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種不同原因所致的胰腺局部、節段性或彌漫性的慢性進展性炎癥,導致胰腺組織或胰腺功能不可逆的損害。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或持續性的腹痛、腹瀉、消瘦等病。
慢性胰腺炎無規律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區,不同地區的發病率相差較大。我國的發病率雖低于西方國家,但呈上升趨勢。我國慢性胰腺炎多見于中年男性,以30~60歲最多見,平均年齡46.6歲。
社區醫師經常會遇見一些慢性胰腺炎患者,有些病人已明確診斷為慢性胰腺炎,但因各種原因而不治療,這樣的病人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工作中對其普及胰腺炎的相關知識以及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性,使患者對慢性胰腺炎有正確的認識,以便能更好地配合治療。我們雖然加大了對胰腺炎的宣傳力度,但仍有不少患者對其危害的認識不足。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老年人口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長,慢性病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社區衛生服務貼進百姓,主動服務,上門服務深受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的歡迎。
我們希望通過與病人的共同努力,使患者花費較少或者花同樣的費用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以期達到最理想的預防復發效果。因此,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重點預防。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膽管疾病(膽道蛔蟲、膽道結石等)是預防慢性胰腺病的重要措施。此外,與本病發作相關的疾病,如甲亢、高脂血管等也必須治療。
積極徹底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發作應立即去醫院進行正規系統的治療。
嚴禁酒、給低脂飲食,飲酒和吃高脂肪大肥大肉的食物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使腸道的正常活動及排空發生障礙,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或遷延難愈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禁酒、禁吃大肥大肉。
飲食宜富含營養,切忌吃得太飽,慢性胰腺炎患者易腹瀉加之長期難以根治,故患者易出現營養不良,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魚、瘦肉、蛋白、豆腐、米、面與碳水化合物及新鮮蔬菜宜適當多吃,但每頓不能過飽,宜少吃煎、炒、多吃蒸燉以利消化吸收。調味品不宜太酸,太辣,易產氣使腹脹的食物不宜吃,如炒黃豆、蛋豆、紅薯。應少吃粗糧,因為能增加胃酸分泌,加重胰腺負擔,而刺激病情發展。
飲食要定量、定時、有一定規律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每日4~5餐或6餐,因為這樣多次而少量的進食就會減少對胰臟的刺激,使炎癥趨于穩定,對預防本病非常重要。
保持心情良好,避免憂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則可預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