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可謂是關系到英語教學組織成敗得失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所有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動腦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提問和對話相輔相成,如何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積極的對話,是所有英語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共享式”的提問,讓學生自然交流
培養交互能力始終是語言教學的首要目標。英語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相互交流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利用恰當的話語來組織,指引學生積極參與交際任務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倡導“共享式”的課堂模式,使用通俗的、社會化的課堂話語,在課堂上營造一種相對真實的“對話情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尤其要注意盡量減少“展示型”的課堂提問,如不少教師在課堂上喜歡提出“ yes or no”、“true or 1”之類問題讓學生回答。表面看來,學生興致勃勃,情緒高昂,課堂氣氛相當熱烈。而事實上,這樣的提問非常簡單,沒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說出答案,有些同學純屬是濫竽充數。所以這種提問對促進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關注課文是無益的。教師應注意及時與學生一起建立話題信息,不能因為學生話語不切題或不符合預期的結構形式而隨意的中斷話題。同時要注意提出問題后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避免在學生還沒想好該問題如何做答,教師就重復該問題,或請別的學生來回答。這樣不僅降低學生的思維水平,而且損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教師和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高層次的交流。
二、“協商式”的提問,讓學生自我領悟
研究表明:協商式提問可以增加師生對話的比重,加快學生小組討論的速度和效率。協商就是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決策,把教學看作是學習者得群體體驗,它體現了教學民主的人文特征。因此,教師的話要有利于輕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成員關系的創建,教師要盡量不用強迫性語言,而應多用協商性語言,以增強協商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并通過協調學習獲取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如在使用組織課堂活動的指令時,盡量避免命令式如多用“Would you like to spell it?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to write this down. Why not note them down?”等表示請求,建議的語句; 又如在幫助學生分析其單詞拼寫錯誤時可以說“How is the word spelled? Would you spell it again?”等。鼓勵自我糾錯,涉及語言正確性,準確性而非僅僅可理解的糾錯反饋。教師“協商式”地引起學生注意或幫助自我糾正。如:T: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S: I visit my teacher. T: The verb, visit or …S: Sorry , visited.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商量式的語氣引導式的提出問題不僅給了學生思考的余地,而且讓他們體會到自我領悟的樂趣。
三、“階梯式”提問,讓學生自信反饋
階梯式提問是指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交流中,教師通過預設的問題逐漸向主題靠近,這些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思考、展開對話,一步步縮小師生間或生生間的信息溝,完成從已知領域到未知領域的探索。合理采用階梯式的提問方式,能有效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模塊1Unit 2 Growing Pains時, 為了引出課文話題,筆者設計了這樣一段漸進式的提問:T: Have you ever seen the famous TV show ‘Growing Pain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lay? T: Have you ever had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when your parents had to go away and leave you alone or with a pity? If not can you imagine what might happen if you were left alone? T: Could you handle all the responsibility and keep everything clean and safe?這樣先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后再結合他們自身經歷發揮想象力,最終回到課文內容。學生在這種階梯式的提問回答過程中,很好地進行了反饋,達到了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提問也不例外,貴在巧,巧在教師在鉆研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遵循知識的內在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引導學生一起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盡量結合實際,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并注意在提問中點撥、啟發學生分析問題,最終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