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種子,慧根國人”,6月26日《醒獅國學》雜志社、上海寶山寺聯合主辦寶山寺一日禪活動,聆聽圣賢智慧,感悟國學人生。活動邀請寶山寺方丈世良大和尚、龍華古寺覺明法師開示講法,醒獅國學院張雪峰院長做了主題演講。
世良方丈:人不僅要自覺還要覺人
世良方丈首先介紹了寶山寺的歷史以及新寺的晚唐木結構建筑特色。同時又為現場學員開示:人生如何覺悟,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遠離煩惱把心放開。
世良法師說:“今天是《醒獅國學》雜志社把各位聚集到這里,一起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佛家思想,‘醒獅’的‘醒’其實就是‘覺’的意思,‘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覺就是要覺悟,人世百年似在夢中,只有不斷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才會使我們真正的覺悟。佛家講自覺覺他,就是不僅要我們自己開悟,而且要影響我們周圍更多的人使他們開悟。所以大家今天到寶山寺共同學習,希望大家會有所收獲。
覺明法師:平常生活即是禪
禪宗二十八祖達摩祖師來到中國,面壁九年,直到神光慧可斷臂求法,禪法在中國乃興。禪的特點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
覺明法師重點講了禪與人生三種境界的關系: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修禪的三種境界: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最后覺明法師總結到:“人人皆有佛性,平常生活既是禪。”
張雪峰院長:儒西釋道大國學
儒西釋道是21世紀中華文化的主體,中華傳統文化的包容性是無窮的,西學已漸漸融入到中華文化的體系中,未來的三百年必將是中華文化的再一次復興。
張雪峰院長同時講解了《心經》的智慧,引出“生活禪”,“生”就是生命、“活”即活法、“禪”就是禪定。感悟生活禪要我們多用心感受,少用腦思考,學會放下,用半佛半仙的心態面對人生。
編輯/獨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