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余體育與體育課兩者互相聯系、互相補充。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好體育課余活動與體育教學的互補作用。本文就體育課余活動和體育教學的之間的銜接和關聯進行討論。
【關鍵詞】體育課余活動;體育教學;互補;聯系
學校體育課余活動是指學生在課余時間里,運用各種身體練習和方法,以發展身體、增強體質、活躍身心、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為目的而進行的體育教育活動。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同時教給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這才能使學生受益終身。體育課堂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培養幾個尖子生參加各類各項比賽,拿金牌,奪冠軍。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好體育課余活動與體育教學的互補作用。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和特征多種多樣,是體育課的繼續延伸和補充。有的人不滿足課堂教學的傳統形式,提出“第二課堂”“第二渠道”等等。如何理解和認識體育教學與課外活動,以及課外活動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與作用,這是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與探討的問題。
體育課余活動與體育課兩者是互相聯系、互相補充的。體育課為體育課余活動的開展奠定一定的身體和技術基礎,為體育課余活動提供有關的知識和技能準備;體育課余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檢驗體育課學習效果的活動條件。有關體育知識技能要靠學生在體育課余活動中去體驗和運用、掌握;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優良的體育道德作風更需要學生通過在體育課余活動的實踐中去磨練和培養;體育課余活動與體育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標任務。
體育教學比體育課余活動更有系統性、連續性、全面性、穩定性和法定性。體育課是按照體育教學大綱,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認真制定教學計劃,系統的進行教學。在每學期結束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年級進行系統的成績考核,并評定出優劣。在每周的2-3節體育課上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還指導學生運用這些知識,技能鍛煉身體,但是,掌握技術和提高運動技巧,是與練習的時間與次數密切相關的,因此學生需要在體育課余活動中復習在課堂教學中所獲得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鞏固提高體育教學的成果,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據有關研究表明,每周進行五至六次體育活動,每次一小時,并安排適宜的運動量,對于發展學生身體、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較合適的。
體育課余活動能在學校里順利展開,還需要得到其他部門的支持,首先領導要重視,教導處要支持,其他有關部門要配合,每周兩次班級體育鍛煉要排入課表,鍛煉項目的活動內容排成輪流表,教研組長要排好場地器材分配表和輔導教師出工表。
在學校制造濃烈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校園體育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為主體,以身體練習為手段,以多種多樣體育鍛煉項目為主要內容,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與體育課堂相比,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和空間廣泛,形式多樣,方法靈活,學生自主參與性強,是體育課堂的延伸。校園體育文化能使那些體育愛好者一展技藝,有了展示體育的健康美、力度美、對抗美的舞臺,也使那些原本不熟悉體育運動的學生,因為耳濡目染,也就試著加入了課外體育活動的行列。課外體育內容豐富多樣,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對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體育層次的學生說,為著健身、為著健美、為著提高體育技能、為著提高體育成績、為著休閑娛樂、為著集體的榮譽等而加入活動。而這些又正好激活了校園體育文化機制,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內容,濃厚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底蘊。兩者是相互促進,互為作用與依賴的。
從目前我校的體育教學的情況看,學生對課內教學相對比較重視,而對課外活動是重視不夠,缺乏必要的引導。因此,改變體育課堂教學形式,豐富課外活動是引導學生投身體育、培養興趣、消除厭學行為的重要方面,學生可憑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教學的補充,可以完成體育課授課計劃內無法完成的任務。從而大大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能力和興趣。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同時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刻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體育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準確、熟練、輕松、優美的動作示范,可引起學生對動作的直接興趣,使之產生躍躍欲試之感。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與練習必須密切結合,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課外活動為突破口,改變教學形式。
我們既要重視體育教學,又要發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外活動。學校要求開展陽光體育,配合體育課教學,保證平均每個學習日有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將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育計劃。只有真正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才能做到陽光體育所提出的口號:“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參考文獻】
[1]李祥主編:《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9.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禮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