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研究小麥條銹病的抗性遺傳基礎及分子標記輔助持久抗性新品系選育技術,利用22個條銹病抗性材料及4個感病材料并以近緣野生材料作為對照,進行抗性基因Yr24分子標記的檢測。結果表明,只有3個抗病材料(3、6、12)擴增出目標帶(165 bp),但擴增條帶都較弱;4個感病材料(23~26)里沒有目標條帶出現;野生材料中的擴增結果表明該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標記來源于硬粒小麥。
關鍵詞:條銹病;分子標記;Yr24
中圖分類號:S435.121.4+2;Q94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2-2553-03
Detection of Molecular Marker Yr24-2 in Stripe Rust Resistance Wheat Cultivars
ZHOU Yan,ZHANG Sheng-li,WEI Qi-chao
(Key Discipline Open Laboratory on Crop Molecular Breeding of College in Henan/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Henan,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genomic basis of rust resistant in wheat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molecular assisted breeding of resistant cultivars, the rust resistant gene Yr24 was detected in the genomic DNA extracted from 22 stripe rust resistant cultivars, 4 susceptible cultivars, and wild relative materials as contro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rget band(165bp) was only amplified in three resistant cultivars (3,6,12); but the bands were weak. No target band was detected in the 4 susceptible cultivars. The amplification of wild materials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ce genes and molecular markers were originated from hard wheat.
Key words:strip rust; molecular marker; Yr24
小麥條銹病是小麥銹病的一種,是我國小麥生產上分布廣、傳播快、危害面積很大的重要病害,流行年份給小麥生產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毀滅性打擊[1]。小麥條銹病的大流行往往是由于新生理小種的出現,導致小麥品種抗性喪失。通過聚合育種將不同抗源的抗性基因聚合至一個個體培育出抗性更持久的新品種是長久防治小麥條銹病的根本措施。應用分子標記技術對抗病基因進行跟蹤,實施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可以快速有效地進行抗源累加,把多個抗病基因聚合在同一個品種中,從而大大提高育種效率[2]。研究通過對小麥條銹病的抗性基因分子標記Yr24-2的篩選來考察一批抗性材料的抗性基因組成,為新品系的抗性遺傳基礎鑒定及持久抗性新品種選育提供理論及技術支撐。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本研究所用的植物材料見表1、2。
1.2方法
小麥基因組DNA的提取方法為CTAB抽提法[3]。
用前人已經報道的抗條銹病基因Yr24的分子標記對上述26個抗病、感病材料進行PCR擴增[4,5],來進行本研究(表3)。采用15.0 μL反應體系:模板DNA 3.0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10×Buffer 1.5 μL,dNTP(2.5 mmol/L)1.4 μL,Taq酶(2.5 U/μL) 0.4 μL,ddH2O 7.7 μL。PCR循環參數:94 ℃、5 min;94 ℃、1 min,53 ℃、1 min,72 ℃、1 min,35個循環;72 ℃、10 min;4 ℃,保存。采用2%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緩沖液為1×TAE;電泳結果用凝膠成像系統進行拍照,保存。
2結果分析
2.1Yr24-2在26個材料中的擴增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圖1、圖2),擴增出目標條帶(165bp)的材料只有3號(BN5)、6號(02G13)和12號(陜253-3),且這3個材料均為抗病材料,在23~26這4個感病材料里沒有目標條帶出現。
3個抗病材料擴增出來的目標條帶都較弱,只有12號(陜253-3)能夠看出相對清晰的目標條帶,說明這幾個材料的基因組DNA中與該標記引物序列配對區之間可能存在序列變異,導致引物結合力不夠,擴增條帶較弱;除11號(抗白3號)、14號(內2836)、15號(TMA35)材料外還有大量非特異性擴增條帶,分別在500~600 bp和200 bp,說明該分子標記引物序列可能位于一個基因家族上,導致擴增出許多非特異的非目標條帶,或者是由于DNA本身的多態性所致;另外,擴增結果顯示,除15號(TMA35)、16號(內鄉188)材料外,其他材料都沒有出現引物二聚體,說明該引物上下游序列間或引物自身沒有或有極短互補配對區,引物質量較好。
2.2Yr24-2在野生近緣材料中的擴增結果
Yr24基因來源于硬粒小麥,為了進一步驗證該基因分子標記Yr24-2的正確性,以包含硬粒小麥在內的12種野生近緣材料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了PCR擴增。由圖3可以看出,J1(四倍體硬粒)、J2(意大利硬粒)、J4(硬粒小麥)、J6(野牛)、J9(斯卑爾托)、J12(波斯小麥PSS)中均出現了165 bp左右的目標條帶。從擴增結果來看,幾種硬粒小麥(J1、J2、J4)都能擴增出目標條帶,說明該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標記來源正確。該標記在J6、J9、J12也能擴增出目標條帶,暗示了這3種近緣材料中可能也含有Yr24基因,至少含有與該標記引物序列配對區相似的DNA序列,這為在野生近緣材料中尋找新抗源提供了分子學證據。
3討論
條銹病抗性基因Yr24對目前我國多數生理小種均表現高抗,說明含有Yr24基因的品種在我國仍是有效抗源。因此,眾多農業科技工作者對該基因進行了深入研究,開發了其分子標記[6-8]。為了探索該標記的直接應用效果,進行了該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條銹病抗性基因標記Yr24-2在22個抗性材料中,只有3、6、12號擴增出目標條帶,這暗示其余的抗病材料中含有其他抗性基因;在4種感病材料中沒有目標條帶被擴增出來,在該抗性基因的來源材料——硬粒小麥中能擴增出目標條帶,說明該抗性標記的特異性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擴增條帶較弱,應進一步優化擴增條件,增加擴增條帶特異性,降低非特異性擴增帶,或者將擴增帶回收,連接至載體,再進行轉化測序,根據所得序列設計新的較長的特異引物,來增加擴增的特異性,方能作為條銹病抗性基因標記應用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的研究[9,10]。另外,研究中我們看到在另外3種野生材料中同樣檢測到與目標條帶一致的條帶,當然,我們無法肯定這些條帶就真的是抗性基因標記,也許這些材料中只是含有相似的DNA序列,但這為育種者在野生近緣材料中尋找新抗源基因提供了理論參考,也為抗性持久型新品種培育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金霞,鈕力亞. 小麥條銹病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08, 14(4):49-52.
[2] 楊濤,關天舒,潘榮光,等. DNA分子標記技術在作物單基因抗逆性育種中的應用[J]. 遼寧農業科學,2003(3):18-2.
[3] 黃萱,高麗美,張永彥,等. 一種優化的植物總DNA提取方
法[J]. 西北植物學報,2004,24(6):1103-1106.
[4] 劉亞萍. 小麥抗條銹病近等基因系的抗條銹性分析及Yr24的SSR標記[D]. 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5] 劉亞萍. 小麥抗條銹病基因Yr24的SSR標記[J]. 植物病理學報,2005,35(5):478-480.
[6] MCINTOSH R A,LAGUDAH E S. Gene Yr24 for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J]. Plant breed,2000,119(1):81-83.
[7] ALI M,JI W Q,HU Y G. Molecular implications from SSR markers for stripe rust(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resistance gene in bread wheat line N95175[J]. Pak J Bot, 2010, 42(1):383-390.
[8] ALLAN R E,PURDY L H. Single gene control of stripe rust resistance in wheat[J]. Plant Dis Rep,1967,51:1041-1043.
[9] 李根橋. 川麥42抗條銹病基因YrCH42的定位及其與Yr24和Yr26的等位性檢測[D]. 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06.
[10] 董淑靜,許為鋼. 小麥條銹病抗性基因研究進展及分子標記輔助聚合育種[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3):190-1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