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集中過去一個月內香港最熱的經濟事件,分商界、聲音、人物等版塊,并以立體解讀,讓讀者領略一個真實,鮮活的國際城市。
城市·社會
李克強訪港
關注指數:★★★★★
事由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訪港,期間宣布了36項“挺港措施”,涵蓋金融、經貿、跨境交通、旅游、民生和教育共六個范疇。各項措施聚焦于金融及經貿兩個范疇,包括容許香港人民幣以FDI形式回流內地,以及港商可透過RQFII投資A股。中央同時承諾擴大人民幣債券規模,允許內地金融以外資性質的企業到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并在內地推出港股組合交易所掛牌基金(ETF)。
解讀
首先,李克強副總理宣布的“36招”反映了香港的金融戰略價值,表明中央將利用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橋頭堡”;其次,“36招”強化了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鞏固了香港在金融業務方面的角色。FDI和RQFII都成為了香港的“獨市生意”,外資若要在內地投資或進行相關金融業務,都需要經香港作為中轉站。這些措施有助于香港人民幣業務的蓬勃發展,使香港先行匯聚進入內地的外國資金,繼而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窗口,掌握人民幣和外國投資互動的命脈。此舉對于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有標志性的作用。
不過,“36招”中,如民生及教育等措施只流于襯托之列,未能抓到癢處,能否達至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的效果成疑。中央如此著墨,反映出雙方對跨境合作的思維仍限于商業發展總括。總括而言,“36招”可被解讀為中央對香港金融及經貿事宜的一支強心針,對內地及香港都有所裨益。
兇宅受歡迎
關注指數:★★★★★
事由
縱有人不信鬼神之說,但一聽到某某樓盤曾有命案,而且經常鬧鬼,自然會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避之大吉。不過,現夸香港樓價一直居高不下,升斗市民甚難置業。遂有人百無禁忌,以較低價買入“兇宅”——這種情況近年日趨普遍,那些無人問津的兇宅,紛紛成為了“搶手貨”。
今年地產市場,至今已成交七至八間兇宅,是近年難得一見的數字。事實上,兇宅成交量早在去年,已經開始上升。去年7月時,位于九龍的淘大花園,有一兇宅,竟有三名投資者爭奪,最后以低于市價的三成成交。另有報道指,近三個月來,每個月約有五個兇宅樓盤推出市場,當中七成已經成交。可見這類樓盤的確大有市場。
解讀
在投資者眼中,買賣兇宅確是有利可圖。他們以低價買入后,隨即抬高價格,然后轉賣他人,賺取差價;或者是出租,以低價吸引人租住。有人估計,出租的回報約有四至五厘,如欲更多回報,可將兇宅改裝成數個套房,再分租出去,回報率可達九成。回報好固然是賣點之一,更重要的是收入十分穩定,故而受到不少投資者垂青。
除了投資外,另有買家或租戶是用來自住,他們放言百無禁忌,不怕“金屋藏鬼”。不過,廣東有一俗語:“有頭發誰個想做癩痢?”假若有能力供樓的話,誰人想住兇宅?不過,這類樓盤的價錢,確是較市價低二至四成,十分具有吸引力。有些市民為了一嘗業主夢,惟有以低價買入兇宅。
不但二手兇宅市場受人追捧,就連公屋(即公共房屋)兇宅,也成為搶手貨。不久前,房屋署推出新一期“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當中就有不少兇宅。是次計劃吸引5萬人申請,較去年激增42%。
由“不受歡迎”變成“大受歡迎”,這一現象確實反常——香港的樓市確實問題多多。根據政府數據,港人輪候公屋的時間平均是三年,但實際上有很多人要超過五年甚至八年,才可“上樓”。可見公屋供求已完全失衡!
在百物價格騰飛的年代,樓價、租金水漲船高,小市民為求一室蝸居,可謂難上加難。如今,兇宅大受歡迎,表面看似可笑,背后卻說明了一個扭曲的社會現象:下層市民生活的無奈。
中港高等教育接軌將成大勢
關注指數:★★★★
事由
近10年來,香港各大學都北望神洲,與內地大學開始緊密合作,由最初一同舉辦研討會,到現在在內地合作設立分校。
兩個月前,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大學簽署協議,以合作辦學形式,籌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事實上,中文大學早在2006年,就與深圳市政府、中科院合作,在深圳成立先進技術研究所,研究技術轉移。兩年前,該所已獲批為國家級研究所。
這所深圳分校有一特別之處,它保留了中大某部分制度,書院制就是其中一例。按照計劃的第一部分,校舍第一期最快于2013年落成,最多可容納7000名學生。校方希望在2013年開始招生。
解讀
以往有本地大學與內地大學合作,籌備合作課程,上課的形式與香港的大學相若。不過,上述這種在內地興建分校的做法,卻是一宗鮮有例子,但它亦可能是未來的趨勢。越來越多內地學生來港讀大學,原因是香港的學術風氣,或者配套都比內地大學佳。如今在內地開設分校,將香港的教學、管理模式帶進內地,對其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進不容小覷。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課程的素質,是否能和香港中文大學相同?其認受性又將如何呢?這些問題,都是未來要關注的事情。
有人說,香港將教育制度轉為“三三四學制”(即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是為了與內地教育接軌。事實上,內地學生已經開始融入香港的教育體制,甚至是勞務市場。一般來說,如果聯考成績好的話,他們基本上能拿到獎學金來港讀書,畢業后也可在香港工作。近年已有不少內地學生,來港報讀碩士生課程。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完成課程后,可以在香港找工作。換言之,來香港讀書,已經變成內地生來港工作的踏腳石。
香港和內地的大學教育接軌,本是好事,但有不少問題已開始浮現。香港各大學招收內地生的比例年年上升,相反本地生的學位卻不斷縮減,進大學讀書越來越難。故有本地學生抱怨連連。這情況雖為人詬病,但多年未有改善。筆者認為,假若各間大學未來要在內地發展,必先分配好本地學生的資源。畢竟,香港的大學,目標必須以培訓土生土長的學生為先。
金融·商業
“披露易”遭到黑客入侵
關注指數:★★★
事由
日前,香港交易所旗下網站“披露易”遭到黑客入侵。據悉,“披露易”連續三天受到海外個人計算機干擾,黑客惡意制造大流量,令系統因過于繁忙而癱瘓。
據港交所發言人的說法,后來被拘捕的黑客并沒能成功攻擊交易系統,數據庫的教據亦沒有被改動過。不過,港交所為公平起見,當時停止了買賣七只股票及其牛熊證、窩輪等衍生工具。一眾炒賣“即日鮮”的投機人士要冒著很大風險持貨過夜,一旦隔日股市低開,便會招致極大虧損。市場普遍不滿港交所因網頁故障而停止交易的做法。
解讀
眾所周知,國防部、交易所、銀行的計算機網絡是最多遭受攻擊的系統,系統安全如果無法保證,便會引起一發而不可收拾。今年1月,歐盟的碳排放交易所受到黑客入侵,被竊取價值3000萬歐元的碳排放額度,以至于交易所要停市一天以堵塞漏洞;2月,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企業董事會文件儲存系統亦告失守,引致司法部門介入調查。其實,值得關注的不是如何將交易系統打造為銅墻鐵壁,而是問題發生后應該如何善后。
這次港交所最令人不解的,是不合理的善后機制。舉例說,事情發生后大家問道,為何不能啟動后備系統,而要直接停牌?港交所的答案竟然是,由于后備系統和主要系統相同,因此啟動后備系統,也不能解決問題。
港交所當然明白這次事件對其形象,以至將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于是在9月旋即宣布設立新的公告板,即使“披露易”將來再受干擾而停止服務,也會有新的停牌安排。港交所表示,甚至會研究是否需要改動現行的停牌政策。其實,金融市場是香港的命脈所在,精英如云,我們從來不用擔心相關人士的能力,只是要做到杜絕任何一點疏忽,確保交易系統的長期安全,則絕對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廣東道Chanel分店全球銷售第一
關注指數:★★★★★
事由
近日,Chanel公布了全球分店的銷售排行榜。其中,香港全線總共七所Chand分店均列為十大最高銷售量的分店,廣東道的分店更超越Chand位于法國巴黎的總店和美國紐約的分店,成為全球Chanel銷售量最高的分店。
廣東道Chand乃該品牌在香港的旗艦店,樓高兩層。店外長期有顧客排隊,顧客來源主要為內地自由行旅客,每逢內地長假期,內地旅客更蜂擁而至。若推算每人至少購買一個價值五位數字的Chand手袋,則人均消費數以萬計,從而推高了分店營業額,造就了廣東道分店的銷售奇跡。
解讀
廣東道Chand分店銷售額位列全球排行榜首位,反映了內地旅客的龐大消費力。Chand作為國際知名品牌,店內銷售的手袋等奢侈品價值不菲,然而店外仍然時常出現內地客的人龍,高峰時更需要保安管制。由此可見,即使是國際高檔次的奢侈品,對內地客亦不構成消費壓力。
上述事件同時折射廣東道一帶名店的營業生態。事實上,廣東道一帶不只Chand被自由行旅客所“攻陷”,其它國際品牌的分店如Dior、Louise Vuitton、卡地亞等皆投向自由行旅客的懷抱,店內不時出現“清一色”內地旅客的現象。
盡管眼下不少新興國際品牌仍然未在香港站穩陣腳,但是廣東道Chand的佳績已充分展示了上述市場的潛力。而名店的持續進駐,必會使廣東道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名牌的集中地,同時成為內地旅客來港“血拼”的主戰場。
曼聯不在港上市
關注指數:★★★★★
事由
自6月有消息指英超球會曼聯有意上市后,一直只聞樓梯響。最近,這事終于有了新進展。可是傳來的消息是,曼聯計劃在今年底之前在新加坡招股,并己向新加坡監管機構提出上市申請,預計第四季掛牌。
根據數據顯示,曼聯過去曾于倫敦交易所掛牌,后來由現任班主,美國商人格拉沙家族在2005年以75億英鎊(約100億港元)全面收購,并將其私有化。由于收購主要靠借貸完成,令球會陷入沉重債務之中。以曼聯去年表現為例,它們營業額2.86億英鎊(約36億港元),經營溢利9100萬英鎊,為英超球會中收入最高。可由于債臺高筑,球會在償還債務利息后,最終錄得虧損7900萬英鎊。為解決債務問題,外界一度盛傳球會有意賣盤。這次上市,就是希望能籌集10億美元,以減輕球會沉重的債務負擔。
解讀
曼聯這次舍港取新,主要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首先,在不少國際企業的眼中,新加坡的泛亞洲色彩較為濃厚,如果要吸引整個亞洲的球迷,新加坡是較為中性的地點。這一因素,球會之前在做出商業決定時已考慮到了。例如,亞洲第一間曼聯餐廳和專門店,都選擇在新加坡開設。更有分析人士認為,新加坡其實早就變相成為了球會的亞太區總部。反觀香港,一直以來比較注重內地市場,和亞洲各地的聯系則相對較少。
另一方面,曼聯選擇新加坡的原因和兩地交易所處理手法有很大關系。曼聯最終選擇到新加坡上市,很大程度是由于星交所答應,可以讓曼聯同時發行兩個不同級別,包括有投票權及沒有投票權的普通股股票。此舉使曼聯班主在球隊上市之后,依然可以緊握球隊的控制權。此前,曼聯也曾就上市一事向港交所提出豁免要求,例如防止球員合約披露及股份受狙擊的特別安排等。不過,港交所無意為了曼聯而破壞了多年來行之有效的上市條例,因此球會最后決定取道新加坡交易所集資。
雖然香港在這次競爭中淪為輸家,但綜合整個事件的發展來看,對香港的影響絕對是利多于弊的。這次新加坡當局為了達到競爭目的,不惜犧牲政府的監管者責任,為了一間知名企業而放棄市場公平的原則,立下了一個不良先例。反觀香港當局在這件事上一視同仁,并未因為曼聯而給予優待,反映了香港在制度上的優越。長遠來說,其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正面作用。
人物
陳山聰:戀上何超云
關注指數:★★★★★
事由
香港藝人陳山聰與澳門賭王的何鴻粢之三房女兒何超云的戀情,最近成為城中熱話。事實上,他們兩人的緋聞早在2011年初已被廣泛報道。陳山聰初入演藝界時曾加入樂壇,為劉德華當年成立的新公司唯一力捧的新人,曾出過兩張個人大碟。直至后來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娛樂圈大受打擊,陳所屬的唱片公司因之倒閉,他才被迫退出歌壇。其后陳曾輾轉改拍電影,直至近年成為無線電視旗下藝員。他在無線期間主要擔任配角,事業一般。自從兩人的緋聞傳出后,各種新聞接踵而來。先有指陳山聰為了力追何超云,不惜逼其前妻簽字離婚;后又傳其為了陪伴何歐游,而不惜棄工數個月。
解讀
一直以來,香港藝人的一舉一動均為社會所注視。每天,大大小小的娛樂傳媒在報道演藝界人士的消息,其中尤以揭露藝人私生活為娛樂新聞的重頭戲。任何關于藝人的戀情和其他私人生活的消息,一經發現,媒體都會緊揪不放,將他們私事的細節揭發出來,以獲得高銷售量。揭秘式的娛樂新聞風行,和觀眾喜歡閱讀這類新聞不無關系。
歌手謝安琪的一首作品《字里行奸》,就以諷刺這種古怪生態為主題。歌詞所表達的是,娛樂圈的是非成為了普羅大眾的茶余飯后的話題,藝人的隱私成為了犧牲品。藝人為了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間,為免被外界評頭品足,往往對自己的私事低調處理。
在陳山聰和何超云的戀情一事上,由于女方家境富裕,大眾不免將兩人的社會地位作出比較。然而,在討論這些娛樂圈中的人與事時,我們是否要反問自己一下:我們對公眾人物的知情權,是否可以大得連他們的內褲牌子也需要知道得清清楚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