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研究了pH值、NaCl濃度、溫度、浸提時間對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液中蛋白質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NaCl濃度0.025 mmol/L、pH值4.0、浸提時間1.0 h,溫度25 ℃。該條件下馬鈴薯蛋白質的提取率最高,為66.90%。
關鍵詞:馬鈴薯;蛋白質;提取工藝;優化
中圖分類號:S532;TQ93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2-2516-03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Protein from Wastewater of Potato
Starch Production
JIN Ho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NaCl concentration, pH, extract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protein extraction ratio from wastewater of potato starch production were studi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concentration of NaCl at 0.025 mmol/L, pH 4.0, and extracting for 1.0 h at temperature 25 ℃. The extract rate was 66.9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Key words: potato; protein;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近年來,我國馬鈴薯產業迅速發展,在寧夏、甘肅、內蒙古等地已形成了產業化基地。據市場預測,2030年,在食品、紡織、造紙、水產、建筑、鑄造等行業及馬鈴薯變性淀粉生產市場需求總量將達到300萬t以上,可見,國內馬鈴薯淀粉市場容量非常大,發展前景光明。而在馬鈴薯淀粉生產過程中,平均每生產1 t淀粉需排放5 t左右的蛋白液,如不經處理直接排放,不僅浪費資源,造成環境污染,更是困惑馬鈴薯淀粉生產發展的主要難點。經研究發現[1],馬鈴薯蛋白質中氨基酸組成相當均衡,可與脫脂奶粉和魚粉媲美,而且大部分氨基酸,尤其是Glu、Lys、Pro的含量顯著高于豆粕,是質優價廉的天然氮源,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有通過熱變性法、膜技術回收、高分子絮凝法、超濾法或生物綜合處理等技術提取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液蛋白質的報道[2,3],但提取成本均較高。因此,找出一條優化的馬鈴薯蛋白質提取工藝,不僅可以解決馬鈴薯淀粉廢水達標排放的問題,而且對提高馬鈴薯資源的綜合利用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市售馬鈴薯。按薯與水的質量比(1∶1),將薯塊研成漿狀物,經100目尼龍絲網篩分離淀粉乳及薯渣,淀粉乳經離心分離淀粉和水溶液,得到上清液,測上清液單位體積中蛋白質含量。所用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FW100高速萬能粉碎機、150目分樣篩、冷凍離心機、數顯恒溫水浴鍋、電子分析天平、電熱恒溫干燥箱、722型分光光度計、恒溫磁力攪拌電熱套、Spectrum PX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1.2方法
1.2.1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取6支試管,用移液管分別加入10 mg/mL的標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0.0、0.2、0.4、0.6、0.8、1.0 mL,各加去離子水至1 mL,再分別加4 mL雙縮脲試劑,充分混合后在室溫下放置30 min,于540 nm處進行比色。以吸光度為縱坐標,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作為定量的依據[4]。所得回歸方程為y=0.224 9x+0.000 9,r=0.999 6。
1.2.2馬鈴薯蛋白質提取單因素試驗
1)pH值對蛋白質提取的影響。各取上清液10mL至干燥燒杯中,分別調節pH值為3.0、3.5、4.0、4.5、5.0、5.5、6.0,常溫下浸提1.0 h,4 000 r/min轉速下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測上清液單位體積中蛋白質含量,計算蛋白質提取率。
2)鹽濃度對蛋白質提取的影響。各取上清液10 mL至干燥燒杯中,加入準確稱取(精確至0.000 1 g)相應質量的NaCl,使其濃度分別為0.010、0.015、0.020、0.025、0.030 mmol/L,混勻,各濃度分別調節pH值為3.0、3.5、4.0、4.5、5.0、5.5,常溫下浸提1.0 h,4 000 r/min轉速下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測上清液單位體積中蛋白質含量,計算蛋白質提取率。
3)溫度對蛋白質提取的影響。各取上清液10 mL至干燥燒杯中,調節pH值均為3.5,分別在水浴溫度為25、30、35、40、45、50、55℃下浸提1.0 h,
4 000 r/min轉速下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測上清液單位體積中蛋白質含量,計算蛋白質提取率。
4)浸提時間對蛋白質提取的影響。各取上清液10 mL至干燥燒杯中,調節pH值均為3.5,分別經過0.5、1.0、1.5、2.0、2.5、3.0 h浸提,4 000 r/min轉速下離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測上清液單位體積中蛋白質含量,計算蛋白質提取率。
1.2.3正交優化試驗根據單因素試驗確定四因素三水平進行正交試驗,正交表采用L9(34)。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
2結果與分析
2.1單因素試驗
2.1.1NaCl濃度對蛋白質提取率的影響由圖1可知,蛋白質的提取率受NaCl濃度影響較大,NaCl濃度為0.020 mmol/L的溶液中蛋白質提取率均高于其他濃度的溶液,而且當pH值為3.5時提取率最高。因此,選擇NaCl濃度為0.015、0.020、0.025 mmol/L做正交試驗。
2.1.2pH值對蛋白質提取率的影響由圖2可知,蛋白質的提取率受pH值影響較大,在pH值為5.0左右蛋白質提取率最高,但考慮到在NaCl溶液中,等電點會發生偏移,所以,結合2.1.1試驗,適合選用溶液的pH值為3.0、3.5、4.0。
2.1.3溫度對蛋白質提取率的影響由圖3可知,當溫度為30 ℃時提取率最高,隨著溫度的升高,提取率逐漸降低。因此提取溫度在25、30、35 ℃較適宜。
2.1.4浸提時間對蛋白質提取率的影響由圖4可以看出,浸提1.5 h左右時蛋白質提取率較高,2.0 h之后,曲線接近直線,所以選擇0.5、1.0、1.5 h浸提效果較好。
2.2馬鈴薯蛋白質提取正交試驗
由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對試驗結果影響的主次順序為A>B>C>D,NaCl濃度對蛋白質的提取率影響最大,其次是pH值與溫度,影響最小的是浸提時間。因此最優組合是A3B3C1D2,即從馬鈴薯淀粉廢液中蛋白質的最佳提取條件是:NaCl濃度為0.025 mmol/L、pH值為4.0、溫度為25℃、浸提時間為1.0 h。
對正交試驗得出的結論進行驗證試驗,在優化條件下測得蛋白質的平均提取率為66.90%,比正交試驗中的結果要好,所以該方案可行,可以應用于實際。
3結論
NaCl濃度、pH值、浸提時間、溫度4個因素對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液中蛋白質提取率的影響研究表明,NaCl濃度對蛋白質的提取率影響最大,其次是pH值與溫度,影響最小的是浸提時間。通過正交試驗確定馬鈴薯淀粉生產廢液中蛋白質提取的最優條件為NaCl濃度0.025 mmol/L、pH值4.0、溫度25 ℃、浸提時間1.0 h。
參考文獻:
[1] 張澤生,劉素穩,郭寶芹,等. 馬鈴薯蛋白質的營養評價[J]. 食品科技營養研究,2007(11):1-3.
[2] 陶德錄.馬鈴薯淀粉廢水中提取飼料蛋白和微生態制劑的研究[J]. 飼料廣角,2007(13):32-34.
[3] 呂建國,安興才. 膜技術回收馬鈴薯淀粉廢水中蛋白質的中試研究[J]. 中國食物與營養,2008(4):37-40.
[4] 余瑞元,袁明秀,陳麗蓉,等. 生物化學實驗原理和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