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兒童保健 基層醫院
兒童保健工作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兒童保健工作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衛生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其實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國家的未來發展和人口素質。但是,在廣大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仍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本文就此簡述如下[1]。
存在問題
兒童保健觀念滯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醫療衛生條件的要求也明顯升高,但是在基層醫院兒童保健的觀念較發達地區仍十分落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社會關注度低,主要體現在廣大人群對保健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和社會宣傳度偏低兩方面,尤其大量外出務工人員更是不能及時、正確地接受婚檢和胎兒期檢查,流動兒童比例明顯升高,致使一些先天性疾病患兒出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負擔;②醫務工作乏力,雖然兒童保健的重要性被多次強調,但是服務項目普遍簡單,主要還是以單純的體格生長為主,此外,即使是正規的綜合醫院也很少有專門的兒童保健科室和專業人員,在整個兒童保健工作的執行力度上也顯得非常乏力[2,3]。
兒童保健制度疲軟:兒童保健工作應該是以家庭為基礎,包括優生優育,預防疾病、合理喂養與營養、心理咨詢、生長發育監測、五官保健等多項服務措施的一系列綜合服務。事實上,在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只能停留在疾病篩查和生長發育檢查等非常有限的范圍,更兼流動人口比例的增加,甚至一些婚檢和胎兒篩查也被忽視。究其原因,主要是兒童保健制度的疲軟,缺乏足夠的宣傳和制度規范,兒童保健選擇的主動權主要由廣大人群自由掌握。此外,兒童保健的保障制度也非常局限,致使流動人員不能及時得到合理的服務[2~4]。
兒童保健設施匱乏:兒童保健項目所覆蓋的范圍非常廣泛,所需要的硬件設施也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先天性疾病的篩查往往需要CT、MRI,甚至需要基因水平的診斷,而這些設施在基層醫院很難達到要求。具體工作中,由于兒童保健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以篩查為目的,許多檢查項目的結果沒有明顯異常,真正篩查出陽性結果的病例相對較少,家屬很少積極進行全面篩查,服務內容明顯減少,許多保健設施的適應性也大打折扣。但是,保健設施的匱乏的現象非常值得我們去認真關注[2]。
缺乏專業兒童保健人員:雖然保健工作的進行需要依賴一些檢查來判斷,但是專業人員的缺乏在基層醫院非常顯著,據相關資料顯示,即使在發達地區,專門從事兒童保健的人員只能占到兒科醫務人員的12%以下,甚至更少,在基層更是少之又少。事實上,在具體的保健工作中所突顯出來的服務人員綜合素質偏低的現象非常明顯,這也在很多程度上影響了保健項目的全面性和質量性,同時也制約著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和長遠發展,因此,組織兒童保健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顯得非常必要[2,5]。
對 策
參考發達地區兒童保健工作的實施,筆者認為雖然基層醫院的保健工作收到很大制約,但是仍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予以改進。
改進服務項目:隨著經濟的發展,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也應隨之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增加體檢次數,1~6個月每月體檢1次,更利于及時發現嬰兒發育上的偏差,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②檢查項目從以前單純的體格生長檢查發展到了心理發育指導,開展小兒早期教育;③對小兒喂養及營養狀況的評價及指導更全面;④健康教育方法要靈活,促使家長保健意識的提高,以期主動參與親子活動[1]。
提高服務水平:包括努力提高服務人員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兩方面,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兒童保健工作和宣傳工作中來,注重兒童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篩查診療活動。目前,很多初步篩查的疾病相對比較簡單,只要詳細檢查即可以早期明確,從而減少漏診病例,而具體工作中很多漏診病例仍然比較明顯。因此,定期的進行保健人員培養顯得非常必要[2]。
社會共同參與:兒童保健的全面、順利進行絕非單純依靠兒童保健工作人員,而需要包括兒童自身、家屬、社會等協同合作來完成,尤其是兒童陪護人員和幼兒園監護人員的仔細、積極的配合。兒童許多日常行為方式和心理變化往往提示著某些疾病的存在或即將發生,比如膳食結構、睡眠質量、精神狀態等多項內容時常是兒童期一些疾病的重要提示,而這些內容只有陪護人員細心、全面地掌握才能準確的提供給保健人員,以便及時、準確地做出判斷。值得指出的是,組織專門的兒童保健宣傳和教育顯得非常必要,尤其是流動兒童的教育工作更加緊迫[1,2,6]。
兒童保健工作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其全面、順利的實施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事實上,在基層醫院的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問題,但是只要能引起醫務人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深入配合,仍有著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 曹務蓮.兒童保健對嬰兒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J].調查研究,2010,7(13):171-172.
2 劉湘云,陳榮華.兒童保健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06.
3 段建華,王惠珊.中國流動兒童分布及衛生保健狀況[J].華南預防醫學,2010,36(1):57-60.
4 何能清,黃俊芳,賀衛權,等.新型社區兒童保健服務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社區衛生工作平臺,2010,13(7A):2169-2174.
5 靳文正,楊青,王芝英,等.2005年上海市嬰兒、孕婦死因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06,18(10):517-519.
6 韓衛軍.496例學齡前兒童厭食原因調查分析[J].現代保健,2007,10,4(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