有其局限性, 供應商就不能要求歸還已經制造成其他產品的貨物,比如:寶石已經加工成戒指,木材已經加工成家具等情況。
(五)約定擔保條款
擔保的作用在于保證合同的正確履行,可以提高合同的履行性。約定擔保條款,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進行,否則,可能會造成擔保條款的無效。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合同為人們的經濟生活提供了便利,提供了保障,但隨著交易形式的多樣化,交易活動的頻繁化,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情況也日益增加,這就要求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認真審查合同內容,審查對方有無履行能力,警惕合同詐騙,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參考文獻
[1]狹里.合同欺詐案件與點評[M].經濟法理出版社,2003年
[2]熊選民.論利用合同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J].法學評論,199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