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通過正規的操作方法來配合腹腔鏡手術。方法:通過對156例手術患者的術前準備、術中密切配合等來總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正確配合方法。結果:患者全部順利完成手術,術中及術后未發生系膜出血,無中轉開腹、腹腔感染及腸漏,無切口感染。手術效果滿意。結論: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創傷小、疼痛輕,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恢復快。
關鍵詞 腹腔鏡 闌尾切除 手術配合
臨床資料
本組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156例,男80例,女76例;年齡10~50歲,平均30歲。慢性單純性闌尾炎55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56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5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10例,術后均經病理證實。
術前準備
術前訪視:手術前1天,手術室護士要訪視患者,了解患者是否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態,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設備、麻醉方法以及此類手術的先進性和安全性。并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減輕患者不良情緒,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
器械物品準備:①腹腔鏡闌尾切除包;②中型布類;③其他:腹腔鏡設備的準備,檢查并調節好內鏡攝像系統(腹腔鏡、攝像頭、轉換器、監視器),冷光源、攝像機;檢查及調好二氧化碳氣腹機、電刀、電凝系統;檢查好各種內鏡,手術器械等功能處于完好狀態。
手術配合
巡回護士配合:患者入手術室后常規查對,用18號套管針在左上肢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麻醉師行氣管插管,全麻麻醉成功后,患者先取仰臥位。電凝器負極板固定于下肢或臂部。巡回護士加強巡視,密切觀察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協助醫生盡快處理。
器械護士配合:提前20分鐘洗手上臺準備器械。配合醫生常規消毒皮膚后鋪無菌巾。與巡回護士將各種管道、導線連接在儀器上并檢查、調試其清晰度。①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和操作點的選擇:首先在腹中央臍孔內下緣做10mm戳空,以兩把巾鉗將臍孔周圍腹壁提起,用彈簧氣腹針呈45°角穿刺入腹腔時有明顯突破感,確認氣腹針進入腹腔后,連接氣腹機的二氧化碳導管,氣腹壓力維持在12~15mmHg,氣腹形成后插入直徑10mm套管針,放入腹腔鏡光源鏡頭探查腹腔。如患者既往有腹部手術史,考慮有腹腔粘連,則采用開放式方法建立氣腹,在直視下置入10mm套管后再充氣建立氣腹。在左下腹鎖骨中線和右下腹麥氏點內下方各置入5mm套管,置入器械幫助暴露和探查。②闌尾切除術中的配合:仔細進行腹腔探查,明確闌尾炎癥及范圍。用無創抓鉗或Babcock鉗夾住闌尾頭部和系膜,向前腹壁方向提起,用點凝血鉗分離系膜至闌尾根部。器械護士準備好肽夾,距闌尾根部0.3~0.5cm處連釋放2枚肽夾后切斷闌尾,闌尾殘端電凝消毒處理,對闌尾殘端不包埋。③闌尾取出:闌尾取出方式很重要,如果闌尾較小,可以通過10mm套管取出,如果闌尾較大或已經發生壞疽、穿孔,則應將闌尾放入標本袋中取出。原則上應避免闌尾和腹壁切口接觸,防止切口感染。④關閉切口:如腹腔內有滲出或膿液,用生理鹽水或滅滴靈注射液沖洗干凈,腹腔內不放引流管,再次檢查闌尾殘端,明確無出血后,解除氣腹,遞針線縫合切口。無菌敷料貼蓋傷口。
護送患者回病房
巡回護士與麻醉師一起送患者回病房,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生命體征平穩后方可離去。
討 論
腹腔鏡手術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更高。首先腹腔鏡手術需要大量的儀器設備,這些儀器價格昂貴,配合者要能夠使用所涉及的各種設備器械,并能排除一些常見故障,使他們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另外,腹腔鏡手術中術者只能通過監視器間接觀察手術過程,手不能直接接觸手術部位,因此手術暴露和操作有一定的局限性,護士要通過調整患者體位,調整光鏡距離等來獲得良好的術野暴露,使手術順利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患者創傷小,疼痛輕,并發癥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是現代醫學高科技與傳統外科相結合的產物,它給外科醫生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正確應用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錢立元,吳君輝,羅宏武,等.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價值探討[J].中國內鏡雜志,2002,8(1):71-72.
2 黃志強.現代腹腔鏡外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4: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