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能夠在奔忙之中享受一頓美餐?請注意那些在街道上來來回回的流動餐車。這些流動的廚房,正提供著牛肉漢堡、手工香草面包、有機新鮮蔬菜、墨西哥玉米面豆卷、壽司、紙杯蛋糕和冰淇淋等等美食。
和傳統的擁有固定場所的餐廳相比,流動餐車的流行給城市增添了多樣性,給消費者帶來了美味而價廉的食物。在經濟衰退的今日美國,流動餐車正越來越走俏。
滿城盡泊食物車
在西雅圖,流動餐車作為新型商業活動的一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近來,市議會通過立法,允許這些流動餐車停靠在人行道上。而以前,這些餐車只能在西雅圖的私人場所運營,比如停車場或雜貨店邊上。
“我們已經落后了。”加里·約翰遜,一位西雅圖市政中心的協調員說道。約翰遜是豐富西雅圖街道生活的急先鋒,他曾倡導放寬人行道上的咖啡店區域,使得顧客和業者皆大歡喜。“人們坐在人行道邊享用食品和美酒,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他說,“我希望將來能看到流動餐車上的烹調創意和烹調技術的提升。”
新的法規雖然禁止流動餐車在固定餐館的50英尺范圍內營業,但是,那些傳統的固定餐館業主,在和經濟衰退做斗爭以后都大傷元氣,自然對此耿耿于懷,惡語相加。
查貝爾·沙勒波,一位Deli Shez咖啡餐廳的老板抱怨,自從附近出現的一輛經營墨西哥玉米面豆卷的流動餐車后,他的營業額下降了80%,“我們的日常開支非常高,光租金一個月就是3000美元,而他們只需付費100美元。”
他的這家餐廳,除了咖啡,還提供價格公道的希臘食物,很多主顧都是附近的墨西哥領事館的工作人員。自從那輛流動餐車出現后,他的生意幾乎被搶去了大半。
有創意的流動廚房
但是,支持者們認為,流動餐車對于那些缺乏足夠資金開設固定餐館的廚師和創業者,是一個有力的支持。何況,那些現有的餐館也可以利用流動餐車,來測試菜肴的質量,以達到和顧客的互動。
“這是一項偉大的創業運動,對于消費者也是一件好事。”安妮卡斯特恩說,她是全美餐飲協會媒體關系處的主任。“這些餐車有很多讓人心動的菜肴。”
這個協會是流動餐車堅定的支持者,同時也和傳統餐館業主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壓力是肯定存在的。餐飲業向來競爭激烈,尤其在是目前經濟衰退的時期。”她說,“但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的流動餐車的老板,都很尊重那些固定場所的餐館。”
保羅·蘭尼,47歲,去年12月辭去了工作準備在西雅圖開設一個燒烤店。對他來說,最麻煩的事就是找到合適的運營場所。他沒有那么幸運,沒能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盡管蘭尼擁有良好的信用紀錄和多年的食品行業的從業經驗。
“開一家燒烤店需要90萬美元。”蘭尼說,“我們跑了三家銀行,他們的回答就是,你可以申請,但是要獲得貸款是不可能的。”
于是,蘭尼就實施了自己的B計劃,花3萬美元租借了一輛做燒烤的流動餐車,這是他的經濟能力能夠做到的。他運用了自己獨特的干烤技術——12至14小時的烤制工序,配置了美味的沙司,制作了精良的LOGO。他希望這輛名叫“蘭尼兄弟燒烤”的餐車,能盡快出現在新法規允許的街道上。
“我的目標就是在兩年內擁有第二輛流動餐車,然后開一個有固定場所的燒烤店。當然,流動餐車的生意還是得繼續做。”蘭尼憧憬著未來。
拒絕壟斷
如今,流動餐車潮流中,一路領先的是售賣墨西哥食物的餐車,銷售對象就是那些拉丁裔群體。
“以前總是有一些餐車在工廠附近或旅游景點賣墨西哥食品。”蘭斯·馬洛說,他是西雅圖最有名的大豬形狀的流動餐車Maximus Minimus的經理。“一直到這些提供新鮮食物和配方的新型流動餐車出現后,顧客才有了全新的認識,然后流動餐車就突然火爆起來。”
這只“大豬”提供的是手撕豬肉和涼拌蔬菜的三明治,其蔬菜是當地的有機新鮮蔬菜。“大豬”近來被美食網站選為全美15大著名流動餐車,名聲不小。
這是西雅圖嘗試鼓勵餐飲多元化的典型。現在,那些傳統的快餐連鎖店也開始上場了。Sizzlers(格拉斯哥牛排店)、Jack in the Box(美國家喻戶曉的知名快餐連鎖店之一,并在納斯達克上市)、Cousins Submarines(著名三明治店)、Toppers Pizza(前衛品牌概念的匹薩店)、Tasti D-Lfte(美國著名甜品店)都開始用流動餐車招攬顧客。
可以預料,這些巨頭的加入將會使競爭更加激烈。
這座城市拒絕了“出價高者得到公共經營地點”的提議,因為他們擔心,那會使資源被那些巨頭壟斷。
“那可能導致麥當勞占領所有最好的位置。”約翰遜說,“那樣的話,就和我們當初提倡的食品多樣性和創造性的愿望背道而馳了。我們不想看到這樣的景象。”
在芝加哥,市議會也迫切希望出臺法規來促進流動餐車的發展。以前,流動餐車只允許提供由廚師預先準備好的食物,而新的法規將允許現場烹制食物。當然,法規也限制餐車必須在固定餐館200英尺之外。
有些城市開始踩剎車
當西雅圖和芝加哥鼓勵發展流動餐車的時候,另一些城市則開始踩剎車了。
波特蘭一直以來被喻為銷售商品的“圣地”,在那里有超過1000輛的流動餐車,這個數字是西雅圖的兩倍。他們被允許自己清洗車上的設備,而不必每晚將車子拉到專門的清洗中心去清洗。久而久之,一些流動餐車的主人不但賴得清洗設備,還在原地違規搭建了很多遮麗篷,有的甚至還圈了一個天井。現在,波特蘭正準備出臺法令驅逐這些違規的流動餐車。
在紐約,流動餐車打輸了一場官司,它們被要求購買入場券和遷移到遠離固定餐館的地段。
與此同時,紐約的這些流動餐車的業主也在為一些原有的法令而煩惱,因為它們很難操作。其中有一條法令要求,每輛流動餐車的職員必須要有收入稅單證明——而且必須是兩個月以上的。
這條法令對于那些銷售熱狗或爆米花的流動商販來講是無所謂的,因為通常他們不會雇員工。但是對于至少要有一名雇員的流動餐車的老板來講,它就顯得很困難了。
“很難留住有才能的員工。”韋伯說,他是紐約流動餐車協會的主席。“對于這些流動餐車的雇主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如果你不執行這條法令,將會被罰款1000美元。”
“我們要求紐約政府能出臺法規來適應城市的變化,促進這門生意的發展。”韋伯說,“我們給城市帶來了稅收,解決了就業問題,改革了烹調的技術,也帶動了旅游的發展。”
推特(Twitter)助陣
盡管前進的路上坎坎坷坷,但是有跡象表明,流動餐車正在走向繁榮。由于經濟環境和車上設備的更新,流動餐車成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的選擇。一份全黃餐飲協會的行業年度報告指出,流動餐車有希望成為2011年度最熱門的行業。
大量消費者的支持,是這股熱潮涌動的直接因素。
46歲的比西奧,花了5美元買了一個自制豬肉香腸夾酸黃瓜面包。他說:“我吃遍了全世界的三星級餐館。我現在吃的和那些館子里做的這個東西,一樣好吃,但省了很多錢。”25歲的伊圖里加亞,至今則已品嘗過印度煎薄餅和夾有亞洲式烤肉的米漢堡。她說:“這個月,我打算品嘗10個餐車的美食。我喜歡流動餐車,因為每次吃的東西都不一樣。”
在洛杉磯和紐約擁有11輛流動餐車的米塞利,賣的是高端有機食品。以后,他計劃到邁阿密推廣流動餐車文化。盡管有投資者勸他開一家傳統的小吃店,但他對其絲毫不感興趣。他說:“我們是流動餐車的擁護者。過去,有張信用卡感覺很酷,現在有輛流動餐車才是值得驕傲的。”
的確,很多年輕的都市人都喜愛流動餐車的美食,他們經常在互聯網上介紹自己的美食體驗,甚至利用推特和Facebook來追蹤流動餐車的動向。而流動餐車也根據顧客的需求,利用推特來宣傳自己,通知顧客他們下一站會到哪里。和傳統的固定餐館相比,擁有了互聯網支持的流動餐車銷售更顯主動。
“我看不出流動餐車有退潮的跡象,”西雅圖Maximus Minimus的經理蘭斯·馬洛說,“它正在走向成熟。”
作者:《彭博商業周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