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生為本”的發展策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增進師生情感交流、悉心整合教學資源、關注學生個性發展、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體會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中政治;培養情感;人文素養;放大效用
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參與實踐、合作交流學習探究政治知識,讓學生樂學、善學、勤學,錘煉學生思維層次、增強學生思辨能力、放大學科教學效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努力促進教學相長。
一、激情引趣,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滋生學習情感
一是激發學生學習情趣。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身對政治知識的感悟認知、文化底蘊,整合教學內容、綜合利用素材、巧設問題情境,運用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時事政治,生動活潑的奇聞趣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喜學、愛學、樂學。如,筆者在講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播放展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專題片,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體驗,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深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二是拓寬自身知識結構。作為教師,肩負承擔著授業解惑的責任,“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博覽群書,不斷了解掌握新事物、學習新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政治學識、文化底蘊,使自己具備與新課改革教學適應的知識結構。以淵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深厚感情,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滿足學生對新知的渴求,積極主動鉆研政治知識,提升自我的政治素質。
三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走進學生,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感,全力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樹立與學生平等的意識,傾聽學生對教育教學的建議,創設暢所欲言的氛圍,關注學生成長進步,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與成長動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懸疑、困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要針對學生心理特點,發掘學生在學習中的功之處加贊揚、肯定,提高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提高政治教學成效。
二、優化教法,指導學法,讓學生在教學相長中提高教學效率
一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需求,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向學生傳授政治知識,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個性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籌教學方略,設計懸疑問題,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去體驗、參與、實踐、感受,實現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學習政治知識,提升認知能力。筆者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預習活動,通過查閱工具書、借助網絡等學習課本知識,對“吃不透、摸不準”的問題標志出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二是注重優化教學過程。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營造教學情境、拓展教學空間,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政治課堂教學活動受到時間與空間的制約,難以實現質的飛躍,有了多媒體的輔助,就能提高政治教學成效。如,筆者在講解“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內容時,我向學生播放紀錄片《1971,走向世界的中國》精彩片段,讓學生了解中國以及世界許多友好國家為了中國重返聯合國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激發學生對將要學習內容的求知欲。
三是強化探究合作學習。在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采取分組合作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促進自主學習探究深入開展。教師要強化對學生進行歸納梳理訓練,優化學習成果,提升合作探究教學成效。如,教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內容時,筆者搜集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新疆、西藏等地發展的資料,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然后結合課本內容進行系統講解,增強學生對于民族自治制度必要性與可行性的理解。
三、聯系實際,活學活用,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放大學科效用
一是拓展政治教學空間。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組織專題教學活動,不斷拓展政治教學空間,結合教學安排,組織一些演講競賽、征文比賽、辯論賽等形式活動,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鞏固政治課堂教學成效。引導學生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政治現象。如,筆者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對大蒜價格波動情況開展調查研究,撰寫調研報告,進行課堂討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是結合國家大事講解。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對學生思想、思維的引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深化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在教學內容中加入時事政治內容,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如,筆者在教學《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內容時,筆者為學生講解了中日漁船扣押事件,向學生闡述這一事件的深厚背景以及政治意義,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提升了思想教育成效。
三是提升政治教學效率。政治教學的內容來自于社會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勇于突破教學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將政治教學活動走進更廣闊的空間。圍繞政治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認識世界,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社會調查活動,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筆者教學“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內容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各個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如焦裕祿、任長霞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順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