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未來的生活,是享受人生的開始。”
多年前,劉利君和丈夫申屠學軍,在積累了十幾年以上的金融管理經驗后,在香港一手打造了德悅三家公司,以集團的形式運作,為渴望得到財富自由的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理賕投資、保險及移民等服務;她率先提出生活化的“消費理財”概念,在眾多財務企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及業界的高度認可,并屢獲殊榮。
我要圓一個夢
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港人因對一國兩制缺乏了解,故而信心低落,市態低迷,不少人選擇離港甚至移民,另謀發展。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利君從內地來到了香港。在她看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仍將長期保有“萬業之母”的核心價值,回歸祖國以后,香港會有更多機遇。“我深受父親從商的影響,從小就喜歡金融,我要在這兒圓一個夢!”
翌年,劉利君投身保險行業,先后任職國際知名保險公司AXA(安盛集團)和AIA(友邦保險),主要負責客戶的理財策劃和管理工作。在這期間,她憑著卓越的成績,躋身“百萬圓桌會”,并榮獲從諸多行業評核中產生的最高榮譽一“全球優質服務獎”。
劉利君在業界屢創佳績的同時,對于如何圓夢,也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計劃。她那擔任基金經理的丈夫申屠學軍認為,投資一定不能局限于單一地區,必須面向全球,在重視風險防范的同時為投資作出多方面選擇。香港背靠祖國,又有穩健、完善的法治和經濟體系,非常適合財務管理這一行業的發展。夫妻倆決定,各自發揮金融領域的專業所長,在香港證監會及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成功注冊了“德悅”這一企業品牌。短短幾年,德悅就獲得了“亞太卓越企業獎”及“粵港澳品牌獎”,并加入了香港回歸13周年名牌名企系列。
財務金字塔
“規劃未來,享受人生。”這是劉利君提出的理財投資理念,她進一步指出:“人要懂得賺錢,更需要懂得錢賺錢。”德悅的“錢賺錢”方式,著重于替客戶提供長、中、短線投資的資金分配的建議,協助客戶將三大必要開支——1、一邊賺錢,一邊花錢的開支;2、退休后的開支;3、對于父母的責任開支分別進行數據化,以便客戶在維持現有生活水準的基礎上,逐步將投資高端化。
劉利君還提出“財務金字塔”的概念,為客戶規劃未來的生活開支。“財務金字塔”是一種系統性的理財管理,金字塔由下而上,排列為日常必須開支、風險管理、退休/教育開支、投資及資產管理,每一層都詳列開支占總資產的百分比,規劃出一系列的理財時間表。以一個三歲小孩為例,在其年齡達到24歲,即投身社會前,父母需照顧他21年,每月的總家庭開支若以2萬元計,21年即高達504萬元。如果利用“財務金字塔”分析方法,父母可以合理安排各類開支,完善風險管理。
這套理財概念,為客戶提供了更清晰和長遠的財務規劃。劉利君表示:“在規劃的過程中,我們會分析客戶的需求,根據客戶自身的能力,協助客戶達到他所想要的生活目標。”她將理財比喻為“開車行程”;“理財需要有長遠的視野,就像開車一樣。有些人只需要以車代步,開車時不會有太多的要求和考慮;而有些人會在出發前將車調好舒適度、安全度,然后計劃路程、檢查油量等等,為愉快行程打好良基。德悅期盼在客戶的財務金字塔上提供務實的服務。”劉利君相信:機會將留給有準備的人。
投資前三思
劉利君在財務管理上,有一個“目標為本,量力而為”的原則。她會先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財務能力,再評估市場趨勢和投資風險,把風險和回報按高、中、低等幾個級別分類,在客戶充分了解需要承擔的投資風險后,再向他們提供投資建議。
比如有客戶看重某個地區的發展前景,希望把所有的資金都投資在同一地區,她就會向客戶解釋——如投資在單一市場,可能會出現周期性的風險;如果將資產放在全球市場作分散投資,風險也會隨之分散。而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正是提供全球金融市場投資的平臺,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多個市場選擇,降低投資風險。
每個投資者的價值取向和風險承受能力不盡相同,因此,劉利君制訂了兩種不同的投資策略:針對進取型投資者,“我們特別強調風險,注重用復利追求回報,因為守住本金乃是重中之重”;針對保守型投資者,“我們特別強調通脹率,只有冒點風險爭取高于通脹的回報,才能達到真正的錢賺錢的目的。”
消費理財觀
“有人認為,家財億貫才需要財富管理。對此,你怎么看呢?”
面對記者的提問,劉利君解釋:“賺錢容易管錢難。其實,每一個人、每戶家庭都有理財的需要,不同的個人或企業都需要度身訂制自己的財務策劃,千萬不能用錯方法。”
“以女孩子買衣服為例子,有些女生看見喜歡的就買,但很可能只穿了一次便再也不會穿了。這與財富管理的原理是一樣的。如果只是把辛苦賺來的財富,二話不說便隨意花掉,就很難為自己的將來儲蓄及增值。與其一邊賺錢,一邊花錢,還不如在每次消費前考慮三分鐘,衡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花這筆錢。學會分析必要消費和非必要消費,這是一種人生智慧,這種智慧同樣可以積累財富。”
劉利君提出的“消費理財”概念,奉行量入為出,鼓勵客戶按實際收入衡量自己可承擔的支出和投資風險。她表示,“消費理財”,就是把財富管理的概念“生活化”。“控制好自己的消費沖動和風險偏好,是與自己斗智斗勇的一場游戲。”
劉利君說起一個故事:德悅有位富二代客戶,剛剛大學畢業投身社會,月賺8000港元。與父母的財富相比,讓他覺得十分尷尬,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為此,劉利君幫他做了一個財務安排:每個月衣食住行大約花費3000元,剩下來的5000元存下來,一部分根據他自己的未來規劃,選擇了長、中、短線理財產品,作為他將來的創業金,另一部分結合家庭背景進行享受型消費。不到一年時間,成功的富二代買了總價值2萬元的皮包和手袋送給父母一他并不是要炫耀自己的財富,而是向父母證明,他不僅可以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還擁有孝敬父母的能力。“我們為客戶理財,就是要讓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價值。”劉利君欣慰地說。
“其實,每個客戶都想擁有‘財富自由’。透過‘消費理財’,即使收入不高的人,也能享受到‘財富自由’的人生。”
不想輸掉品牌
劉利君和申屠學軍這對伉儷創辦的德悅,已經深得客戶的信任和同行的認可。去年,德悅獲得由“2010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暨亞太工商界領袖峰會”大會組委會推薦,香港商報、中國商業經理協會聯合頒發的“2010亞太卓越企業家/企業”大獎,成為唯一一家獲得這項殊榮的“財富管理界別”得主。
劉利君是勤奮的。這些年來,她非常感恩她的客戶們,她因為有客戶的提醒和勉勵,促使她發奮攻讀并取得了英國圣杰文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及美國美洲大學的財務管理碩士學位,此后更獲得了國際美洲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哲學博士學位,如今她已分別取得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和注冊亞太理財規劃師的專業資格。
如今,德悅已經成了香港理財界一個卓越品牌。對于德悅這個品牌,這對夫婦有著非常獨到的理解。“德悅是什么呢?以德為先,愉悅共贏。我們覺得,品牌的建立,首先是要憑誠信和品德,從而贏得客戶的信任,這是達到共贏的基礎。”
“說說你的經營秘笈吧?”記者發問。
“你想過怎樣的財富人生?也許,我能給你最好的。”劉利君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