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盆腔炎性包塊與盆腔腫瘤鑒別診斷的要點,分析臨床治療的方法。方法:盆腔炎性包塊患者50例,其中盆腔膿腫10例,淋菌感染10例,附件炎塊10例,輸卵管積水10例,結核性包塊10例;盆腔腫瘤患者10例,其中3例良性腫瘤,7例為惡性。結果:分析總結了盆腔炎性包塊和盆腔腫瘤患者在體征、CT特征上的特點,并針對患者的情況加以治療,效果良好。結論:盆腔炎性包塊患者應根據患者狀況聯合藥物、手術、心理、物理等多學科多手段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于盆腔腫瘤的患者,也應根據患者狀態和要求進行手術或保守治療。
關鍵詞 盆腔 炎性包塊 腫瘤 診斷 治療
盆腔炎性包塊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是因盆腔急性炎癥未及時治療、治療不當未得到根治而轉為慢性炎癥后形成的包裹性積液、積膿,故又被稱為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遺癥[1]。盆腔炎性包塊臨床表現無特異性,易與盆腔腫瘤相混淆,所以鑒別診斷盆腔炎性包塊并及時進行治療尤其重要。選擇經手術或活檢確診病例60例,分析探討盆腔炎性包塊與盆腔腫瘤鑒別診斷的要點,并對癥治療,現做如下匯報。
資料與方法
選擇經手術或活檢確診患者60例,年齡19~43歲,平均26.37±3.28歲,均有性生活史,并處于非妊娠期。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為盆腔炎性包塊組,其中盆腔膿腫10例,淋菌感染10例,附件炎塊10例,輸卵管積水10例,結核性包塊10例;另一組為盆腔腫瘤組,其中3例良性腫瘤,7例為惡性,共10例。
患者體征:①盆腔炎性包塊組患者體征:盆腔膿腫和淋菌感染屬于急性盆腔炎,這20例患者表現為患者主訴下腹墜痛,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伴有高熱、心率快、直腸刺激癥狀。婦科檢查:陰道可有膿樣、異味分泌物,黏膜充血;子宮頸口有大量膿性污穢之血性分泌物;盆腔內可觸及包塊樣腫物且壓痛明顯。附件炎塊,輸卵管積水和結核性包塊屬于慢性盆腔炎,這30例患者表現為患者主訴下腹墜痛,部分患者有輸卵管炎和不孕不育史,盆腔結核以年輕婦女居多,且大部分比較瘦削,有長期虛弱、疲勞史。婦科檢查:子宮增大,在單側或雙側附件區捫及條索狀或臘腸狀增粗的腫塊(輸卵管或慢性炎癥形成的包裹性積液),有輕微壓痛感,宮骶韌帶常增厚、縮短甚至僵硬并有壓痛。②盆腔腫瘤組患者體征:良性腫瘤患者子宮的質地中等或偏硬,可捫及球形、囊性、界清、表面光滑的包塊,有移動性濁音。惡性腫瘤患者為繼發性惡心,腫瘤一般在良性腫瘤的基礎上迅速增大,原發性惡心腫瘤質硬,盆腔內包塊固定、實性或囊實不均,表面結節狀,常伴腹水,患者可出現惡病質。
CT表現:①盆腔炎性包塊組:患者CT無明顯特異性,相對比較普遍的現象有:病變范圍廣,子宮、宮旁結締組織、膀胱以及直腸都有可能發生病變;腫物形狀不規則,囊腔呈蜂窩狀,囊腔壁內緣界限不清晰、銳利。②盆腔腫瘤組:盆腔良性腫瘤無論大小,病變均有局限性,囊壁內緣銳利。盆腔惡性腫瘤一般較大且呈實質性,壞死部位少見蜂窩狀改變,其蔓延方式為想周圍侵潤式增長。
結 果
盆腔炎性包塊組:有文獻顯示,盆腔炎性包塊對抗生素敏感[2],聯合應用多種抗生素可患者癥狀,縮小包塊。本組患者給予頭孢甲肟2.0g/日,甲硝唑2.0g/日,均分2次給藥。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給患者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并注重安撫患者的心理,減輕其精神負擔。對于抗生素治療1~3天仍無效的患者,建議行手術治療。本組33例行手術治療,其中7例因年齡較小且未生育,選擇保守性手術方式,術后隨訪2年,1例發生盆腔疼痛;21例接受腹腔鏡下的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術后無復發;其余5例選擇經受經陰道的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術后效果良好,無復發現象。慢性盆腔炎性包塊患者中12例接受物理治療,包括激光、微波、超短波、短波等方法,治療后患者盆腔血液循環和供氧量得到明顯改善,炎癥的吸收和消退更快。
盆腔腫瘤組:盆腔良性腫瘤患者根據腫瘤的生長部位及狀態自行選擇治療方式,本組中1例選擇隨訪觀察,另2例接受手術治療。本組7例盆腔惡性腫瘤患者中3例接受手術治療,2例接受化療,1例接受放療,1例進行保守治療。
討 論
回顧性對比分析50例盆腔炎性包塊病例,發現患者集中在20~35歲,屬于孕齡婦女,且大部分患者有盆腔炎史近年來,盆腔炎性疾病呈逐年上升趨勢[3],且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女性的生育功能,導致不孕癥或異位妊娠,嚴重危害婦女的身心健康,故應加強對此年齡段女性的相關教育。
盆腔炎性包塊和盆腔腫瘤的鑒別在臨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急性盆腔炎性包塊根據病史、體征以及應用抗生素能使病情改善、包塊縮小等特點,即可診斷為盆腔炎性包塊。慢性盆腔炎臨床癥狀并不明顯,由于炎癥反復發作與周圍腸管粘連,診斷時應仔細分析其征象。當盆腔包塊性質鑒別困難或抗炎治療效果不佳時,應選擇腹腔鏡或開腹探查明確診斷,以免延誤或過度治療。對盆腔炎性包塊和盆腔腫瘤的鑒別診斷時,應綜合患者的病史、體征、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盆腔炎性包塊患者應根據患者狀況聯合藥物、手術、心理、物理等多學科多手段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于盆腔腫瘤的患者,也應根據患者狀況和要求進行手術或保守治療。
參考文獻
1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78-279.
2 趙爽,史玉林.西黃丸聯合抗生素治療盆腔炎性包塊86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5):391.
3 Ross J,Judlin P,Nilas L.Europea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Int J STD AIDS,2007,18(10):662-666.
4 魏紹斌.盆腔炎反復發作的中醫治療探討[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4):253-255.
5 Steven H,Crossman M D.The challeng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06,73(5):25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