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胰腺癌的CT表現和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經手術和(或)穿刺活檢病理證實的27例胰腺癌患者的CT表現特點。結果:胰腺腫塊或局部增大23例;胰腺輪廓未見明顯異常,強化掃描顯示病灶呈相對低密度3例;胰腺彌漫性增大1例;胰腺周圍血管和臟器受累19例;梗阻性膽管擴張11例;胰腺管擴張14例;腹膜后淋巴結轉移8例;肝轉移1例。結論:胰腺癌的CT表現有一定特征性,CT檢查對胰腺癌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胰腺癌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
CT檢查可以了解胰腺癌病變的部位、范圍和轉移情況,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對經手術和(或)穿刺活檢病理證實的27例胰腺癌患者CT表現進行分析,并對胰腺癌CT診斷價值進行探討。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齡41~86歲,平均61歲。CT為SOMATOM Emotion6螺旋CT掃描機,層厚5mm,層間距5mm,采用橫軸位掃描。
結 果
對27例胰腺癌CT征象進行分析,CT表現如下:①胰腺腫塊或局部增大23例;②胰腺輪廓未見明顯異常,強化掃描顯示病灶呈相對低密度3例;③胰腺彌漫性增大1例;④胰腺周圍血管和臟器受累19例;⑤梗阻性膽管擴張11例;⑥胰腺管擴張14例;⑦腹膜后淋巴結轉移8例;⑧肝轉移1例。
討 論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可發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但以胰頭部最多(60%~80%),胰體部次之,胰尾部更次之。胰腺癌的大小差別甚大,與病程長短有關。一般講,腫塊直徑常在5cm以上。胰腺體、尾部癌一旦產生癥狀,已屬晚期,腫塊常很大。胰腺癌最常見的是腺癌,占80%以上。癌細胞可起源于1~2級腺導管上皮,排列成腺樣,以胰頭部多見;也可來自較小的腺管甚至腺泡的上皮組織,主要發生在胰腺體、尾部。胰腺癌的局部擴張和侵犯取決于腫瘤大小和所發生的位置。胰頭癌常直接浸潤膽總管壁,或在早期壓迫膽總管,發生阻塞性黃疸。侵犯胃和十二指腸,有時會造成十二指腸梗阻。胰頭癌常侵犯周圍的血管結構,如腸系膜上動、靜脈和門靜脈等。胰腺體、尾部癌一般較大,可侵犯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起始部、脾動脈等。門靜脈系統受侵犯可致門靜脈高壓和側支血管形成。胰體癌向前擴展侵犯胃后壁,向后擴展常早期侵犯腹膜后靜脈叢。大的胰尾癌則常侵犯脾臟、左側腎上腺和腎臟。此外,結腸肝曲和脾曲、結腸系膜等偶見受侵犯。由于胰腺癌生長較快,加之胰腺血管、淋巴管豐富,胰腺又無包膜,往往早期可發生轉移。
胰腺癌的CT表現:胰腺腫塊或局部增大為胰腺癌CT表現的主要和直接征象。較大的腫瘤致胰腺外形增大,多數為局限性增大或腫塊,邊緣呈分葉狀。胰腺正常光滑連續的曲線被中斷。較小的腫瘤局限于胰腺內,可不造成任何輪廓改變。平掃時由于腫瘤密度與胰腺實質密度相似,故多數腫塊與胰實質成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單純平掃時極易漏診。但當腫瘤較大時,往往表現為偏低密度或混合密度影。部分腫瘤中心或偏心有不規則且邊界模糊的低密度區為腫瘤壞死或液化的表現。由于胰腺癌為少血管癌,故增強掃描時大多數腫塊強化不明顯而呈低密度影,相反周圍正常胰腺強化明顯且密度均勻,故使腫瘤輪廓、形態顯示更清楚。團注動態強化CT掃描時,這種差異更為明顯。胰腺癌一般沒有鈣化出現,如果發現鈣化,可能為原有慢性胰腺炎鈣化的基礎上合并胰腺癌。老年人正常胰腺趨向萎縮和脂肪變性,邊緣呈鋸齒狀,整個胰腺密度均較低而呈羽毛狀改變。因此如果胰腺局部外形較飽滿,或局部邊緣鋸齒狀輪廓消失伴局部密度增高,增強后原來密度增高部位與周圍胰腺密度接近,則應考慮早期胰腺癌可能。胰腺鉤突部早期腫瘤較易忽略,如果鉤突失去正常邊界平直的三角形而變為隆凸,并延伸到腸系膜上靜脈后方,則高度提示鉤突存在腫瘤。彌漫性胰腺癌時,可見全胰不規則腫大和(或)伴有不規則低密度或混合密度影。但極個別情況,整個胰腺稍增大,且各部位保持基本上正常比例時,則難以識別。胰腺周圍血管或臟器受累、侵犯改變是癌腫局部浸潤的征象,CT表現為胰腺和血管間的脂肪層消失;血管被腫塊部分或全部包繞;血管形態不規則,即變細、僵直和邊緣不整齊等;血管不顯影或有癌栓形成。根據胰頭癌和其周圍的血管解剖關系,血管受累的幾率依次為腸系膜上動、靜脈,下腔靜脈,肝外門靜脈,腹腔動脈和腹主動脈等。胰頭癌侵犯、壓迫膽總管下端可引起膽總管、膽囊、肝總管及肝內膽管梗阻性擴張,癌腫壓迫或阻塞胰管可引起胰腺管擴張。少數胰腺癌可在腫瘤遠端胰腺組織內出現繼發性假性囊腫,這是由于胰管阻塞胰液外溢所致,又名潴留性囊腫。淋巴轉移以腹腔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根部旁淋巴結轉移最常見,其次下腔靜脈和主動脈旁,肝門區、胃周圍淋巴結轉移少見。淋巴結直徑一般1.0~1.5cm,密度基本均勻,強化掃描密度基本無變化。晚期腫大的淋巴結可融合成團塊狀影,中央可見水樣低密度壞死區。因為相互融合的淋巴結周邊可能有滋養血管參與,尤其與胰腺癌腫塊融合時,強化掃描可見周邊稍有不規則增強變化。臟器轉移多見于肝臟(約30%),表現為單發或多發圓形占位性病灶,大小不等,通常為低密度,有時類似囊樣改變,與肝內其他轉移瘤沒有區別。脾轉移少見,腹水也少見,一般到晚期才會出現。
綜上所述,CT檢查可以顯示胰腺癌的形態特點、病變部位、范圍和侵犯、轉移情況,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