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公司(The Orchard)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獨立數字音樂發行公司。
時光退回到1990年代末,撥號上網尚未遭到人的譏笑,而蘋果的iTunes也只是在喬布斯的眼睛里閃爍了一下,可那個時候,果園公司的創始人理查德·戈特赫,已經開始和亞馬遜商店以及CDNOW專賣店合作增加數字音樂的發行。當時,沒有人看好果園,因為人們總是認為,數字音樂是不可能代替傳統唱片音樂的。
事實證明,理查德是對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數字音樂銷售量將歷史性地首次超越傳統唱片的銷售。而果園公司,擁有近300萬首歌曲的數字銷售權,占據了iTunes里接近20%的份額,去年的銷售利潤為6500萬美元。在當下世界經濟不振,音樂事業前途莫測的時候,這個成績堪稱驚人。再加上公司力捧的女歌手埃斯珀蘭扎·斯波爾丁勇摘今年的格萊美最佳新人獎,現在的果園可謂是全球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公司。
日前,果園公司的創始人理查德·戈特赫路過上海,在外灘的威斯汀大酒店,他接受了《滬港經濟》記者的獨家專訪。
Small World
理查德坐在了記者的對面,發光的腦門上涂著爽膚水,從而顯得更加明亮,一襲精致黑衣顯出他的干練。他拿咖啡杯的樣子非常優雅,很像舊上海的老克勒。這是他第一次來上海。
理查德,先介紹一下你個人的經歷DB?
“我年輕的時候組建過樂隊,后來在布里爾大廈里工作過一段時間。”
什么,布里爾大廈?天哪!原來理查德是來自布里爾大廈的!布里爾大廈是美國1960年代初城市流行音樂的代名詞,它位于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619號,是當時很多流行音樂作曲家、制作人和出版商的匯集地。在它的鼎盛時期,誕生了諸如保羅·西蒙、尼爾·戴蒙德這些當時的超級明星,以及《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這樣的被無數人翻唱的熱門金曲。記者在1996年的《中國百老匯》雜志里寫過一篇名為《流行音樂五角大樓的興衰史》的文章,介紹了布里爾大廈。沒有想到的是,15年后,竟然會和那篇文章里的人物相遇,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談及這段往事,理查德頓時從沙發上站起來,給了記者一個有力的擁抱,大聲說:“Small World(世界真小啊)!”藝術人生
理查德開始敘述他的藝術人生。
布里爾大廈的輝煌持續到1960年代的中后期,開始走向了沒落。理查德在危機來臨前離開了。1966年,他遇上了西摩·斯坦,兩人決定創立一家唱片公司,那就是后來著名的Sire唱片公司。Sire在唱片史上名聲顯赫,旗下藝人除了美國新浪潮的代表“傳聲頭像”和朋克樂代表雷蒙斯之外,更有后來的超級巨星麥當娜。
不過在Sire呆了八年之后,1974年秋天理查德還是離開了,他重新開始了制作人的生涯。由于有了在唱片公司運營的經驗,他的眼光更加犀利,在挑選藝人方面獨具慧眼。
他說:“我是—個對音樂有堅定信仰的人。和絕大多數人不同,我從來沒有想過在音樂行業里賺錢。我覺得能夠享受音樂,已經是對我自己最大的回報了。”就是這份淡定的心情,讓理查德在音樂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t970年代中后期,理查德擔任了很多藝人的制作人。他和著名的CBGB俱樂部關系不錯,在一次觀看了演出之后,他成為了“金發女郎”(Blondie)樂隊的制作人。“金發女郎”在當時是美國新浪潮的代表樂隊,擁有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他們的歌曲五次獲得英國榜冠軍,四次獲得美國榜冠軍。尤其是樂隊性感的女主唱德波拉·哈里,成為了當時搖滾界在公共刊物上曝光最多的女性。接著,理查德又擔任了另外一支美女樂隊“時髦女郎”的制作人,這是理查德藝術生涯的巔峰。“時髦女郎”是一支全部由女子組成的樂隊,首張專輯《美人和節拍》由理查德擔綱制作。該專輯取得了世界范圍的成功,名列美國Billboard公告牌專輯榜冠軍,“時髦女郎”成為了紅極一時的樂隊。
作為一名美國著名的制作人和詞曲作者,那是理查德藝術生涯最得意的時刻。他繼續了10多年的音樂制作生涯,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理查德的事業出現了改變。
果園的渠道
大約是在1996的時候,理查德遇見了斯科特·科恩。一年之后,兩人創辦了這家名為果園(Orchard)的公司。
剛開始的時候,理查德和斯科特就想將果園打造成類似傳統和互聯網結合的一家公司。創業初期是艱難的,盡管現在的果園已經在26個國家設立了辦事處,但是在剛開業的時候,只能在紐約的一間地下室里辦公。那個時候,互聯網音樂剛剛興起,像CD Now、亞馬遜商店這樣的網絡銷售傳統產品的公司,也才開始唱片的銷售。果園的起步充滿曲折,他們銷售的獨立音樂唱片,剛開始并不受歡迎。
不過理查德和斯科特很有信心,尤其是理查德,對于銷售渠道很敏感。他開始一家一家去傳統唱片商店親自拜訪,說服那些店老板銷售果園的唱片,最終簽到了很多合同。理查德回憶說:“可能是由于我擔任過‘金發女郎’和‘時髦女郎’制作人的身份吧,商家都很愿意給我一個機會試試。現在想想,真的很幸運。”
果園的銷售渠道打開了,那時候他們主要的產品還是傳統唱片。又過了幾年,隨著Mp3,Corn、E Music等音樂網站的普及,尤其是Napster和Myspace的崛起,獨立音樂一下子成為了網絡世界的寵兒。此時,果園的經營重點也將在線發行作為公司發展的主要方向,并簽下了許多獨立藝人的獨家數字發行的合約。
由于理查德對渠道的重視,改變了果園董事會以往的“內容為王”的經營宗旨。在理查德看來,只要渠道暢通了,內容自然會送上門來,所以,“渠道為王”才是網絡音樂經營的王道。
看看理查德是如何開通果園的渠道的吧。在傳統唱片店的基礎上,果園將數字代碼分銷到全球的其它站點上,凡在果園的網站上銷售一首數字歌曲,大約有700個站點可以同時銷售這首歌。這些站點包括了iTutnes、E music、Veiizon等,它們都是理查德當初一個一個親自拜訪而談成合作的。
對于那些獨立音樂人來說,光有銷售渠道還是不夠的,沒有知名度誰來買你的作品呢?而果園在推廣渠道方面,更是強項。在電視臺和電臺,都有果園合作的欄目,尤其是電臺。由于獨立音樂的盛行,電臺需要更多的內容來吸引聽眾,而果園正好迎合了他們的需求。這些渠道都是理查德憑著自己在音樂圈良好的聲譽開拓出來的,他就像是果園里勤勞的老農,為了果實的成長,兢兢業業地去耕耘。理查德說:“這是愛的勞作。因為對音樂的愛,所以這樣的勞動一點都不累。”
在新媒體渠道方面,果園也是不遺余力。對于博客、手機應用服務、Facebook和Myspace,任何可以展示音樂的平臺,果園都絕不錯過。果園的藝人推廣數據,詳細到每首歌曲在哪個平臺播放或銷售數量,都可以在線查閱。這對于藝人來說,不啻是個理想的發展空間。現在,不僅是獨立藝人,許多大牌藝人都渴望在果園里發售他們的作品。
2003年,Dimensional集團購買了果園的大部分股份。2006年,果園登陸了納斯達克,成為了公開發行上市的公司。由于每年利潤不錯,2010年。Dimensional集團再度在資本市場大量購入了果園的股份,將其私有化,從資本市場退出,成為了一家私人公司。
中國情緣
這是理查德第一次訪問上海,但不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在果園的版圖里,沒有中國怎么行呢?”他說。
大約是在2006年,他就造訪過中國,在北京同香港著名音樂人向雪懷聊起合作的事,向雪懷竭力勸說理查德在海外推廣中國的音樂家和中國音樂。當時,理查德還有點猶豫。因為向雪懷說的幾個中國歌手他都不熟悉。為了引起理查德的興趣,向雪懷說了成龍的名字。結果,理查德一聽列“成龍”二字便答應了,說可以試試。向雪懷馬上趕回香港,對成龍說起此事,成龍專門錄制一首歌,算是對此項目的支持。于是,包括周杰倫在內的歌手所唱的1000多首歌,上了這個全球最大的數碼音樂分銷網絡,結果讓所有人吃驚——在第一周,包括《老鼠愛大米》等六首網絡歌曲沖進了下載率排行榜的前20位,這些歌曲給中國的版權公司帶來了幾十萬美元的意外收入。
那次和果園的合作,讓中國的流行音樂也在世界的平臺上偶露崢嶸。接下去的幾年里,中國的流行音樂借助果園這個平臺,讓海外更多的人聽到了中國的聲音。
不過,理查德并不滿足這些。能讓中國的消費者使用上果園的產品,才是他所希望的。而事實上,中國音樂的互聯網環境并不好。網民們都習慣了使用免費的音樂產品,所以要在中國銷售外國數字音樂是很困難的,這也是為何蘋果公司的iTunes至今沒有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理查德還是很有信心的,他說:“我經歷過流行音樂最好的時代,也經歷過最壞的時代。我相信我的眼光,我相信中國,我也相信果園在中國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