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十一五”基礎教育干部培訓工作總結表彰大會隆重召開
日前,全省“十一五”基礎教育干部培訓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召開。省教育廳副廳長魏兆勝、省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宋志臣出席會議,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全省13個市(地)及有關企業(yè)教育局、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的干訓工作者共百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全面總結了全省“十一五”基礎教育干訓工作。“十一五”期間,我省共培訓教育行政干部(廳局級以上干部除外)923人,普通中小學校長27 912人,中等職業(yè)學校校長689 人,幼兒園園長1 314人,共計30 835人;參加任職培訓3 414人,提高培訓11 523人,高級研修4 030人,專題培訓8 749人,海外培訓196人,共計27 912人;參加城市校長培訓10 981人,縣鎮(zhèn)校長培訓8 830人,農村校長培訓8 101人,共計27 912人。校長持證上崗、提高培訓率達到99.6% ,基本實現全員培訓,圓滿地完成了“十一五”培訓任務。會議還對全省40個先進集體、18個先進工作者、42名優(yōu)秀干訓教師進行了表彰。省干訓中心、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興安嶺等地的干訓代表進行了典型經驗交流。
魏兆勝副廳長在講話中指出,要以貫徹落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guī)劃綱要》為契機,重點抓好“十二五”期間5項工作:一是以平穩(wěn)實施重大工程項目和重要改革舉措為目標的專題培訓;二是以農村校長為重點的全員培訓;三是以中青年校長為重點的管理實踐培訓;四是以培養(yǎng)造就教育家型校長為目的的高級研修培訓;五是以現代網絡技術為手段的校長遠程培訓。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
黑龍江省教育廳召開關工委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
日前,省教育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四次會議在哈爾濱召開。
省教育廳關工委成立于1991年10月。20年來,組織全省教育系統(tǒng)各級關工委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黨員、老模范“五老”活躍在城市鄉(xiāng)村、校園內外,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累計作報告9 936場,受教育學生達328萬人次。通過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13年來全省參加讀書活動的青少年達415萬人。全省“五老”參與的家長學校達6 768所,累計參與家長學校工作的“五老”17 696人,有“五老”參與的社區(qū)活動場所6 000多個。目前,全省教育系統(tǒng)有近5萬名“五老”活躍在各級學校中。20年來,全省教育系統(tǒng)各級關工組織共累計扶貧助學81萬人,捐款6 536萬元,捐物折合人民幣1 544萬元。
會議提出,教育系統(tǒng)關心下一代工作要在打造龍江德育特色上下工夫。要深入宣傳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偉大的龍江精神,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鄉(xiāng)土教材”。東北林業(yè)大學關工委、綏化市教育局關工委等52個集體,102名同志受表彰。
哈爾濱市第二屆小學數學教師素養(yǎng)大賽開賽
日前,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小學教研部在哈爾濱市香濱小學校舉行了哈爾濱市第二屆小學數學教師素養(yǎng)大賽。
哈爾濱市8區(qū)、10縣(市)共18個團隊的90名選手參加了本屆大賽。本屆大賽評委由教研員專業(yè)評審組、參賽學校領導評審組和特聘專家組成多層面的評審組,評選結果的公信度大大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教研員、教學領導的交流與提高。大賽包括教材解析、書寫展示、知識素養(yǎng)現場答題、技能展示及課堂教學展示5部分,最后大賽共評出榮獲特等獎的團隊5個,一等獎的團隊13個。
本次大賽各團隊教師素養(yǎng)明顯提升,參賽團隊多是以基層學校內的數學團隊作為區(qū)域團隊代表,這樣更便于團隊教師的聯系與交流,也達到了以大賽推動校本教研和團隊研修的目的。從比賽中看到,城鄉(xiāng)差距越來越小,農村教師踴躍參與,村小教師有了充分展示的機會,并進一步落實、深化了小學數學教師崗位大練兵工作。
據悉,來自哈爾濱市各區(qū)、縣(市)的三百余名教師觀摩了本屆大賽,網絡視頻“小學教研在線”和“小學數學科學教研”兩個uc房間對本次活動同步直播,兩天的活動有近千人次在網上參與。
大興安嶺地區(qū)中小學校從容應對地震
10月14日14時10分,俄羅斯發(fā)生了6.6級地震,波及整個大興安嶺地區(qū)。地震發(fā)生時,大興安嶺地區(qū)各中小學校的校長、中層干部及教師按照學校防震工作預案及平時演練的程序,迅速有序地組織師生緊急疏散撤離,僅用1~2分鐘的時間,所有師生就全部安全撤離到學校操場上的安全地帶。
在地震發(fā)生后,地區(qū)教育局馬上與地直學校及各縣區(qū)局教育局取得聯系,了解學生撤離情況和避險的組織看護工作,并召開緊急會議,對震后工作進行周密部署。通過實地察看和了解得知,全區(qū)各中小學校從容有序、反應迅捷到位,沒有發(fā)生任何人員傷亡。
據悉,早在2008年,地區(qū)教育局就編輯印發(fā)了《中小學防震知識問答》讀本,并結合生命教育納入課表引入課堂;各校都制訂了應急預案,成立了地震緊急避震疏散演練領導小組;地區(qū)大手筆投入,實施校舍安全工程,進行校舍加固,使學校全部達到國家抗震設防標準;地區(qū)還每年拿出500萬元,以獎代補,有效地推動了校舍安全工作的進程;投入400萬元,實施校園“三防”工程,統(tǒng)一安裝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覆蓋學校的重點部位,切實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場縣共建送課下鄉(xiāng)
日前,孫吳縣沿江鄉(xiāng)中心學校迎來了場縣共建單位的送課下鄉(xiāng)活動,北安農管局紅色邊疆農場學校和來自縣一小、二小、三小的教師為沿江學校送去了精彩的示范課。縣教育局相關業(yè)務人員與縣教師進修學校的教研員參加了送課下鄉(xiāng)活動。
孫吳縣教育系統(tǒng)與北安農管局紅色邊疆農場學校結成了共建單位,通過場縣共建,孫吳縣教育與紅色邊疆農場學校之間,將通過資源優(yōu)勢互補,相互支持與幫助,共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進步與發(fā)展。此次送課下鄉(xiāng)活動根據沿江學校的需求,由紅色邊疆農場學校和縣內3所小學校精選出來的教師為學校送去了數學、語文、英語3個學科的5節(jié)示范課。授課教師結合新課程理念,采取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精彩的授課方式,為沿江學校師生進行了課堂教學示范。新穎的教學形式使學生享受學習快樂的同時掌握了知識,使該校教師耳目一新的同時學習了先進的經驗,為教師業(yè)務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特約通訊員 謝汝清
綏芬河市兩年內有望率先取消中考
近日,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加大中考改革力度,繼續(xù)降低中考難度,緩解學生升學壓力,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強化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高中招生錄取中的作用。同時,在全國率先提出,有條件的縣(市)可率先取消中考。目前,我省綏芬河市教育局正在研究具體方案,近一兩年內有望在全省率先取消中考。
據悉,據綏芬河市之所以要在全省率先取消中考,是因為綏芬河有著比較好的“先天”條件。目前,綏芬河市僅有一所高級中學,每年計劃招生數量約為700人左右,綏芬河共有3所初中學校,每年共有畢業(yè)生近1 200人。2011年,綏芬河高級中學計劃招生700人,3所初中學校共有畢業(yè)生1 125人,除了上中專和職業(yè)高中的學生以外,升學率達到100%,實現了普級高中教育。
據我省相關專家介紹,未來取消中考是大方向。假如取消中考,錄取學生的標準將不再只是一張考試卷,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將成為高中錄取的重要依據。如何確定綜合素質評價在高中錄取中的權重、高中錄取還應該看學生的哪些方面是教育行政部門研究的重點。
穆棱市通過省“雙高普九”評估驗收
黑龍江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組于日前對穆棱市的“雙高普九”工作進行了評估。
近些年,穆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切實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把實現“雙高普九”目標作為實現富民強市,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作為建設“幸福穆棱”的一個重要體現;作為近期社會發(fā)展的首要任務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職責來抓。不斷強化對教育的領導,努力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升了各類學校的辦學條件水平,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教育工作跨越式的發(fā)展,完全達到了省定“雙高普九”的標準。
今后,穆棱市將以此次評估為契機,積極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堅持標準、提高整體檔次,建成一批省級先進學校,用實際行動提升教育工作水平,擴大穆棱市教育在全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