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么是不可思議的。”因而教師要有一顆愛美的心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夠敏銳、準確地發掘提煉教育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將其與自己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融合,并藝術地展現和傳遞給學生,使教學活動充滿美感,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學習興趣、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英語老師應把美滲透到英語課堂中去。
一、創設愉悅和諧的情境之美
首先,教師要呈現自身美。因為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端莊的儀表、得體的教態、靈活的教法、標準的語音、抑揚頓挫的語調、工整漂亮的板書和廣博深厚的知識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作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他應是一名出色的演員,善于利用體態語言和表情;是富有才華的導演,懂得如何調動學生的情緒,是優秀的樂隊指揮,統領得當,指揮得法。其次,課堂導入要講究情境美。比如說可以唱一首歌,可以設置一個懸念,提出一個問題,也可設置一個話題讓學生討論。而且語言要和情境有機結合起來,講解切忌繁、雜,重點要精練,并從不同水平、不同層次,鼓勵學生多實踐,要讓每個學生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第三、要注意創設生活情境美。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地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吸引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同時保證她們在課堂上保持活躍,激昂進取的心理狀態。
二、置身意境、融入教材之美。
英語教材內容豐富,選材廣泛,有的反映中外文化習俗、人際關系、學校活動,家庭生活;有的反映體態語言、禮貌用語、環境保護問題;有的介紹名人的生平趣事,有的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反映善與惡等。這些內容均滲透了美的因素,可以把學生引向崇高的美的意境,誘發學生去聯想、去探求,使年輕的心靈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使其融入教材情境,體驗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如在通過生日晚會上贈禮物、相互祝賀生日快樂的對話中培養了學生相互關愛,尊重與合作的人際關系。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的認識從中得到提高,使之受到情感的陶冶。如在學習相愛的夫妻為了給彼此買禮物而賣掉了自己心愛的手表和頭發的愛情故事時,教師要讓學生置身在優美的意境中盡力學會做完美的人。
另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有它自身的魅力。教師要努力挖掘英語中美的因素,例如英語語調的韻律美、英語的構詞美、英語的語法美、英語文化美等,利用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尤其是一些英文原著的語言不但十分優美而且非常簡練,表達也十分準確,教師以這些精美文句作為例句,不僅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接觸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語,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交流互動、培養創新之美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目的在于激活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因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改變以“牽”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為以“引”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來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為了給學生創造自由發揮的時空,我常采用這樣的組織形式:(1)與學生換位。它一反傳統的師問生答,老師和學生角色的變換,使學生倍感新奇、新鮮,學生充當老師的角色,還能使之增加責任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由發揮,激活創新思維。(2)小組合作的形式。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讓學生攜手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使創新意識弱的學生受到創新意識強的學生的感染,創新意識強的學生也能從其他學生身上得到啟發,激活未被激活的創新思維。從而讓學生在這樣的交流互動中培養創新“美”。
四、善用妙語,呵護自信之美
鮮活美妙的課堂用語不僅能保護學生的信心,自尊心,調節課堂氣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在課堂上,我就經常使用一些激勵的語言。如:I like the boys and girls who ask me the easiest problems .(我就喜歡同學們問我最簡單的問題。)針對課堂上學生有問題不敢問、不想問的現象,我提出了這樣的口號,從而鼓勵他們不要有自卑心理,有問題就問。結果這一口號的實施效果非常好,有些中等偏下的學生當我從他們身邊走過時,他們就來了自信心,抬起了頭,舉起了手,從而學習在一點點進步。我在內心暗自高興,無比欣慰。“In fact everyone wants study well and make great progress.(其實大家想把學習搞好,都能取得進步。)常常碰到學習無法學下去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上的確有很大的困難。但作為教師在他們面前不能有絲毫的放棄表現,反而不厭其煩地鼓勵、輔導和安慰,對于他們所犯的錯誤要仔細分析,對缺點要適當的批評和懲罰,但在其中要穿插他們的優點,給他們以希望。“Nothing in the word is impossible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要把人人都能成功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讓這些“妙語”為你的課堂增添美的色彩。
美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每個教師都能細心關注學生的情感,耐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全心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學生心里,讓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感悟美,賞析美,體驗美,進而創造美,真正讓學生享受到英語課堂之美,從而愛上英語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趙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