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評價肺功能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斷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選取收治的1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用支氣管擴張劑后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70%作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再根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進行分級。判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測定情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漏診率和患病率。結果:140例患者,臨床診斷42例,其中進行肺功能檢測12例。所有患者再經過肺功能檢測后確診人數為72例,漏診人數為29例。結論:COPD患病率高,但住院的COPD病人有漏診現象。肺功能檢查對提高COPD診斷和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必要成為住院病人的常規檢查,尤其對呼吸科病惠。
關鍵詞 阻塞性肺疾病 診斷 呼吸功能試驗
我們知道在新版全球關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診斷和防治策略中,所有可能患COPD的患者都應進行該項檢查[1],肺功能的測定是診斷COPD的金標準。本醫院近年來對COPD的診斷和治療采用了肺功能檢測方法,均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觀察組140例均來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呼吸內科收治患者,均經臨床證實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中女56例,男84例;年齡34~66歲,平均42。4歲。按病重分類:輕度肺氣腫患者31例,中度肺氣腫患者24例,重度肺氣腫患者21例,單純慢性支氣管炎患者64例(慢支)。
肺功能檢測方法:診斷標準:根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進行病情嚴重程度的分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70%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計算患病率。
患者在平靜狀態下,取坐位完成3~5次的用力呼吸。記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患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200g),在15分鐘之后,重復監測肺功能。
操作儀器以及操作方法:儀器采用CHESTAGC-33(8800)Series Dtype進行肺功能檢測,每次操作由同一技術人員操作。在每次監測前,準確定標和調試肺功能監測儀,保證機器的工作狀態良,好測定的過程按照美國胸科協會制定的肺功能測定標準進行質量控制。
測定結果的分級:根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對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嚴重程度做出分級。Ⅳ級:FEV1/FVC<70%、FEV<30%預計值或FEV。<50%預計值,伴慢性呼吸衰竭。Ⅲ級:FEV/FVC<70%,30%≤FEV<50%預計值;Ⅱ級:FEV/FVC<70%、50%~<FEV1<80%預計值;Ⅰ級:FEV1/FVC<70%、FEVl≥80%預計值。
結 果
140例患者,其中進行肺功能檢測12例,臨床診斷42例。所有患者再經過肺功能檢測后,漏診人數為29例,確診人數為72例。
討 論
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通常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由于氣道的慢性炎癥、分泌物存留造成的支氣管狹窄或阻塞,加上肺氣腫、肺組織彈性回縮力減低所致小氣道萎陷等原因引起通氣功能障礙。肺功能檢查可明確觀察肺功能損害的可變性,肺功能障礙的程度和類型,對探索疾病的明確診斷、發病機制、指導治療、病理生理、判斷療效、疾病的康復以及評估胸腹部大手術的耐受性等都有重要的意義[2,3]。COPD主要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即表現為FEV1、MVV降低。隨病情的發展,VC也可下降,則表現為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
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非常重要。因為隨著COPD發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斷的上升,COPD已成為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當癥狀明顯就診時多已較嚴重。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非常重要。目前國內在COPD診斷過程中,醫生對COPD本質缺乏足夠的認識。肺功能測定開展不夠普遍除與部分地區缺少必要的設備外,許多COPD患者不愿配合、經濟條件差有關。將肺功能測定指標引入COPD診斷及治療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項工作進展如何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一個地區COPD診斷水平,我們認為肺功能檢測不但能夠明確COPD的診斷,為臨床分期和治療提供重要的臨床依據,同時也可以有效地評估臨床的治療療效。更能準確地反映出病情的嚴重程度,總之,肺功能檢測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亞囡.氧療在慢性呼吸患者中的應用.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9,13(7):937-938.
2 鐘南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3 孫培莉.肺功能檢查[A].見:實用呼吸系疾病診療指南[C].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