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紫光工作10多年的鄭忠秀如此評價,“商海是用來支撐理想的。在工作中,要努力實現理想”。
2011年11月10日,海淀區“名家校園文明行”系列宣講活動正式啟動。清華紫光股份副總裁鄭忠秀,來到海淀知春里中學大禮堂,為學生們講述了她的學習和創業故事。
為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文化引領,豐富社會實踐,創新教育模式,充分發揮海淀企業家和教育家的創業經驗優勢和豐富人生經歷,引導海淀中小學生搞好人生規劃,邁好走向社會之路。海淀區文明辦提出,用名家成長、成才、成功、創業、創新、創造的經歷,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規范自身文明行為,并為海淀區創建首都文明區做出表率。
3年來,海淀區文明辦與區教工委、《中關村》雜志社共同開展了多起“企業家進校園”活動,俞敏洪、李開復等20余位企業家在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學校與三萬名海淀高中生面對面溝通創業經歷和人生感悟,學生反應強烈,思維活躍,講座結束后,同學們還積極向演講嘉賓提出了各種問題和思考。
此次演講嘉賓,鄭忠秀,1966年畢業于上海科技大學自動控制專業,1968年分配到北京新華印刷廠任工程師,參加設計我國第一臺自動印刷排版機,任設計組組長,1984年任北京民營海華新技術開發中心主任,1990年自籌資金創辦北京紅葉電子公司任董事長,1996年加盟清華紫光集團。
鄭忠秀“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成長在紅旗下”,也經歷了文革十年動蕩。上學時的成績不算優秀,但多才多藝,綜合素質極高。“在學校還一直是學生會文藝部長,唱歌、跳舞、演話劇,一樣都沒耽誤。”
1976年,鄭忠秀的眼睛曾雙目失明,困難并沒有將其壓垮,她用積極的斗志和樂觀的情緒,與病魔抗爭了幾十年。針眼穿過眼睛時鉆心的疼痛,沒有讓她哭一聲,“哭也是疼,叫也是疼,我還不如笑”。工作之外,她還熱衷于社區公益,做過樓長和街道辦負責人,用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快樂的真諦。
1984年,當改革的春風吹響,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已經40歲的鄭忠秀毅然決然地下了海。用她現在的話說“做了中關村的第一個女村民”。她到了民營企業北京海華新技術開發中心,做過辦公室主任、財務部部長、分公司經理……
1990年,鄭忠秀抓住了事業的又一個機遇。她創建了北京宏業電子有限公司,做宏基電腦的中國區總代理。
1996年,清華紫光邀請她加盟,鄭忠秀又從海里“游上了岸”。紫光專門為她成立了一個系統集成部,此后憑借傲人的工作業績,讓她從系統集成部經理,升為清華紫光大客戶總監、清華紫光總裁助理,一直做到清華紫光副總裁。
鄭忠秀說,“自己充分發揮了專長采集資源、利用資源、整合資源、維護資源。”在紫光工作十幾年的她以誠待人、善于學習,即使是競爭對手,也由衷敬佩鄭忠秀的人格魅力。紫光給了她廣闊的舞臺,她回報以真誠和勤奮,正印證了那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團結合作,共贏共生”。
知春里一位老師評價道,鄭忠秀觸及到每個人在發展過程中基礎與核心的層面,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學生,如何結合各自的自身條件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要不斷發現資源、利用資源、整合資源、維護資源;要發揮個人魅力,做快樂的、最好的自己,讓別人感受到你的誠信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