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時八年,搜狗輸入法、瀏覽器、搜索引擎的“三級火箭”終于成型。
“他們搜狐,我們搜狗,各搜各的!”誰也沒想到2001年電影《大腕》里的一句幽默臺詞竟真的成就了一家頗具盛名的搜索公司。
截至今年8月,搜狗搜索引擎從立項到研發再到運營,已經整整8年了。
“苦盡甘來,這是搜狗這些年的真實寫照。”如今身為搜狗CEO兼搜狐CTO的王小川不無感慨地說。“我們從遠不如競爭對手的基礎做起,從對市場、對產品毫無運作經驗開始起步,太多的困難讓我們不得不選擇通過其他的路徑學習如何做搜索引擎、如何做好一個產品。現在的搜狗可以說已經‘接近’成功了。”
在這8年里,搜狗從最初起家的2個人到現在超過600名員工的企業規模,其產品由最初的無人問津到現在每天超過3億人的直接或間接使用,甚至于從最初搜狐的一個子部門搖身一變成為可獨立運營的子公司。搜狗一波三折的搜索之路,其間有著太多的故事不為外人所知。
“你們可能是第一家報道搜狗幕后故事的媒體。”在開始搜狗的故事之前,王小川向記者悠悠拋出一句。
巧婦的“無鍋”之炊
2003年9月的某一天,還是搜狐研發部高級經理的王小川被叫到了張朝陽的辦公室。“小川,交給你個任務,做個搜索引擎吧!”
“行,這活我接了。”時任搜狐研發部高級經理的王小川毫不猶豫地答道。
能這么痛快地給了答復,王小川有著自己的理由。當年的市場上雖已有了雅虎、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但還沒有哪家能夠做到獨大,三家加一起也僅拿下了61%的市場(雅虎40.1%、百度19.1%、谷歌1.9%)。他認為這正是新生力量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然而,當他真正開始做這個項目之后,才發現面臨的困難如此之多。
當搜索引擎項目正式啟動時,算上王小川總共只有兩名開發人員,而王小川此時還是兼職,他正在清華讀研。“禍”不單行,由于搜狐公司辦公環境簡陋,王小川甚至找不到可以坐的地方。沒人、沒地方,“這已經不是無米之炊的問題了,簡直連鍋都沒有。”
這也是搜索項目最為艱苦的時期,作為產品測試人員的馮剛也正是此時進入了搜狗團隊。“我清楚地記得,當我2003年9月中旬從搜狐測試部正式調入搜狗的時候,整個搜狗的座位數量不足4個,就是幾個簡陋的‘小格子’。”
搜索引擎不同于普通的軟件,它需要全面考慮如何抓取網上資源、如何選擇關鍵字、如何提升檢索效率等近20多個環節,而此時張朝陽給搜索研發的時間只有一年。這樣的辦公條件、人員配置是根本無法完成任務的。不得已,王小川只得求助于張朝陽。
在張朝陽的特批下,搜索項目組被允許單獨出來找辦公地點。沒多久,在北京北三環青云大廈一個約30平方米的小公寓里,搜索組租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基地。
“這里好歹能容納10多個人辦公,而且離我的母校更近,我終于可以開始招兵買馬了。”王小川說。
作為一名清華學子,王小川深知清華有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跟著學長走”,即任何一個企業中如果有一位讓大家“尊重”的清華學長在,那些學弟、學妹們就會呼應而至。王小川自然不會放棄這個近水樓臺的機會,他盯上了清華信息專業的“國家隊”。
“這絕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因為他們都是從中學就開始培養,在各種全國性選拔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高手。”他認為這是搜狐搜索未來能夠對抗百度、谷歌、雅虎的超級中堅力量,即便這十多個開發人員在數量上只相當于同期百度開發人員的五分之一。
從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小川團隊用了11個月的時間,做出了搜狐搜索的第一個產品——搜狗搜索引擎。“那11個月幾乎不是人過的日子。”王小川半開玩笑地說道。因為包括他在內,那時團隊中每個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能躺在公司的地鋪上睡一覺。“這支‘軍隊’幾乎都是沒畢業的學生,都是兼職狀態。而且坐的地方也不夠,他們只能交替著來上班。”
2004年8月3日,當這批已然累得酷似“貧下中農”的開發精英們站在自己產品的發布會上時,王小川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一天真的讓我終生難忘。不僅因為我們的搜狗搜索引擎問世了,更重要的是搜狗用了比巨頭們更少的時間卻做出了運行穩定的產品。”從這一天起,業界徹底改變了對搜狐的看法,搜狐有技術了!
被逼走“偏門”
搜索引擎終于誕生了,搜狐也隨之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兩年超越百度。然而,滿懷激情的搜狗團隊卻沒能實現它,因為他們趕上了一個“壞年景”。
2004年,無線增值產生了。尚未涉足這一領域的搜狐,一下子沒錢了。納斯達克的股民們沒給搜狐任何喘息之機,其股價從40多美元直跌到14美元。
而資金緊缺衍生出來的問題也愈加的嚴重,搜狗已無法像同業那樣通過租賃或購買服務器,來支持搜索業務。
“剛起步就遇上這樣的問題,我們連一臺像樣的服務器都沒有,全部搜索是靠20多臺PC機聯網支持。而且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無法將精力集中在搜索技術的提升,而是忙于這些‘偽服務器’的調試工作。”馮剛說。
在搜狗運行了一年時間之后,其市場占有率仍然微乎其微。“事實上,在搜索引擎剛推出時,我們的技術與百度等是不相上下的,甚至某些功能我們還是超越對手的。但我感覺,功能上的優劣并非主因。”現任搜狗品牌推廣經理楊洋對記者說,“搜索引擎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那時不知道該怎么去做一個產品。”
王小川的感受更加直接,“我們沒錢進行更深入的用戶調查。而且經驗不足也是項目受阻的重要原因。搜狗那時既沒錢、人又少,根本無法進行系統的數據分析,甚至數據本身都可能不準確。”
在一個先入為主的市場規則中,后來者往往只有更強才能獲得些許關注。能用什么新的突破點來改變搜索引擎的現狀,王小川不得不開始思考。“我那時想是否可以通過一些新的產品來輔助推動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但說實話心里也沒什么準譜,摸著石頭過河吧。”
最后王小川決定上馬輸入法項目,其目的就是與對手爭奪用戶的桌面,以期未來能提高搜索引擎的曝光率。在這個前途未卜的目標中,現任搜狗桌面事業部技術主管李貝被王小川招入麾下。
“我來的時候,重點是做搜狗輸入法,那時候我知道輸入法可以借力搜索引擎實現詞匯的快速更新,但能對搜索有什么貢獻就不清楚了。”李貝說。“只知道那時的自己跟瘋了似的,天天扎在電腦旁,研究搜索引擎與輸入法的結合方式,開發輸入法詞庫、皮膚等等。”
“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學校的時候,都得翻墻進入,因為太晚了。”連續數月的“空中飛人”經歷,李貝笑言,自己已練成了“輕功”。
李貝等人的付出沒有白費,搜狗輸入法的茁壯成長,讓搜狗團隊找到了如何“正確的”做好一個產品的戰略思路。
“產品沒有市場,是因為用戶使用搜狗輸入法的成本過高。當一個用戶愿意嘗試搜狗的時候,他需要經過網上搜索,尋找下載點,完成下載,然后才能進入安裝等復雜過程,對于很多‘懶惰’的用戶來說,這就是很大的成本。”王小川發現了問題所在。
從2007年6月起,搜狗建立了自己的BD團隊。這個商務開發部門的重點工作就是找到一切可以找到的合作資源,將搜狗輸入法植入到對方的安裝流程中。同時,在用戶安裝輸入法的時候,再將搜索引擎進一步植入到安裝界面,供用戶選擇。
“那時候,我們在一些裝機光盤中,在熱門的安裝軟件中,都做過這樣的植入。而當無數這樣的合作達成后,輸入法先于引擎看到了成功。”
2007年輸入法的市場份額為2%,2008年為40%,2009年為70%,到了2010年,輸入法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躍升至84%。雖然同期搜索引擎依然沒有更快的成長,“但我開始感到搜索引擎有機會了。”王小川說。
“挖墻角”的來了
輸入法的成功,讓搜狗系的同仁在業界得以揚眉吐氣,但引擎該如何成長仍是搜狗人的一塊心病。“輸入法可以借力我們的搜索引擎,讓最新的詞匯被用戶體驗,但搜索引擎卻無法反向借力,這當中缺一個關鍵橋梁,就是瀏覽器。”
“百度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購買流量。”對手一擲千金的操作能力,顯然不是搜狗的強項。“如果我們有自己的瀏覽器,那我們就能占據一定的主動。”
2008年初,就在輸入法推廣戰略初見成效的時候,王小川決定要說服高層,把瀏覽器作為一個新項目盡快上馬,以形成對搜索引擎的強力支持。然而當他興沖沖地找到張朝陽時,張朝陽卻給他潑了盆冷水。
當時的張朝陽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搜索引擎上,幾乎每天都在進行狂轟濫炸廣告攻勢,而這樣的媒體思路對搜索引擎的份額提升卻毫無收效。因此,當王小川向張朝陽提及瀏覽器與引擎之間的產品運營思路時,張朝陽根本無暇顧及。“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老張的原話是:這(瀏覽器)根本不是個事。”王小川笑道。
雖然張朝陽不同意,但在小川的堅持下,瀏覽器的研發還是啟動了。現任搜狗技術經理李子拓就是因為這個項目加入公司的。“我是被我們清華的學長楊洪濤(現搜狗桌面軟件事業部總經理)給‘忽悠’來的,”李子拓笑道,“他給我展望了未來搜索引擎的巨大潛力,告訴我瀏覽器是個多么重要的戰略環節,我就興奮地來了。但是來了之后,才發現我們5個研發人員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就得完成別的公司數十人以年為單位的工作量,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3個月瘋狂趕工,2009年初,攜帶著搜索引擎的搜狗瀏覽器終于如期上市了。但此時的張朝陽,依然不認為瀏覽器將成為搜索引擎開拓市場的一柄利劍,瀏覽器的推廣遂被擱置。
2010年初,一位貴客對張朝陽的拜訪讓搜索引擎有了峰回路轉的機會,他就是360的老板周鴻祎。
當時谷歌正一度退出中國市場,看到這一市場空白的周鴻祎,拜訪張朝陽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希望張朝陽能把搜狗旗下的瀏覽器轉給他做,進而發展自己的搜索引擎。而對于周鴻祎希望拆分瀏覽器給他的想法,張朝陽一時有點拿不定主意。“瀏覽器真的能讓搜索引擎飛起來嗎?”張朝陽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有點“陌生”的戰略。
就在此時,一份搜狗搜索引擎市場狀況的報告擺在了張朝陽的面前,他驚喜地看到市場成長了。“馬上查原因!”張朝陽下令。
經過內部、外部多個渠道的統計分析顯示,這些市場份額的上升原因幾乎都指向搜狗的另一款產品——瀏覽器。
“誰也不給了。”張朝陽決定搜狗瀏覽器還是自己做,搜索引擎的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我看好搜索業務,我相信搜索、相信搜狗這個團隊到了我愿意拿自己的錢來賭一把的地步。”
而沒能拿下搜狗的周鴻祎,也開始了“挖角”行動。
2010年3月之后,360就在搜狐網絡大廈附近租了個辦公室,隨后就通過上市承諾、股權贈與、高薪誠聘等一系列戰術,瘋狂誘惑著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搜狗團隊,這讓搜狗管理層一時“急上了房”。
“搜狗薪酬模式是和搜狐一樣的,但作為一個產品公司,我們的薪酬并不高,期權更是無從談起。如果為了留住人才,采用加薪等方式,就會影響整個搜狐架構。”王小川表示,如不采取拆分手術,搜狗就有“被崩盤”的危險,搜索引擎項目也將戛然而止。
2010年6月的某一天,經過三個月拆分戰略研究,通過阿里巴巴旗下的“云峰基金”、張朝陽本人及搜狐三方協同參股,最終完成搜狗極具戰略意義的拆分行動。
同年8月9日,王小川通過自己的微博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簽約了,搜狗拆分,阿里注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自當繼續努力,爭取做互聯網創新的旗手。
到了今年,搜狗的“三級火箭”節節發力。一級火箭搜狗輸入法,截至今年6月市場份額以83.6%遙遙領先;二級火箭搜狗高速瀏覽器如今月度覆蓋率為23.4%;三級火箭的搜狗搜索其利潤在總體的占比超過了90%。
“這還只是剛剛開始,隨著其他業務系統的完善,搜狗的成長速度將加快。”王小川語氣平靜地向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