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顯;回望我們自身,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廣大企業以更廣泛的文化自覺和更高度的文化自信,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力指明了方向。
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偉大征程中,中國企業擔負著重要責任。從國際經驗看,文化強國有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兩條重要路徑,而企業是開拓這兩條路徑的重要主體。從我國的實際來看,廣大企業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直接推動者。因為提升國民素質離不開企業和企業文化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企業和企業文化建設,落實馬克思主義指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離不開企業和企業文化建設,文化創新離不開企業和企業文化建設,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也離不開企業和企業文化建設。
在經濟與文化一體化時代,發達國家不但在文化產業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在產業文化化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如美國既是經濟強國、科技強國、軍事強國,更是文化強國。在文化產業化方面,好萊塢大片、迪斯尼、流行音樂、出版傳媒產業等在世界上都處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國的音樂唱片發行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20%,圖書銷售占世界的30%;在產業文化化方面,蘋果的iphone手機、ipad與其說是電子產品,不如說是一種引領潮流的時尚文化,喬布斯不僅是偉大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深通人性的產業文化化的大師,所以他的去世才引起全球的巨大反響。
必須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不但在文化產業化方面差距很大,而且在產業文化化方面差距更大。因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兩條腿走路。以文化興企,以文化強國,是廣大企業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實踐證明,企業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企業文化既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社會文化的生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劃時代的管理理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業文化既能提高職工的人文修養,培育企業家的人文情懷,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使企業更和諧、更有活力、更有創造力;也能使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擺脫粗放原始狀態,跨入科學強企、文化強企的境界。
今年是企業文化理論在中國傳播和實踐的第30個年頭。認真總結30年來國內外企業文化建設路徑和方法,探尋企業文化融入經營管理實踐的規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下建設更加優秀、更高層次的企業文化,正是企業深入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基本途徑。
文化強國任重道遠,需要政府與企業、文化企業與工商企業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