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硅谷創業者來說,Greylock Partners合伙人、Linked In聯合創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創業者導師
如果創業者希望就新技術進行頭腦風暴,或者咨詢如何創建企業,甚至是如何籌集上億美元資金,那么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必須要見的人。即使他不能提供幫助,他也知道其他能提供幫助的人。霍夫曼的人脈非常廣泛。
霍夫曼的聲望和財富最初來自半年前剛剛上市的互聯網巨頭Linked In。然而,他的身份和地位已經發生變化。如果創業者希望成為“下一個霍夫曼”,那么往往會向他尋求幫助,并期望獲得他的人脈資源。不過在大部分情況下,創業者只是希望有機會能夠面見霍夫曼。
今年7月,假日房屋租賃網站Airbnb的創始人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拜訪了霍夫曼。他希望就進軍中國市場尋求霍夫曼的建議。霍夫曼認為,Airbnb需要一支中國團隊、一個強大的中文平臺,以及對網站內容進行審核的工具。此外,Airbnb或許需要與一些中國公司共建合資企業。霍夫曼提出了數個選擇。
近年來,霍夫曼已成為社交媒體行業的中心人物,他本人也對此略感驚訝。目前,他的第二份全職工作是風險投資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合伙人。他同時還是8家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Zynga和Mozilla等。此外,他還參與了一些非盈利機構的工作。
對硅谷許多人來說,霍夫曼擁有“光環效應”,而所有人都希望獲得他的幫助。科技行業投資者大衛·斯米諾夫(David Siminoff)表示:“他是所有熱門交易的第一站。”
互聯網創業企業Ning和Mightybell創始人吉娜·比安奇尼(Gina Bianchini)表示:“對于一些即將在硅谷出現的重要趨勢,他就像是一個早期預警系統。”
移動購物應用Shoplick創始人西里亞克·洛依丁(Ciriac Roeding)則表示:“如果沒有獲得他的建議,我不會進行任何重要的舉措,做出任何重要的決定。”
如果仔細了解霍夫曼對科技行業的哲學,那么就很容易理解為何許多人將他視作“尤達大師”。當談到對互聯網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的“規模”問題時,他往往會舉阿基米德的例子。阿基米德曾經發明了一種螺旋升水泵,這被稱作“阿基米德螺旋”。霍夫曼則表示,創業者應當找到自己的“杠桿”,吸引人們使用他們的技術。他認為創業者往往過分關注產品,而忽略了如何吸引人們使用這些產品。
阿基米德曾表示,只要有一個支點和足夠大的杠桿,他就能撬起地球。對此霍夫曼表示:“當你了解牛頓力學之后,你會發現這并不是真實情況。但這是一個精準的比喻。以合適的方式將許多工作組合在一起,你就能解決大問題。”
求學生涯
霍夫曼在加州伯克利長大,不過他在中學時的功課成績大多是“B”和“C”。霍夫曼的父親威廉·霍夫曼(WilliamHoffman)是一名房地產律師。根據他的回憶,霍夫曼在兒童時代就有很專注的注意力。
當霍夫曼5歲時,霍夫曼的父親曾在他每天睡覺前為他閱讀《指環王》的故事。威廉·霍夫曼表示:“很明顯我沒有讀那么快。但無論我何時拿起書,書簽總是會往后移動。”
12歲時,霍夫曼于一個周五前往知名游戲《RuneQuest》的開發商Chaosium的辦公室。他向游戲開發者展示了一份手冊,其中有他用紅筆標出的建議。游戲開發者瀏覽了這份手冊,并詢問霍夫曼是否愿意做其他工作。霍夫曼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在隨后的周一前來工作。數周之后,他獲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報酬,總額127美元。
霍夫曼回憶稱:“這改變了我父親對于我正在做什么的看法。他意識到,我可以以此為生。”霍夫曼當時沉迷于游戲,尤其是對多人游戲機制的設想,以及相應的社交系統。通過什么方式可以將人們聯系在一起,這一問題目前仍是霍夫曼感興趣的話題。
1985年,霍夫曼進入了斯坦福大學,他當時的專業是符號系統,這是一門研究計算機和人類智慧之間關系的學科。他很快與一名同學皮特·希爾(Peter Thiel)成為好友。希爾是PayPal的創始人,他本人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不過他認為,霍夫曼剛好與他相反,從政治學角度來看是一名社會學家。
霍夫曼和希爾常常花費數小時爭論政治、經濟和哲學問題。有一次,他們討論的主題是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一句名言:“不存在社會這樣的事物,只有個體的男性和女性,以及家庭。”霍夫曼極力反對這種說法。希爾回憶稱:“他認為撒切爾夫人的說法是錯誤的。他對于建立社區一直都感興趣。”
1990年,霍夫曼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哲學碩士學位。當時,霍夫曼似乎將走上學術的道路。他表示:“我曾渴望作為一名公共知識分子參與社會。”霍夫曼在牛津大學的研究課題是思想試驗的局限性。然而在冬季學期時,他意識到,作為一名教授,他的生活將受到限制。
霍夫曼認為,這也是由于規模的問題。他表示:“當你撰寫學術文章時,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理解。而這樣的文章只有一次發表機會。然而當你推出一款服務,你可以直接接觸到數百萬,甚至上億人。”
網景公司1995年的上市是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決定性事件。當時霍夫曼和希爾都觀看了網景的上市。霍夫曼當時已經意識到,社交媒體,包括存在社交元素的游戲公司將發展壯大。
早年創業
霍夫曼的設想是正確的,但他首次涉足社交媒體行業并未獲得成功。1997年夏季,他建立了一家名為Social Net的社交媒體公司,專注于在線約會,并根據用戶的興趣和位置為用戶提供配對。
為了吸引用戶,Social Net與亞利桑那州一家報紙進行了合作。然而在第一個月中,這一合作只為Social Net帶來了2名用戶。霍夫曼表示:“我們的做法完全錯誤。”他隨后發現,一款產品或服務能否實現病毒式傳播依賴于該產品或服務的工作方式。
霍夫曼于1999年離開Social Net,并加入PayPal與希爾合作。PayPal當時面臨一系列挑戰,Visa和萬事達卡公司并不清楚應當將PayPal視作合作伙伴還是競爭對手。
當時,作為PayPal的執行副總裁,霍夫曼主要負責該公司的對外關系。希爾表示:“他是PayPal的救火隊長。由于我們遭遇了很多‘火災’,因此他的角色顯得并不是那么突出。”
霍夫曼隨后逐漸成為一名聯絡員,以及高層戰略家。他每天需要參加大量會議,吸引信用卡公司,并打消監管部門的疑慮。PayPal最終生存下來。當2002年該公司上市時,霍夫曼以及他的許多同事成為千萬富翁。
希爾購買了一輛法拉利跑車。霍夫曼原本想買一輛奧迪,但隨后將自己的財富投入到硅谷第一家太陽能面板公司Nanosolar中,而只購買了一輛謳歌。霍夫曼表示:“我開始考慮這些錢的價值。我認為,如果我只有7.5萬美元,我是購買一輛豪華汽車,還是參與改變世界?”Nanosolar隨后成為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
長期以來,硅谷與好萊塢關系密切。Lady Gaga和阿什頓·庫切(Ashton Kutcher)等人均投資了創業企業。然而霍夫曼卻不是很在意外表。他的腰圍很粗,頭發常常很蓬亂。即使以硅谷的標準來看,他的衣著也上不了臺面。目前,霍夫曼仍然駕駛著他的綠色謳歌。
Linked In的成長
Linked In是一個正在興起的互聯網巨頭,該網站的發展代表了社交網絡的崛起。LinkedIn創立于2002年,該公司目前已有1700名員工,在全球約200個國家有1.35億注冊用戶。過去7個季度中,Linked In有6個季度實現了盈利。
霍夫曼目前正幫助自己的朋友尋找上市的途徑。他是Groupon CEO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的重要顧問,同時也是Zynga董事會成員。Groupon上市后股價出現大幅上漲。該公司目前的市值已接近170億美元。Zynga預計將于今年年底上市。
在推出之初,盡管吸引了外界的很多興趣,但無人知道LinkedIn是否能持續生存。當時Friendster是最流行的社交網絡,而Linked In則相形見絀。霍夫曼是一名布道者,但他也有著自己的擔憂。他表示:“當時我每周都會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么將會怎樣?我們如何光榮地死去?”
LinkedIn花費了5年時間才實現盈利。盡管也為其他公司提供指導,但霍夫曼自己的公司卻進展不順。2003年,紅杉資本向LinkedIn投資470億美元,其合伙人馬克·科瓦姆(Mark Kvamme)則加入LinkedIn董事會。
一些接近霍夫曼的人士表示,這筆交易出人意料,而霍夫曼與紅杉資本之間的關系也曾出現緊張。霍夫曼和科瓦姆甚至發生過爭吵。西米諾夫表示:“霍夫曼并不是善于運營企業的人。他更擅長在更廣的范圍內思考世界,而不是操心企業的成本和利潤率。”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過程中,越來越多人加入Linked In,使用該網站的招聘和求職服務。霍夫曼隨后退居幕后,并開始為Linked In尋找新任CEO。數個月之后,他聘請了雅虎前高管杰夫·維納(Jeff Weiner)。
近年來,作為Linked In執行董事長,霍夫曼開始專注于自己擅長的領域,即產品和高層戰略。這也使他有時間接受Greylock Partners的工作。
目前,霍夫曼的工作時間被分成兩部分。他有時前往位于Menlo Park的Greylock Partners辦公室中工作,有時則在LinkedIn的山景城總部中工作。霍夫曼認為,正如社交媒體重新定義了互聯網一樣,互聯網行業正在出現另一次重要改變。
霍夫曼認為,未來的改變將由數據驅動。霍夫曼正投資于由數據驅動,或是以有趣的方式利用數據的公司。例如,盡管Greylock Partners投資的兩家公司Shopkick和Groupon主要從事零售行業,但兩家公司都收集了大量有關用戶消費習慣的信息。Linked In本身也在嘗試利用網站獲取的用戶數據。
在硅谷,一種普遍的看法是創始人就代表了創業企業。霍夫曼的朋友認為,霍夫曼就是一個真人版Linked In。他掌握著豐富的數據,溝通方式直接,并且能提供幫助。不過,霍夫曼和他的公司也面臨一些挑戰。
盡管Linked In市值大幅上升,但該公司業績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過去7年中,Linked In的用戶數每年都實現翻番,而許多人對于Linked In是否能繼續保持這一增長速度表示懷疑。分析師認為,Linked In必須每個季度都表現良好,而一個糟糕的季度就將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并使得優秀的工程師跳槽至其他熱門公司。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主管伊藤穰一表示:“大部分人并不像霍夫曼,他們浪費了很多時間。因此問題在于,當許多人并不愿意為工作效率而投資時,一個以工作為導向的網站是否能非常流行。”霍夫曼本人也發現了這一困局,不過他并未對市場態度給予太多關注,并表示自5月份以來他只查看了Linked In股價6次。他表示:“我目前在Linked In從事的工作是創造一些大規模、有效的東西。戰略的衡量時間是3至5年。”不過,投資者可能并沒有這么長時間的耐心,而霍夫曼還需要面對Greylock Partners投資者的壓力。投資者希望知道,霍夫曼是否能一直投資于能帶來轟動效應的公司。
霍夫曼的聲望是一種優勢,但也帶來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