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嶺南大學進行的“ING LIFE快樂普查”,評估了8523名香港居民的“快樂指數”。負責該調查的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表示,嶺南大學提供了普世意義的快樂方程式——快樂=LIFE(LOVE關愛、INSIGHT智慧、FORTITUDE堅毅、ENGAGEMENT行動)。
具體來說,“關愛”包括“我十分關心我的家人”,“我關心社會上不幸的人”,“我的家人十分關心我”等問題。“智慧”則包括“我經常反思每天的生活,努力完善自己”,“我從錯誤中學到很多,智慧見長”,“我專注于自己做到最好,不介意人如何評價我”,“我接受我自己,不會因自己的不足而煩惱”,“我力求生活平衡,工作娛樂飲食均有節度”等。“堅毅”包含“挫折使我變得更堅強”,“我愿意為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付出”,“我有信心克服困難,總會有更美好的將來”等?!靶袆印卑ā拔艺莆諜C會發揮所長”,“我有清晰的人生目標”,“我爭取做自己喜歡的事”。女性較男性快樂
一如以往,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女性比男性快樂,但彼此的差距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50歲以上的單身女士和男士的快樂指數差不多。在已婚人士方面,30歲以下的女性,明顯比男性快樂,但30至49歲人士的差距并不顯著。另外,30歲以下離婚或喪偶對『央樂的減值影響,在女士身上顯然比男士大;但50歲以上年長組別的情況卻剛好相反。
以往調查結果皆指出女性的LIFE分數比男性高,但這次調查的樣本顯示,男性已趕上女性,在智慧、堅毅和行動指標上均比女性強;女性只在關愛的平均得分較高。值得留意的是,50歲以上男士比女士的關愛分數更高。
快樂隨年齡增長
這次調查結果與過往大致吻合,LIFE分數隨年齡而上升,21至24歲組別的關愛、智慧和行動的分數最低;而18歲以下人士的堅毅得分排名最后。結果顯示,青年人需要培養堅毅的精神去面對逆境及挑戰。
總體上,年長人士的LIFE分數較高,因而亦更快樂。但可能由于健康問題,年齡本身對快樂指數有負面影響,這對女性更為明顯。
教育減少快樂
研究同時也發現,教育給快樂帶來負面影響。在調查者中,僅接受過小學教育的人比教育程度更高以及更低的人更快樂,在快樂指數中得分8.59。該指數的分數從零到10,零代表最不快樂,10代表最快樂。
以教育程度劃分,第二快樂的人群根本沒有受過任何正式的學校教育,而上過中學和大學畢業的人,快樂指數并列第三。
何濼生說,教育水平對快樂程度有負面影響,這一點出乎我們意料。這種情況讓我們了解,身為教育者,我們做得還不夠。
40萬收入最快樂
在所有收入檔次中,年收入40萬港元以上的香港人最快樂,得分為7.37。
財政壓力的分析結果顯示,私人住宅業主的經濟壓力最少,而私人住宅租客為最高。而“居屋”業主的快樂指數,乃所有居住類別之冠,達7.53分,高于私人住宅業主的7.15分。何濼生分析稱,居屋予人安居樂業的感覺,呼吁政府認真考慮復建居屋。
就業狀況亦號快樂有關聯。以10分為滿分,失業及待業者比就業人士的快樂指數分別低0.61及0.68分。學生及家庭主婦最快樂,分別得6.79及7.48分。與過往調查一致,家庭主婦擁有較高的快樂指數。
灣仔區居民最快樂
這項研究還發現,灣仔及大埔是全港最快樂的社區,分別獲8.55及7.69的快樂指數,遠較全港平均的7.11分為高。灣仔以其午夜酒吧、傳統餐館和老宅子聞名。新界的大埔區位居第二,快樂指數7.69,而同在新界的葵青區在香港18個區中快樂指數最低,為6.83。 調查發現,總體上,港島區的居民快樂指數較新界為高,而九龍居民的快樂指數則不及新界。香港女性的整體快樂指數為7.17,普遍高于男性,男性平均快樂指數為6.99。
對快樂的關注
ING香港及澳門地區保險及退休金業務聯席總裁楊斌官表示,此次調查首次在網上并通過Facebook進行。被訪對象并非隨機抽樣,受訪人士傾向較年輕、擁有較高學歷及以女性居多,但所收集之龐大樣本數目,讓調查結果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由2005年起每年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快樂指數的調查,而這次調查的樣本數目約為過往調查的10倍。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旨在協調、支援香港的公共政策研究及促進意見交流,多年來致力于研究快樂及精神健康。楊斌官指出,快樂是人生的最佳保險,希望透過這次大型網上普查,喚起港人對陜樂生活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