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宿豫兩湖一河地區的革命文化、飲食文化、漁業文化、地區礦產、船運經濟模式與我校語文課堂相結合的特色校本課程對學生非常有教育意義。我具體采用的方法有問卷調查、科學觀察法、訪談法、個案分析法、比較研究法,讓特色校本文化來豐富我們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校本文化;滲透;豐富課堂
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毋庸置疑的話題。而利用特色校本文化滲入德育教育是廣泛實踐于現行學校中的正常學校行為。但利用特色校園文化主動參與語文課堂進行教育作為一種有意識的教學實踐和有意識的教研反思,即使偶有涉及,也不夠深入。目前,我所參與的這種特定文化教育內涵的有意識的實踐和有意識的研究課題業已取得初步成果,我把近期所做的工作和自己的一點感悟作一個回顧和總結。
一、校本文化的內涵
文化就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和習慣。它具有引發、認同、固化、傳承的特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學校文化對學生德育發展的影響是持久的,多方面的,無處不在的。教育育就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活動。但利用特色校本文化豐富語文課堂所涉及的范圍雖比較廣,但就一地一校而言,即:此地有何地方特色?其中有哪些文化生態?這些文化生態如何提煉出文化價值?這些文化價值又怎樣參與到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也是我們理解校本文化的內涵所在。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而語文課更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無論是孔子的仁,還是孟子的義,無論是東林書院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還是“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素質教育的目標與內容,這些無不滲透在語文教育活動中,而特色校園文化與與語文課堂是相通的,是一脈相承的,目標是一致的。而校本文化無論是物質層面的、內容層面的還是精神層面的,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它在導向、增智、激勵、約束等功能方面都帶有很強的指向性,可增加語文課堂的生動性。
二、巧借地方特色校本文化豐富語文課堂
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有人作了一個調查與研究:有約85%的學生喜愛文學,但是卻有約80%的學生對語文課不感興趣。我就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們為什么還要孤立的去研究我們的校本文化呢,可不可以把特色校本文化與我們的語文課進行一個整合呢?
我們的宿豫的位置處于駱馬湖畔,坐落在京杭大運河中上游,北邊還有一個相對較大的黃墩湖。我就此做了一定的材料搜集與整理,并從以下三個方面形成書面文字內容,滲透于我的語文課堂,效果顯著。
1.兩湖一河(駱馬湖、黃墩湖及大運河)地區革命文化與語文課堂相結合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思想教育。
2.兩湖一河(駱馬湖、黃墩湖及大運河)地區飲食文化與語文課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傳統民俗文化教育。
3.兩湖一河(駱馬湖、黃墩湖及大運河)地區漁業文化、地區礦產、船運經濟模式與語文課相結合對學生進行經濟與社會的人文教育。
三、課堂上具體采用的方法
我在語文課堂上采用了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獲取研究資料的方法(如觀察法、問卷法、訪談法)和整理、分析處理研究資料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法也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并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所以,在語文課上不再是教師講,學生死板地聽和記,而是可以通過利用被調查對象對“問卷”所作的回答來獲取資料。讓學生感受到類似于心理測驗的效果,而其內容當然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地方人物的軼事。比如“霸王別姬”、“楚漢相爭”等。這樣,學生就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了,成為課堂的主人。
2.科學觀察法:利用科學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觀察從而獲得學生個人成長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確立下一步的課堂策略。在這方面,教師一定要用好自己的小助手,我們教師的觀察有很大地局限性,我們觀察道德往往是學生的表象,很難對學生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本質的認識。這時就可以由我們的班長、組長甚至是課代表老完成。
3.訪談法:訪談法又稱晤談法,是指是通過訪員和受訪人面對面地交談來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心理學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問題的性質、目的或對象的不同,訪談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據訪談進程的標準化程度,可將它分為結構型訪談和非結構型訪談。我們此處所說的訪談應是適時地貫穿于我們的語文課的有目的的結構性訪談。在課堂上通過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小記者的主動,進而培養他們的課堂主人翁意識。
4.個案分析法:就是對某一學生進行長期的、連續的調查、分析,做好學生的成長記錄。特別是要重視對一些個例的深入分析,例如不同學生對地方文化的理解肯定有所差異,那么我們將地方文化滲入語文課堂后就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語文課一定不要上成一堂地理課或是歷史課,在這一點上就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比較研究法:將觀察、訪談、調查等所獲得的不同學生的成長情況進行縱橫對比并進行比較分析,如實施校本文化干預的語文課效果前后對比等。
當然,我所采用的這一系列利用特色校本文化教育來干預(或者說豐富)語文課堂的方法是否科學,其效果和意義還需進一步驗證,特別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很多細節還要進一步的完善,只就此談了我個人的拙見,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勉。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黃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