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了解近3年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體(uu)的感染狀況及其耐藥性趨勢,為臨床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培養法檢測解脲脲原體及其藥物敏感試驗,回顧性分析檢測解脲脲原體的患者資料。結果:1120例中解脲脲原體陽性452例(40.4%),感染患者中對美滿霉素(86.1%)、強力霉素(71.9%)和克拉霉素(61.1%)較為敏感,耐藥性最高的是環丙沙星(83.4%);交沙霉素、羅紅霉素、阿齊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小于30%,且呈下降趨勢(P<0.05)。結論:解脲脲原體是臨床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主要病原體,美滿霉素、強力霉素和克拉霉素可作為目前治療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
關鍵詞 解脲脲原體 耐藥性
解脲脲原體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由于解脲脲原體感染陽性率高,抗生素使用不規范等因素,造成了耐藥菌株的增加,治療難度增大[1]?;仡櫺苑治隽?008年1月~2010年12月檢測解脲脲原體的患者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變遷,為臨床治療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體感染提供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集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標本1120例。其中男女比例1:2.18,年齡20~39歲。
標本收集:女性患者用滅菌棉拭子取宮頸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取材時盡可能多采集細胞、要求近期無陰道局部用藥。
標本運送:要求在標本采集后立即送檢,不能及時送檢標本接種至轉運培養基溶液中,室溫保存要小于5小時,冰箱保存不超過48小時。
培養、鑒定、計數和藥敏檢測:由珠海市銀科醫學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支原體鑒定及藥敏試劑盒。嚴格按試劑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和判定結果。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2.0統計軟件,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本組資料顯示解脲脲原體感染患者2008年72例,2009年153例,2010年227例,3年共記452株(40.4%),對各種抗生素藥物的敏感性(耐藥和中敏未做統計)。
解脲脲原體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種類藥敏試驗結果表明解脲脲原體對單類抗生素耐藥率低,對2類以上抗生素耐藥率高(X2=10.691,P<0.05)。
討 論
支原體是一類不需要寄生于細胞內而能夠獨立生長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其大小與結構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發現寄居人體的支原體有16種,其中解脲脲原體是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中最常見的一種,生殖道解脲脲原體感染與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輸卵管炎、不孕、不育等關系密切。
本研究結果對各種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敏感率差異最大,敏感率最高的為美滿霉素(86.1%),敏感率最低的為環丙沙星(1.3%)。且除克拉霉素外的其他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敏感率均呈下降趨勢,這與有關報道相似[2];交沙霉素、羅紅霉素和阿齊霉素的敏感率也降至1O%左右,說明這3種藥物在本地區己基本上對解脲脲原體失去了療效,敏感率顯著低于有關報道[3]。四環素類藥物的敏感率較高,與有關報道相似[4];由于喹諾酮類藥物被大量使用及其耐藥決定區(QrtDR)的gyr A、par C基因突變有關,敏感率較低,其中敏感率最高的司巴沙星僅30.8%,環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在本地區幾乎對解脲脲原體失去了療效。
由于解脲脲原體缺乏細胞壁結構,故應用影響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對其作用不大。本研究采用了抑制微生物DNA或者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即紅霉素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和四環素類藥物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解脲支原體對一種抗生素耐藥率57.3%,對3種抗生素耐藥率14.6%,差異具有顯著性。
參考文獻
1 其木格,蔣法興,蘇曉紅.支原體與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研究進展[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33(2):17-20.
2 劉澤虎,周渭珩,洪為松.臨床分離的解脲支原體耐藥性變遷[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114-116.
3 楊怡,張捷,張小偉,等.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培養及耐藥性變遷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0):1183-1186.
4 劉讓萬,鐘宏文,蔡建紅,等.解脲脲原體耐藥性變遷研究[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