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溝通已近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并不斷的擴大范圍快速發展,人們的健康概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新的醫學模式要求護理人員轉變護理觀念,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嫻熟的技術之外,還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學會怎樣與患者、家屬、其他人員的溝通,掌握護患關系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以達到護患有效交流的目的,增進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從而滿足患者生理、心里、社會、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護患溝通的發展趨勢
人文化趨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環境的改變,各種致病因素不斷增多,人們就醫的人性化服務需求日益增強。在這種形式下,護患溝通的開展,就需要護士有較高的文化底蘊,要掌握與人的健康有關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便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健康指導。
個性化趨勢: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背景、經歷、文化修養不同。因此護士面對的服務對像,個體化差距很明顯,要想達到良好的溝通就必須根據個體采取不同的溝通手段。
法制化趨勢:隨著法律制度的日趨完善,法制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觀念也日益增強。護士應該增強法律知識,注意依法行事,依法履行義務。
護患溝通的方法
熱情接待:患者患病后,患者及家屬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會感到煩躁不安和孤獨無助。此刻他們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作為護理人員應理解患者及家屬此刻焦慮的心情,對他們熱情接待,主動詢問并積極給予相關指導,從而對護士產生信賴感,使其能積極配合各項治療。
交談:溝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談,交談應根據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和文化背景的患者及家屬采取不同的語言和方式。在交談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用積極的語言進行溝通,隨時注意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談話要有耐心,措辭婉轉,使其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積極配合醫護工作,共同完成患者的各項診療護理工作。①察言觀色,掌握主動:因疾病性質和病程不同,患者表現為不同的生理及心理狀態,特別是急癥或重癥患者,因受疾病的影響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就需要護士真正領會其需要,傾注更多的愛心與關注,主動表達對患者的愛。②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交談應根據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和文化背景的患者及家屬采取不同的語言和方式。對精力充沛,感情、語言、動作強烈迅速的患者及家屬,注意使談話在平靜氣氛中進行;對性格固執、做事缺乏果斷的患者家屬,談話要有耐心,循循善誘;對年輕的患者家屬,交談應避免教訓的語言,以免引起反感。③突出重點,化解矛盾:隨著醫學知識和法制觀念的普及,患者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投訴和付諸于法律的糾紛呈上升趨勢,“醫療風險無處不在”已成為醫療界的共識。患者及家屬的心態復雜多樣,意外情況發生多,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既要懂得專業知識,還要了解法律、法規,熟悉工作中存在的潛在醫療糾紛,以便更好地履行職責,保護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權益。④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建立必要的溝通管理制度,并納入到醫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在堅持日常溝通制度的同時,認真落實和完善與之相關的管理制度,使之相得益彰,互相彌補。
苦練內功,掌握精湛的業務:患者來到醫院,都期待能遇到技術精湛的醫護人員為他們提供及時準確的治療。當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疑問解釋的清晰明了,各項檢查登記準確無誤,穿刺技術嫻熟無痛等,這些很容易贏得患者的信任,從而對護理人員個人產安全感和信任感,為下一步的良好溝通打下堅實的基礎。
周到的服務: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經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和思想狀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將患者視為自己的親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特別要注意細小方面,如為患者按摩一下腿、蓋一下被子、給予一個關切的眼神等,都能很好地促進護患之間的溝通,增進感情,減少不必要的護患糾紛。總之,溝通是增進護患感情、減少護患糾紛的重要途徑。
護患溝通的意義
良好的護患溝通,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構建和諧的護理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收集患者的資料,有助于護士認識自我,有利于化解醫療糾紛。護理人員應努力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更有效地滿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為患者提供科學的、系統的、整體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