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歲的陳禮國不僅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導彈專家,更是一位重情重義的大丈夫。妻子第一次發病,大夫說很難救活,在他的精心照顧下,妻子奇跡般康復了。5年前,妻子再度發病,變成了植物人,陳禮國不離不棄,以堅韌的毅力精心照顧著妻子,他摸索出來的護理經驗被醫院推廣,他對妻子的真摯情愛更是感天動地。2011年9月下旬,陳禮國少將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榮獲 “全國道德模范之孝老愛親”榮譽稱號。
5年堅守,被判“死緩”的妻子康復了
1996年7月27日,對于河南籍的導彈專家陳禮國來說,是一個無法忘卻的日子。
那天中午,陳禮國踏著輕快的步子回了家。往常,只要一聽到他上樓的腳步聲,妻子黃曉琳就會應聲開門,笑盈盈地站在門口迎接他。這一次,樓道里卻靜得沒有一絲聲音。想到妻子近來血壓一直比較高,陳禮國有種不祥的預感。他三步并做兩步,打開房門直奔臥室,看到妻子在地上躺著,已陷入了昏迷狀態。陳禮國大吃一驚,趕忙把妻子送往部隊醫院。
主任醫師寧學權為黃曉琳做了各項檢查,診斷她因高血壓引起腦出血,顱內出血量達到70多毫升,腦室嚴重變形。除非發生奇跡,不然,黃曉琳很難被救活。隨后,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單,并立即進行了長達6個多小時的手術。
等在急救室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都臨危不亂的陳禮國失魂落魄。他心里呼喚著妻子的名字,多年來與妻子相依相伴的歲月浮現在眼前。
20年前,陳禮國接到首長交給他的一項特殊任務,到另一個城市和一個叫黃曉琳的姑娘見面,爭取把她帶回基地結婚。這道甜蜜的命令讓常年駐守在大山深處的陳禮國激動不已。
見面后,陳禮國既欣喜又不安,欣喜的是姑娘高挑靚麗,聲音甜美,不安的是姑娘出身高干家庭,而自己則來自河南信陽一偏遠山村,實在是不相配。陳禮國禮貌地完成了相親過程,心懷忐忑地回到了部隊駐地。
就在陳禮國試圖忘記黃曉琳時,卻意外收到了她的一封長信。信中,黃曉琳對扎根山溝、酷愛導彈事業的陳禮國充滿了敬意,并表示愿意和他交往下去。這封信讓陳禮國如沐春風,隨后,他和黃曉琳鴻雁傳書,兩顆心越靠越近。兩年后,他們攜手踏上婚姻的紅地毯。
婚后,黃曉琳用全部精力支持陳禮國的事業。女兒1歲時,陳禮國獲得一次深造的機會。看著嗷嗷待哺的女兒和柔弱的妻子,陳禮國左右為難。“組織上把這個難得的深造機會給你,是對你的信任。家里有我撐著,你放心好了!”妻子的體貼與理解打消了陳禮國的顧慮,他愉快地踏上了去院校深造的旅途。
學校第一次放寒假,陳禮國回家過年。當公交車行至家門口,他走下來時,突然看到妻子在馬路對面抱著女兒正在往去火車站方向的公交車上擠,幾次擠到了車門邊,都沒能上去。這個鏡頭定格在陳禮國的腦海中,令他終生難忘。
讓陳禮國愧疚的是,妻子不但多才多藝,還是個優秀的印染花布設計師。為了支持他的工作,妻子遠離了自己喜歡的事業,找了一份普通工作。現在想想,妻子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太多了。如今,妻子罹患重病,自己一定要承擔起丈夫應有的責任。
在焦灼的等待中,妻子做完手術被送回監護病房。那幾天,陳禮國時刻守護著妻子,生怕一不留神,妻子就會從他眼前消失。在他的精心護理下,一周后,妻子終于睜開了眼睛。
由于腦細胞嚴重受損,蘇醒過來的黃曉琳失去了記憶,并陷入狂躁狀態。按醫院規定,對待這類病人一般都是用繩子把他們綁在病床上進行治療。陳禮國心疼妻子,也為了讓她保持正常人的尊嚴,拒絕使用繩子,他守在妻子床前,衣不解帶地服侍了一個多月。
一天清晨,黃曉琳含混不清地吐出“回家”兩個字。聲音雖然輕,陳禮國卻聽得格外清晰,他擁住妻子掉了淚,決定把妻子接回家。
看到陳禮國堅持要把妻子接回家護理,寧學權告訴他:“如果照顧得好的話,你的妻子可以活上三到五年。”陳禮國默默地想:“我就不信這個邪,我要把先前那個健康的妻子找回來!”
出院后,醫生要陳禮國每天幫妻子鍛煉兩次,每次兩小時。每天上班之前、下班之后,無論多累,他都要攙著妻子爬樓梯鍛煉,或扶著特制的凳子在屋子里挪動。隨著妻子病情的漸趨好轉,陳禮國又把鍛煉的場地搬到了操場上、大院里。為了防止妻子肌肉退化,陳禮國每天還要為妻子按摩三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每天半夜12點,他都要準時起床為妻子進行全身按摩。
一天、兩天、十天……5年過去了,陳禮國的堅持感化了上蒼,妻子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她主動要求丈夫帶她出去旅游。于是,百忙之中,陳禮國帶妻子去了北京、廣州等地旅游。天安門廣場、廣州白云山上留下了夫妻倆緊緊依偎的恩愛身影。
妻子發病成為“植物人”,將軍丈夫不離不棄
旅游歸來,陳禮國精神煥發地投入到了工作中,黃曉琳每天把家里收拾得干凈整潔,等候著丈夫下班歸來。然而,當所有熟悉陳禮國夫婦的人都為他們重新回歸幸福生活而欣慰時,兇殘的病魔卻再次襲來。
2006年3月14日中午,陳禮國和同事驅車到太原執行任務,下午1點多鐘,妻子打來電話,叮囑他高速公路上車多,車開得不要太快,到服務區吃點飯,別餓壞了。妻子的電話讓陳禮國心里暖暖的,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竟是妻子今生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
與丈夫通完話不久,黃曉琳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眩暈。她預感不妙,掙扎著撥打了急救電話。被送至醫院后,主任醫師寧學權檢查了黃曉琳的病情,發現她的腦室已經鑄型,瞳孔放大,光反射消失。從醫學角度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搶救的必要了。
寧學權撥通陳禮國的電話,把黃曉琳發病的情況告知了他,并征詢他的意見。陳禮國毫不猶豫地說:“寧大夫,我求求你,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決不放棄!”寧學權深知陳禮國的秉性,果斷地說:“好吧,你安心執行任務,我會盡最大努力。”
隨后,黃曉琳被推進了手術室。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醫生從她腦顱內抽出100多毫升的血,出血點控制住了。寧學權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發現她的腦部又出血了,又趕緊進行手術,又抽出60多毫升的血。黃曉琳從手術室出來還沒一個晚上,又被發現腦干出血,三度進行手術。折騰下來,黃曉琳已是命懸一線。
陳禮國完成任務后,日夜兼程往回趕。看到陳禮國出現在面前,寧學權面色凝重地說:“曉琳腦內出血太多,恐怕今后沒有思想意識了!”
面對妻子成為“植物人”的現實,陳禮國潸然淚下。寧學權安慰他說:“老弟,有了上次的經驗,曉琳也許會挺過來的,咱們一起努力!”
此后,陳禮國陪著沒有任何反應的妻子一同度過了漫長的治療過程。一年間,僅高壓氧艙黃曉琳就進了60多次,怕妻子孤單,陳禮國每次都陪她進去治療。在那里,他用心和妻子對話,渴盼那雙美麗的眼睛會突然睜開。
每天早上,陳禮國總會吻一下妻子,深情地說:“親愛的,新的一天開始了,讓我們努力!”夜晚來臨后,陳禮國會把自己一天的經歷講給妻子,讓她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煩惱。陳禮國相信,總有一天,妻子會聽到他的呼喚、感受到他的愛。
天氣好的時候,陳禮國用輪椅把妻子推到院子里,讓她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陳禮國還和妻子一起回憶往事,當然,都是他在講,妻子在“聽”。
“黃曉(陳禮國對妻子的昵稱),你知道嗎?我從事的是最危險的爆炸專業,這是個與死神共舞的活兒,許多戰友因為意外事故英年早逝。想起他們,我雖然傷感,卻不恐懼,因為我的后面有你這樣一位溫柔、賢惠又無怨無悔支持著我的妻子。那一年,我擔任大型爆炸試驗的總指揮,壓力大得晚上睡不著覺,你對我說:‘別擔心,無論怎樣,我都會陪伴著你!’你的話讓我信心倍增。”
“黃曉,那次試驗并不順利,原定安裝爆炸裝置的技術人員承受不了壓力,情緒出現問題,其他同事心理也不夠穩定,只能我這個總指揮出面了。我穿好工作服,堅定地走向高危區。我當時很鎮定,是因為我的背后有無數雙眼睛,而你更是我的堅強支柱,我有足夠的信心完成這項任務。當我在規定時間內準確無誤地完成任務后,我長舒了口氣。這次試驗獲得了巨大成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最讓我高興的是,當我載譽歸來時,你手捧鮮花出現在我面前,我當時很想擁抱你,可軍人的含蓄和理智讓我控制住了。”
“黃曉,你得爭爭氣,醒來后我們一起去旅游,國家這么大,咱們還有好多地方沒有去玩過,趕快醒來吧……”
這樣有問無答的交流已持續了5年多,盡管妻子沒有回答過一句話,但陳禮國相信夫妻間的心靈感應,他始終覺得妻子能感覺到自己的問候,有朝一日會對自己的呼喚作出回應。
妻子患病多年,陳禮國從沒因為家事耽擱工作。十多年間,他直接參與和組織完成了150多項科研項目,他擔綱研制的“某裝備保障系統”,從根本上突破了武器操作流程時間長且不安全的瓶頸,使整個作戰效率提高了近40倍。由于陳禮國的突出貢獻,他被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此愛動天,喚一聲老妻快醒來
妻子再次發病后,陳禮國把他導彈專家的細致用到了照顧妻子上,他摸索出來的護理經驗還被醫院推廣,成為護士們學習的范本。
在黃曉琳病房的墻上,貼著陳禮國為妻子自制的護理安排表。安排表上清楚地記錄著每一周的功能鍛煉項目,每天、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安排。表格細致到苛刻:病房什么時候可以進去幾個人,每天吃幾次水果,喝幾次水,營養師周一到周日該配什么營養餐,護工幾點到幾點要幫病人擦洗、幾點到幾點要為病人按摩。
這張表格是陳禮國歷時一年摸索出來的。自從妻子再次發病以來,在飲食方面,陳禮國嚴格按照營養師的要求,每天清晨,他把各種蔬菜、肉和人參切碎熬成粥,再把水果碾碎過濾成流食,用鼻飼管喂妻子“吃飯”。
平時,妻子愛干凈,把家里收拾得一塵不染。在病房里,陳禮國把妻子的個人衛生也保持得非常好。妻子的病床前,整整齊齊掛了8條五顏六色的毛巾,這些毛巾都統一編了號:一號白毛巾用來擦左眼,二號白毛巾用來擦右眼,三號粉毛巾用來擦嘴巴……
妻子常年臥床,為她洗臉擦身子成了陳禮國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每天這項工作至少要用半個小時。洗臉時,他在溫水里放入妻子最喜歡的檸檬香浴液,一邊絮叨著和妻子聊家常,一邊不厭其煩地換著清水。擦洗過后,他把護膚霜輕輕地涂在妻子的面部、脖頸……
隔不了三五天,陳禮國還會給妻子做一次面膜。有一次,這個舉動被前來探視的妻妹看到了,她驚訝之余,又非常不解。陳禮國笑著說:“你姐姐愛美,我怕她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老了,會傷心的!”
聽了這話,妻妹感動地說:“姐夫,你能把俺姐照顧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她的福氣了,你也得保重自己的身體啊!”陳禮國動情地說:“你姐姐最好的時光大都是一個人孤守在家,這輩子我欠她的太多了,我怎樣對她都不為過!”
每年妻子的生日、他們的結婚紀念日,陳禮國都會在病房里舉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家宴,讓妻妹、女兒女婿守著妻子吃頓飯。他企盼著妻子能被這種熟悉的情景喚醒,更期待著妻子能突然開口說話。
妻子平時最喜歡養花,陳禮國一年四季讓病房里充滿花香,玫瑰花更是不可少。每次買來鮮花,陳禮國總會放到妻子鼻子下面,笑著說:“黃曉,聞聞我剛買的鮮花,多香啊!”妻子依然“沉默”著。看著陳禮國那渴盼的眼神,一旁的護士總是別過頭去悄悄抹淚。
在陳禮國和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黃曉琳臥床5年來,從未出現過褥瘡、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現象,皮膚依然光潔紅潤。很多醫學護理專家看后驚嘆不已:“能把植物人護理到這種程度,簡直是醫學奇跡!”醫院里還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陳禮國摸索出來的護理經驗。
5年來,陳禮國每次出差,都會隨身帶著妻子的病歷,在繁忙的公務之余,擠出時間到大醫院向權威專家求助。看完他帶的病歷資料,專家總會說上一句:“這個患者應該不在了吧?”陳禮國忙說:“不但活著,活得還很好,您給想想辦法,看能否把她給喚醒!”專家大都搖搖頭,說:“你的心情我理解,可在醫術上辦法不多!”
盡管每次都得到失望的回答,但陳禮國并沒有灰心,他仍然認為,只要有耐心,會像上次那樣出現奇跡。每天早晨,他對妻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黃曉,新的一天會帶給我們新的希望,我等著你醒來!”
陳禮國和妻子僅有一個女兒,女兒和留學歸國的男友龍毅相戀多年。目睹了準岳父對準岳母多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顧,龍毅內心受到了極大震撼。婚期臨近,他向女友提出,婚禮就在岳母病房里舉行。陳禮國得知女兒女婿的決定后非常欣慰。
2008年國慶節,在黃曉琳的病房里,一場特殊的婚禮如期舉行。看著一對新人,陳禮國握著妻子的手說:“黃曉,咱們的女兒今天結婚了,女婿一表人才,又很孝順,你睜開眼睛,看看穿婚紗的女兒多漂亮啊!”他還拉著女兒、女婿在妻子的床邊合影,這感人的場景讓身邊的陪護人員眼睛發潮。在他們眼里,陳禮國不僅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導彈專家,更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大丈夫。
2011年8月6日,農歷的七夕節。陳禮國捧著99朵玫瑰,送到愛妻的病床前,深情地說:“黃曉,今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咱們天天守在一起,更應該珍惜啊!”這時,奇跡出現了,妻子的眼睛竟眨了一下。陳禮國興奮地對身邊的護士說:“你們看,黃曉的眼睛動了,我始終相信她會醒來的!”護士被陳禮國的情緒感染著,也激動得流了淚。
2011年9月下旬,陳禮國當選為全國第三屆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在陜西寶雞市,陳禮國成了市民們學習的愛情典范,他常被年輕的戰友請去做證婚人。大家認為,他的傳奇愛情,可以給自己的婚姻帶來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