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評出全球最佳雇主100強
近日,《財富》雜志(Fortune)發布“最佳雇主100強”名單。以下為部分全球最佳雇主。
3M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266.62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挑戰計步器。公司關注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經理們每周都要給員工帶水果;公司還為員工的“挑戰計步器”活動提供贊助,該活動旨在通過每天行走一萬步為慈善募捐。
美國運通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278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工資透明。美國運通印度分公司有一項活動,名為“了解你的薪酬”,旨在向員工公布薪水范圍及變動的細節。員工能從中了解到自己的薪水與同事相比處于什么水平。此外,美國運通還啟動了“藍色酬謝”計劃,員工可以通過新穎而富有個性的“電子卡片”、“電子徽章”和“空中答謝”等方式來感謝自己的同事。
西班牙Atento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22.01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員工嘉年華。公司設有“Atento學院”培訓計劃,這種項目能讓全體員工保持快樂的狀態。
思科系統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400.4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公司托幼服務。每隔一個月,思科公司(Cisco)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都會邀請兩個月內過生日的員工,參加一場由他親自主持的非正式問答會,員工能在會上無拘無束地交流。公司還提供臨時工作分擔和辦公室育兒室等福利待遇。
可口可樂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351.19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度假緩沖期。對于可口可樂(Coca-Cola)秘魯、阿根廷和智利分公司的員工來說,他們不用擔心坐飛機長途旅行后的時差反應和節后綜合癥。如果休假超過十天,公司允許員工在返回工作崗位的第一天多休息兩小時,第二天多休息一小時。
帝亞吉歐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157.46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酒吧之夜。帝亞吉歐的很多地方都有酒吧,員工一邊與同事聊天交際,一邊接受公司品牌的熏陶。帝亞吉歐澳大利亞分公司的酒吧每周開放三天,而加拿大和美國分公司每周都舉辦“酒吧之夜”,還提供免費的美酒佳肴。
谷歌:2010年公司收益:293.21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帶薪頭腦風暴。谷歌鼓勵工程師抽出20%的時間進行頭腦風暴及研發與谷歌相關的新內容,即使這些新內容從未具體成形也沒有關系。通過“20%時間”這類活動,“谷歌人”保持住了創新精神,而這正是小公司成長為大公司后很容易喪失的東西。
喜利得:2010年公司收益:43.98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職場新星計劃。喜利得每年都會在公司文化研討會上投入約1170萬美元以及32000個工作日,為培養公司內部的未來職場新星提供更多機會。
金佰利-克拉克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197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母親日慶典。在公司的KC咖啡館,員工們可以跟公司的管理和運營部門同事們暢聊自己工作中的憂慮、關注點和職業建議。每兩個月都會有不同的公司領導主持這種活動,目的是打破領導層和員工之間的界限,實現自由溝通。公司還提供辦公室育兒和臨時工作分擔福利,讓員工的育兒負擔能有所減輕。
萬豪國際集團:2010年公司收益:116.91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新員工試住。這家酒店公司全球范圍內的各個部門在每次輪班之前都會開一次短會。領導將在會上通報公司的最新進展,表彰工作杰出的員工,慶祝他們的生日,討論公司的業績。
瑪氏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300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開放式辦公。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邁克爾斯沒有私人辦公室,也沒有預留的停車位。大多數辦公空間都是開放式的,目的在于打破物理和心理界限,讓員工們更能親近彼此。公司自2003年起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共事者參與計劃”。
微軟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699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帶薪義工服務。一名員工表示,“在微軟你可以盡情做自己。公司期待你擁有自己的觀點,你也會有很多機會去真正為公司和社會做貢獻。除非親身經歷,否則很難相信微軟員工所展現出的激情。”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8.73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不破就不修。公司文化推崇開放、誠信和公平。
美國網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51.23億美元;入選理由:老總每周熱線。只要員工們的行為積極反映了這家計算機存儲和數據管理公司的文化,無論級別高低,都會得到獎勵。門多薩每周要打30個電話,每次5分鐘,親自感謝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員工。
諾和諾德:2010公司收益:111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員工健康服務。這家醫藥公司有一項“后備關懷”計劃,旨在幫助那些主要由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員工照料的人們獲得醫療專家服務,并且只對員工收取很少的醫療費用。
昆泰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30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帶薪社會活動日。員工可以在每年10-12月份之間獲得一個“QDay”假日,在這一天,員工要做義工回報社會,無論是植樹還是為海外部隊準備愛心包裹都可以。
羅氏公司:2010年公司收益:529.01億美元;入選理由亮點:員工專業護理。如果你在丹麥羅氏公司(Roche)工作,你能享受到健康的餐點、健身設施、按摩服務、專業營養師以及另類的壓力療法。這家保健產品公司還幫助秘魯分公司患乳癌的員工安排癌癥專業護理師。(和訊網2011年11月8日)
科學媒介中心創辦人賈鶴鵬獲亞洲首個科學新聞桂冠
2011年普渡大學“科學新聞桂冠人物”年度慶典活動上,資深中國科學記者、科學媒介中心創辦人賈鶴鵬獲選成為亞洲地區首個科學新聞桂冠人物。
賈鶴鵬是中科院《科學新聞》雜志前總編輯、科學媒介中心執行主任、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擔任Knight科學新聞研究員。近年來,賈鶴鵬還先后出版了包括《全球化時代的科學傳播》、《爭議中的科學》以及《全球議題的專業化報道——氣候變化新聞實務》等多部科學新聞著作。
在這次論壇上,賈鶴鵬表示,這個獎勵并非只是獎給他個人,而是獎給中國不斷發展的科學新聞事業。這一任務富有挑戰,而且隨著當今中國社會人們普遍對政府缺乏信任而更加艱難。“科學新聞不僅僅帶給人們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帶給公眾科學的精神,這意味著一種基于理性和實證進行判斷的精神,這在中國這個經濟迅速發展但充滿各種張力的社會尤其重要。”
媒體評“綠領巾”等歧視現象 稱折射教育功利化
據《人民日報》報道,近來,一些學校出現的“顏色標簽”頗為引人注目。西安一小學給“差生”戴綠領巾,包頭一中學給“好學生”穿紅校服,山東一中學用紅黃綠三色作業本區分學生成績好壞。
這些做法,盡管其初衷可能是教育探索、激勵上進、縮小差距,但在教育實踐中,已然變形走樣,甚至背道而馳:戴著綠領巾的孩子一出校門就趕緊摘下領巾塞進書包,領到顏色作業本的孩子經常躲著做作業……“顏色標簽”已給一些孩子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層陰影。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顏色標簽”,社會生活中還存在看不見的教育差別標識。學校有重點校、普通校之分,班級有重點班、實驗班、普通班之別,學生有特優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之屬,農民工子弟“入學難”背后是戶籍制度下本地居民、外來人口的待遇差異,義務教育階段“擇校難”背后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
這些有色無色的標簽標識折射出了轉型期中國教育事業的難點和痛點。在現實的困惑與改善的努力中,教育公平的邏輯越來越鮮明:教育發展需要量的豐富,但更要有質的均衡;需要技術的升級,但更應立足人的發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發展人的個性并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不論是社會管理者還是教育者,都須清醒地看到,教育的底色是公平。只有在公平正義的背景下,教育才會成為人人皆可攀援的“向上階梯”,學校才會成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樂園,我們的社會才能繪制出色彩斑斕的發展進步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