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著碩士學歷,迫于父母壓力而不得不多次相親的城市高級白領,為節省頻繁相親的開支,自己總結出一套“愛情成本核算大法”,并上傳到了網上。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套獨特的理論一經曝光,頓時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追捧,他被網友們封為“史上最強相親大師”、“愛情教主”。但讓人更沒想到的是,他的舉動卻惹來了一名女性網友的極度反感,隨后,對方對他展開了一番令人啼笑皆非的戲弄……
屢次相親無果,總結出戀愛省錢秘籍
今年32歲的王海波是遼寧沈陽人,因為是家里的獨苗,父母對他寄予了厚望。大學本科畢業后,王海波在父母的要求下繼續赴北京求學深造。2006年,他終于頂著金融碩士的頭銜進入沈陽高新區一家電子集團生產企業,成為財務主管,3年后榮升為公司財務部經理。
看著兒子事業穩定,王海波的父母就開始四處發動親朋好友給兒子物色對象。
2009年6月,經人介紹,王海波與一名25歲的女白領見了面。王海波對其一見傾心,請她和介紹人在一家高檔西餐廳吃飯,這一餐就是580元。吃完飯后,在介紹人的提議下,他又帶女孩看電影、泡吧,那天晚上一共花了1300多元。
約會結束后,王海波開始用短信進行“狂轟濫炸”。一開始,女孩對他的“猛攻”也是“禮尚往來”,可是漸漸地就杳無音信了。介紹人解釋說,女孩覺得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王海波覺得,對方這么做簡直就是混吃混喝。
在父母的嘮叨下,王海波繼續著他的相親生活。可是,要么他不滿意,要么對方看不上他,總之,3個多月時間,王海波相了20多次親,一個也沒談成。不僅如此,不菲的相親開支也讓他陷入了“經濟危機”。經過一番權衡,王海波開始嘗試在相親的花費上開源節流:把見面地點由高級西餐廳和咖啡館換成快餐店;將相親時間約在早上10時或是下午2時,因為這時對方通常已吃過飯;如看電影,就約在周二,那天電影院票價五折;若遇到對方提議去唱KTV或者泡吧,他就偷偷設置個手機鬧鈴,讓手機在關鍵時候響起,然后佯裝接電話,借口有急事溜走…… 如此精打細算下來,相親的花銷果然少了許多,連之前的1/3都不到。得意之余,王海波把這些經驗整理成文,命名為“愛情成本核算大法”,發到了國內某熱門網站的社區論壇上。
短短幾天,此帖點擊率過萬,跟帖者上千。很多男性跟帖者把王海波奉為救星,稱他為“史上最強相親大師”。后來,王海波甚至將約會時的各種消費票據,連同每次的“相親日記”一并發到網上,以此證明“愛情成本核算大法”絕對不是空談。
到2010年4月,王海波相親的次數已經多達57次。當然,后面的30多次相親已經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相親了。
神秘網友幕后操盤,“愛情教主”慘遭暗算
王海波還將相親對象分門別類,逐一分析,告訴大家哪些類型的是來混吃騙喝的,哪些能從對方身上占到小便宜,哪些是能哄著倒貼的。他將這些相親經驗稱之為“真愛識別器”,為此,網友們尊稱他為“愛情教主”。王海波也從這場游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就在這時,一個叫“隨波不逐流”的網友在跟帖中說的一段話引起了大家的軒然大波。“隨波不逐流”說:“‘愛情教主’總結的這套法則的確令人稱贊,但我們相親的目標是既要省錢又能抱得美人歸,‘愛情成本核算大法’確實能省錢,可是能否抱得美人歸,還是個問題,因為這套法則的發明者相了50多次親也沒有成功……”
頓時網上形成了兩派:一派斥責王海波嘩眾取寵,瞎編亂造糊弄網民;一派堅決支持王海波,并提議讓他趕緊找個女朋友,用事實說話。
于是,王海波決定一定要在短時間內找到女朋友。他開始頻頻登錄國內的一些婚嫁網和交友網,將自己的資料發布上去。
2010年6月4日,一位叫“玉潔冰清”的網友在交友網站上的留言引起了王海波的注意。女孩還留下了手機號碼和照片。照片中的女孩讓王海波心動不已,他馬上給女孩打去了電話,約其見面,對方爽快地答應了。
6月5日下午2時,王海波和“玉潔冰清”先后來到一家酒吧。落座后,王海波拿著優惠券要了兩杯果汁。女孩告訴王海波:自己叫劉依依,今年24歲,特長是做家務。王海波一聽樂開了花,為了這次能相親成功,王海波決定大方一點,買了兩張全價電影票和一桶爆米花。
看完電影后,劉依依看著王海波含情脈脈地說:“其實,今天我過生日,本想跟朋友一起過,但因為不想錯過你就來了。”看著劉依依真誠的樣子,王海波心頭一熱,拉著劉依依就去了一家西餐廳。
吃完西餐,劉依依有點憂傷地說,她最難忘的是8歲那年的生日,那是媽媽第一次送她生日蛋糕也是最后一次,因為第二年媽媽就不在了。王海波鼻子一酸,陪著劉依依到一家元祖蛋糕店,挑了一款368元的生日蛋糕,送給了她。 劉依依感動得熱淚盈眶,說一定要請王海波唱歌,以示感謝,王海波只得應下。
劉依依帶著王海波徑直去了一家比較有名的KTV。見她來這么高檔的地方,王海波心里有些打鼓,可見劉依依一副好客的樣子,他又釋然了。兩人選了一個豪華小包,唱得很High。就在劉依依第二次去洗手間的時候,侍者拿著消費單推門而入,禮貌地告訴王海波,他們一共消費了1500元。王海波有些尷尬地告訴侍者,待會兒會有人埋單。侍者說:“您是說剛才那位小姐嗎?她已經離開了,就是她通知我們來埋單的。”王海波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騙子,急忙撥打劉依依的手機,卻發現已關機。
更讓王海波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網上出現了一篇帖子,把他這次上當出糗的經歷詳細描繪了一番,還說“史上最強的愛情成本核算師”就是傻瓜一個!王海波差點沒氣暈過去,再一看署名,發帖者正是“隨波不逐流”。難道……王海波不愿再想下去了。
遭戲弄后草木皆兵,大好姻緣擦肩而過
在父母的強壓下,王海波還得一次次相親,可事情很奇怪,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他每相親一次,“隨波不逐流”就會在網上發一次帖。一時間,各種嘲笑、謾罵紛紛向王海波襲來。這個“隨波不逐流”到底是個什么人?為何這么清楚自己的狀況?王海波展開了調查,可查來查去,也沒查出個所以然。漸漸地,王海波開始懷疑每一個認識他的人以及和他見面的女孩。
2010年11月24日,在一個朋友聚會上,王海波認識了沈陽女孩林小穎。林小穎外形清麗,天資聰穎,對投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王海波很談得來。臨分別時,王海波忍不住給對方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
一周后,林小穎打來電話,主動約王海波吃飯。王海波很驚喜,但又十分警惕,連連推托自己沒時間。林小穎大方地說:“你未婚我未嫁,吃個飯有什么關系呢?”直到餐后林小穎拿出錢包,爽快地埋了單,王海波一顆懸著的心才算落了地。
隨著接觸的深入,王海波越來越喜歡林小穎。盡管如此,之前的慘痛經歷讓他再也不敢輕易付出,他的關心也只停留在電話中噓寒問暖。平日里,他也以自己工作很忙為由,盡量減少和林小穎見面的機會。如果實在想念,就帶林小穎去公園或者去郊外爬山。對此,王海波解釋說,公司對他期望值很高,他有望進總部任職,工作任務重,所以他一有空就想去公園或野外放松下心情。對此,林小穎深信不疑。
由此,王海波又總結出了一條“約會心經”:男人越能吹,女人越體貼。只要你給她一種很關心她,而且事業成功的印象,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小氣。
就在王海波以為這次戀愛一定能談成時,林小穎卻做了一件讓他大跌眼鏡的事:借錢。理由是母親心臟病突發住院,急需10萬元做心臟手術,所以想找王海波借5萬元急用。王海波像是掉進了冰窟窿一樣從頭冷到腳,他認為林小穎只是一個更高級一點的騙子。難怪這段時間“隨波不逐流”沒有在網上發帖攻擊他,原來是在等著他出更大的丑!氣憤之余,他一口回絕了林小穎。
2011年8月2日,一個老朋友打來電話,不無惋惜地告訴王海波,林小穎上個月結婚了。老朋友說,當初林小穎很喜歡王海波,都打算托付終身了,可王海波卻在她最困難之際和她斷絕了來往,林小穎對此十分失望。老朋友的話,仿佛一記重錘,狠狠砸在王海波的心上。原來,林小穎對他是真感情,而他的戒備和多心,卻讓這段佳緣擦肩而過。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王海波經常是在悔恨當中度過的。他時常走神,思緒恍惚。在這種精神狀態下,工作也多次出錯。
2011年9月15日,在一筆和海外交易的重要賬目上,王海波出了差錯,導致公司損失了100多萬元。責任追究下來,王海波被毫不留情地辭退了。
王海波想不明白,自己的人生為何會如此失敗?萬念俱灰之下,王海波服下了大半瓶的安眠藥……
因為被家人及時發現,王海波的性命保住了。躺在病床上的他也許不知道,“隨波不逐流”只是一個看不慣他作風的普通女性網友,劉依依和之后與他相親的兩個女孩都是“隨波不逐流”的好朋友。她們這么做的目的,僅僅想戲弄一下這個洋洋得意的男人,見他在網上出了糗,幾個女孩也就罷手了。此后的一切,都是他多心了。(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