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沼肥對山藥土壤肥力、主要微生物類群及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與農家肥比較,沼肥增加了山藥土壤的全量養分、速效養分含量及細菌、放線菌、真菌及氨化細菌的數量,也提高了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及蛋白酶的活性。沼肥對山藥土壤有較好的培肥作用。
關鍵詞:沼肥;山藥;土壤;效應
中圖分類號:S14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2-2405-02
Effect of Biogas Manure on Yam Soil
FAN Yu-zhen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Hengshui College, Hengshui 053000,Hebei,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 of biogas on the soil fertility, main microbial flora and enzyme activity of the yam soi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farmyard manure, biogas manure increased total and available nutrient content,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ctinomycetes, fungi and ammonfying bacteria, the activity of invertase, neutral phosphatase, urease and protease of the yam soil. Biogas manure had good fertility betterment effect on yam soil.
Key words: biogas manure; yam; soil; effect
沼渣及沼液統稱為沼肥,養分全面、肥效高,易被作物吸收,為速緩兼備的有機復合肥。許多研究表明,沼肥既可促進農作物及果蔬的生長發育并提高產量及品質,也有明顯的培肥土壤作用[1]。土壤肥力是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的基礎,微生物是土壤物質循環及能量流動的推動者,酶則直接參與土壤物質轉化、養分釋放及固定過程,故三者都是反映土壤質量的重要指標。為了探討沼肥對山藥土壤的肥效作用及其機理,研究了施沼肥對山藥土壤養分、主要微生物類群及酶活性的影響,以期為綜合利用沼肥發酵技術并減少化肥用量及污染,栽培無公害山藥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是河北饒陽縣大尹村鎮大齊村5年未種山藥的滹沱河河灘沙壤栽培地,品種為麻山藥。試驗設兩個處理,每處理15 m2為一小區,3次重復,隨機排列。對照每公頃施農家肥52 500 kg、復合肥750 kg;試驗每公頃施沼渣52 500 kg、復合肥750 kg;全部肥料均結合春季翻地整地作基肥。從6月底到8月底,試驗每公頃追施80%的沼液7 500 kg,共施3次;對照以相同量的水代替,其他管理措施相同。2009年11月初收獲山藥后,按對角線設點取各處理0~30 cm土層的土樣,按文獻[2-4]的方法測定土壤肥力、微生物類群及酶活性。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山藥土壤的肥力變化
不同處理山藥土壤的肥力變化見表1。從表1看出,施沼肥山藥土壤的全量養分及速效養分含量均比相應施農家肥的高,前者的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分別比后者提高了4.85%、9.52%、6.25%、3.36%,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分別比后者提高了24.84%、16.41%、32.00%。說明施沼肥增加了山藥土壤的養分含量,且速效養分的增加幅度明顯大于全量養分。原因是沼肥既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腐殖質、N、P、K及微量元素等養分,又能促進土壤速效養分的轉化釋放[5]。
2.2不同處理山藥土壤微生物的數量變化
不同處理山藥土壤各類微生物的數量分布不同(表2),與農家肥比較,施沼肥山藥土壤的細菌、放線菌、真菌、氨化細菌及微生物總數分別增加了22.55%、16.62%、12.33%、27.43%、22.53%。土壤微生物依賴于土壤營養及生態環境生存,施沼肥增加了山藥土壤養分并改善了理化環境,同時也為微生物提供了營養及適宜的生態條件,最終使四大類微生物的數量及總數都增加了。因土壤微生物參與土壤有機及無機營養的轉化,為作物生長提供了必需的養分,并對作物的有效養分起著儲備庫及源的作用,故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增加反過來又促進了土壤碳、氮、磷等養分的轉化循環,同時也有利于作物生長。
2.3不同處理山藥土壤酶活性的變化
土壤酶是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及其他生物所產酶的總稱,也是評價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酶活性高者,物質與能量代謝相對旺盛,土壤肥力也高。不同處理山藥土壤酶活性的變化見表3,施沼肥山藥土壤的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活性均比施農家肥的高,分別提高了10.79%、18.17%、33.60%、38.55%,說明沼肥有利于提高這些酶活性。蔗糖酶與磷酸酶主要來自植物根系及微生物,前者將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及果糖,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后者水解含磷有機物并釋放出無機磷供作物吸收利用,故提高了土壤磷素的有效性;脲酶將尿素水解成氨和CO2為作物提供氮素營養;蛋白酶將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再經脫氨酶的作用釋放出氨,故可促進土壤氮素的轉化及作物吸收。施沼肥山藥土壤的酶活性高,說明該山藥土壤的氮素含量高且轉化速度快。因土壤環境、養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故不同施肥使山藥土壤的營養狀況及水氣環境產生了差異,就導致了山藥土壤中微生物及酶學特性也發生了變化。
3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與農家肥比較,施沼肥增加了山藥土壤的全量養分及速效養分含量,增加了細菌、放線菌、真菌及氨化細菌的數量,同時也提高了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及蛋白酶的活性。說明沼肥對山藥土壤有較好的培肥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衛紅,王正根,王旗,等. 沼氣發酵殘留物對蔬菜產量及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沼氣,2005,23(2):27-29.
[2] 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3] 許光輝,鄭洪元.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冊[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6.
[4] 關松蔭.土壤酶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6.
[5] 楊春璐,梁成華,孔鐵珩,等.合理施用沼渣對土壤鉀素有效性影響[J]. 生態科學,2004,23(3):240-24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