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jié)課獲得全國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qū)綜合實踐活動第八屆研討會現(xiàn)場觀摩課一等獎。)
(在哈爾濱市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現(xiàn)場會中,參加了“減負提質(zhì)促發(fā)展 快樂健康共成長”的教學展示。)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紙球的設(shè)計制作,提高創(chuàng)作模型的技能、技巧。
2.在設(shè)計、制作紙球的過程中,發(fā)展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意識、審美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時候玩紙的故事嗎?
生:記得。
師:從小時候無意中撕第一張紙,聽著嘶嘶啦啦的聲音、看著滿地的碎紙片起,我們就已經(jīng)和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再到后來看著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紙在爸爸媽媽的手里三折兩折變成了漂亮的紙船、紙飛機等,我們就和紙成了好朋友。今天老師也用紙做了一樣非常有趣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師:看!
生:紙球。
師:你們喜歡嗎?
生:喜歡。
師: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做紙球,玩紙球呢?
生:想。
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紙的樂園,用靈巧的雙手做一個紙球,共同體驗紙球帶給我們的樂趣。
(教師板書課題。)
二、制作紙球
(一)總結(jié)動手制作的基本規(guī)律
師:你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紙球嗎?
師: 根據(jù)我們以往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一下,當我們要做一件手工作品時需要哪些步驟?
生1:觀察。
師:觀察什么?
生1:觀察作品的結(jié)構(gòu)。
師:還可以觀察什么?
生2:觀察它的材料。
師:對,還要看看我們需要準備哪些用具。接下來呢?第二步,觀察材料后觀察什么?
生3:觀察它的結(jié)構(gòu)和造型。
師:看看它是怎么做出來的。觀察作品,思考制作步驟。我們都觀察完了,接下來該干什么了?
生:接下來就可以做了。
師:是的,接下來就可以動手做了,嘗試完成這件作品。通過大家的總結(jié)我們知道了動手制作需要哪些步驟。(課件出示動手制作的基本步驟。)
1.觀察材料,準備需要的用具。
2.觀察作品,思考制作程序。
3.動手制作,嘗試完成作品。
師:這對我們今后是十分有幫助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吧!
(二)分析材料,初探做法
師:想一想做紙球都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生:報紙、膠帶。
師:膠帶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膠帶?平時用的窄透明膠帶可以嗎?
生:窄的不行,太細了,要寬的。
師:寬膠帶粘的面積比較大,有膠帶了我還需要什么工具?
生:還需要剪刀。
師:老師在別的班看到,有的同學用牙咬膠帶,很不衛(wèi)生。那也就是說做一個紙球需要用到廢舊的——
生:報紙。
師:還要——
生:寬膠帶、剪刀。
師:通過觀察你覺得紙球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和你身邊的伙伴看著老師的紙球猜一猜,商量一下。
師:誰來說一說你覺得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
生1:用報紙團成球狀。
師:怎么用報紙團成球狀呢?
生2:一層一層的團出來。先做一層,再包一層。
師:應(yīng)該差不多。你再來說說。
生3:先把報紙團成好幾個小球,再用大報紙包起來。
師:你們覺得他們兩個誰說得對一些?
生4:第一個同學說得對。
師:為什么?
生4:他說得比較科學。
師:第一名同學說的是一層一層包起來,第二名同學說的是團幾個小球再一起包起來。大家想一想,兩名同學說的方法會做出什么樣的紙球?
生5:團幾個小球再包這樣會不均勻。
生6:里面的紙球大小也不一樣。
師:這里面包著幾個小紙球就不會成為一個球形。大家覺得第一個同學說得更有道理,我們就按著他說的方法來嘗試制作紙球。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袋,根據(jù)我們的想法嘗試著制作一個紙球。你在制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可要記好,一會我們一起交流,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行嗎?
生:行。
師:開始吧!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
師:請同學們坐好,老師最喜歡第一個坐好的小組,他們的動作特別快。
師:請各組同學把你們做的紙球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將紙球舉起,互相觀察后都笑了。)
師:大家都笑了,看來我們遇到問題了,說說吧,制作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
(教師隨機板書學生遇到的問題。)
生1:我們組的紙球團成了方形。
師:我們要做什么?
生:球。
師:他們做的球,形狀是方的,并不——
生:圓。
師:這個問題還有哪個小組遇到了?舉手。
(生舉手反饋。)
師:那么,聰明的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夠克服這個問題呢?
生1:不圓的地方用膠粘上。
師:粘回去勒住,是嗎?還有什么辦法呢?
生2:用手按回去。
師:用手用力往回壓。還有嗎?
生3:一邊轉(zhuǎn)動球一邊粘膠帶。
師:用膠帶纏的時候適當?shù)霓D(zhuǎn)動。其實如果球不夠圓,可以在下一層包起來的時候進行調(diào)整,可以包得圓一點。這些辦法都可以。你們還遇到什么問題了?
生:球太大了,紙包不住了。
師:這個問題你們遇到了嗎?紙容易散開,這個問題怎么辦?
生1:3個人按住,然后用膠帶包上。
師:你們組合作得不錯,3個人同時按,然后再用膠帶固定,纏上去,好方法。還有嗎?
生2:按得時候是這樣的,然后又回來了。
師:你出現(xiàn)這個問題了,那怎么辦?他們小組合作不錯,3個人同時按,然后再用膠帶固定,他們分工合作很有默契,你們小組也可以試試。還有什么問題?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球。(師舉起了一個小組的紙球。)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了?
生1:出來一個角。
生2:有的報紙翹起來了。
生3:我們可以把多出來的報紙剪掉。
師:她的辦法是剪掉。還有什么辦法?
生4:用膠帶纏一下,把報紙纏回去。
師:今天我們做的是紙球,紙的特點就是容易破碎。想要做得結(jié)實,我們可以要用膠帶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什么問題?
師:看看他們這個球。(師又舉起了一個小組的紙球。)感覺很大,但是——
生:像包子,不圓。
師:你摸摸看。
生:摸起來有點軟,一摁就回去了。
師:再看看個球,比它小,這回你來摸摸,
生:這個摸著有點硬。感覺還有點彈性。
師:大球軟,在桌子上沒有彈性。這個小球就稍微好些,為什么呢?
生1:因為膠帶多,所以有彈性。
師:不完全是這個原因,還有什么原因?
生2:我們的球做得比較松。
師:你看問題很準,是因為這個紙球還不夠緊。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生:再使勁勒住。
師:那團的時候呢?
生:也要使勁團,多團幾下。
(三)改進并制作屬于自己的獨特紙球
師:剛才我們總結(jié)出了做紙球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看來在做的過程中也要思考。現(xiàn)在,就來試著克服剛才的一些問題改進你們的紙球,讓它變得更完美吧!
(學生再做紙球,教師巡視。)
師:再把紙球舉起來看看。
(學生互相觀察。)
師:大家的紙球已經(jīng)基本成型了,看看老師做的這個紙球,漂亮嗎?
生:漂亮。
師:我是把廢舊的塑料袋剪開了包裹上紙球,就變得很漂亮了,你有什么辦法能讓你的紙球變得更漂亮一些嗎?
生:用有顏色的紙包在外面。
師:很好,有顏色的報紙也行啊。還有嗎?
生:我想把紙球做成米老鼠頭的形狀。
師:你很有創(chuàng)意啊,那你做的就是工藝品了,可以回家試試,今天,我們先做一個球,一會我們還能派上用場呢!
師:我用的是舊包裝袋,你呢?
生:我用的是有顏色的塑料袋。
師:可以啊!還有嗎?
生:還可以用書皮來裝飾。
師:大家有這么多想法,想不想把你的想法實現(xiàn)?
生:想。
師:這么多的好主意,一會看看誰的紙球做得既好玩又好看。老師為大家準備一些材料。有廢舊的紙袋,有包裝袋,還有糖紙、包裝紙、書皮,彩色膠帶,你們想要嗎?
生:想。
師:每組派一名同學來取材料。
(教師發(fā)材料。)
師:現(xiàn)在和小組同學用最短的時間把你們的紙球包裝的更漂亮,開始吧!
(學生開始包裝紙球,教師巡視。)
師:一張張廢報紙在你們的手中變成了有趣的紙球,大家現(xiàn)在最想做什么?
生:玩。
三、玩紙球
師:我有一個提議,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到操場上享受紙球的樂趣,你們說好嗎?老師這有個紙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生:想。
(教師播放課件,宣讀游戲規(guī)則。)
師:我們一會就到操場上去做游戲。
師:紙球做好了我們還可以發(fā)揮我們的想象力,老師希望你們能創(chuàng)編出更多的紙球游戲。
師: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下課!
評析:
谷老師善于帶領(lǐng)孩子們挖掘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大家一起玩紙球》這節(jié)課就是谷老師根據(jù)資源包的內(nèi)容創(chuàng)新開發(fā)的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整節(jié)課學生在做中探究,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學生積極投入到了活動中。
一、用簡潔流暢的教學設(shè)計使目標達成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來說,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谷老師通過幾句簡短而飽含真情的話語娓娓道來兒時記憶,不僅引起了學生對紙的興趣,回憶起了兒時的美好記憶,更重要的是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對紙球——這個特殊的球的興趣。
這節(jié)課谷老師制定了這樣一個教學目標,“在設(shè)計、制作紙球的過程中,發(fā)展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特點以及這個課的教學目標來看,動手操作中的探究相比較單純的制作顯得更加重要。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能比較明顯地感覺到,教師是在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觀察、動情地激發(fā)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不斷啟發(fā)學生在做中探究紙球制作的方法。教師通過兩次動手制作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紙球制作的技巧,把這樣一個做中探究、邊做邊探究的教學理念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中,改變了資源包中固有的環(huán)節(jié)與模式,順應(yīng)了學生求新、求變的意識,進行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教師正是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次清晰、簡潔流暢的教學設(shè)計真正達成了課前所制定的教學目標。
二、在簡單而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共同探究
綜合實踐活動課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不在教師設(shè)計的如何,而在于學生收獲如何,而這里的收獲并不僅限于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努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親歷學習的過程,動手動腦,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這節(jié)課中,谷老師把重點放在了制作紙球上,沒有更深的難度,老師帶領(lǐng)學生親歷了動手操作的全過程,對學生來說真實而有趣,使他們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就在身邊。雖然學生們有著相當強烈的探究精神和動手操作的興趣,但是仍然不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整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老師都能和學生站在同一個高度去思考,真的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之中,與學生共同尋找紙球的問題,與學生樸實的交流,一起動手制作,體現(xiàn)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
在制作成功之后,谷老師引導學生裝飾紙球是課堂的一大亮點。當老師把用廢舊包裝袋裝飾的紙球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時,學生的嘖嘖贊嘆、滿眼驚喜恰恰說明了這一設(shè)計的成功。當學生親自用包裝袋裝飾出屬于自己的紙球時,課堂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此時的問題“大家現(xiàn)在最想做什么?”一下子激發(fā)起了孩子們對玩紙球的向往,谷老師順水推舟地引領(lǐng)學生開始準備玩紙球,延伸到紙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這正是這一活動最好的拓展。
這樣的一節(jié)課,生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少了老師枯燥的指導,多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參與;少了機械的模仿制作,多了探究和思考;少了老師的提問和約束,多了老師和同學、同學和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谷老師用自己的智慧為孩子們開發(fā)了一節(jié)充滿樂趣的實踐課,用簡潔而充滿深意的語言撥動學生的興趣點,用簡單而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帶領(lǐng)學生實實在在地制作、探究。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