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治療帶狀皰疹及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綜合療法。方法:鎮痛、營養神經、抗病毒藥物、皮內注射、神經阻滯。結果:68例帶狀皰疹全部治愈,無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結論: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迅速、確切,可有效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關鍵詞 帶狀皰疹 綜合療法 神經痛
帶狀皰疹為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多在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時發生,臨床表現為皮膚紅斑、水痘和沿神經走向的皮損區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如何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盡快緩解疼痛,減少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十分重要。我們應用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統計2008~2010年住院治療的帶狀皰疹病例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齡48~78歲。帶狀皰疹分布范圍:頭面部6例,胸腰段50例,上肢3例,下肢9例。均為中、重度疼痛,病史1至15天。
治療方法:首先要快速鎮痛,常規應用卡馬西平配合布洛芬緩釋片或消炎痛口服;夜晚睡前服阿米替林25mg。應用阿昔洛韋抗病毒治療,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B6和彌可保營養神經。
神經阻滯和皮內注射療法:消炎鎮痛液配方為2%利多卡因5ml、維生素B12 1.0mg、曲安奈德10mg加生理鹽水至30ml為1個單元。病變位于胸腰段的:胸段行肋間神經阻滯,腰段行椎旁神經阻滯,病損區行皮內注射治療;病變位于頭面部、上、下肢的可單純行皮內注射;治療每周1次,1~3次為1個療程。
神經阻滯時若病變在胸背部可在肋骨角處行肋間神經阻滯,每點注射消炎鎮痛液3ml,范圍超過皰疹區上下各1肋間;病變位于腰臀下腹者取腰椎旁間隙神經根阻滯術。注藥量每節段3~5ml,原則上只針對病變神經節段進行。
皮損區皮內浸潤性注藥方法。方法一:將消炎鎮痛液在病損區外1cm圍繞病損區行皮內注射,用6號或7號注射針頭進行皮內注藥,每個皮丘注藥1~1.5ml,使之成為直徑1.5~2cm蒼白橘皮樣皮丘,每個皮丘間隔1.5cm。方法二:軀體區取與帶狀皰疹區相垂直的三條線,即乳頭線、腋中線、肩胛下線,上下緣超出皰疹區1cm,每個皮丘間隔1.5cm進行注藥。方法三:直接將藥物注入皮損區皮下、皮內及病損區周圍的皮內。
療效判斷標準:①臨床治愈:治療后疼痛消失、發病區無異常,3月內無復發;②好轉:發病區灼痛消失,皮膚仍有輕微異感:③無效:治療后疼痛無減輕。
結 果
本組68例患者,治愈66例,治愈率達97%,平均12天,好轉2例,總有效率100%。住院天數6~20天,出院后均進行為期3個月隨訪,無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
討 論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侵犯神經節和外周神經,造成神經難治的炎性脫髓鞘損害及局部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為劇烈疼痛,若不及時采取正確有效治療,多遺留頑固的神經痛,病人常四處就醫,情緒低落,對治療喪失信心,給患者帶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傷害。本組患者采用藥物、神經阻滯和皮內注射綜合治療,迅速緩解疼痛消除皮疹,改善生活質量取得滿意效果,總有效率達100%,無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尤其是皮內注射技術,其快速止痛效果,用神奇、不可思議來形容亦不為過。我們曾治療一位76歲老人,大面積腰背部皰疹,劇痛致使他一周不眠、不吃、不喝、精神幾近崩潰。在外院診斷為“腸不全梗阻”進行治療。下午轉入我科后進行皮內注射加神經阻滯,隨即酣然入睡,直至第二天上午查房尚不能喚醒,尿了一床,渾然不覺。皮內注藥的治療機制尚不甚清楚,有學者認為皮內注射消炎鎮痛液是直接阻斷皮膚傷害性感受器的異?;顒樱瑥亩钄嘀車窠浻刹≡钕蛑袠械男盘杺鬟f,同時改善局部循環,減輕炎癥反應、消除水腫,促使神經末梢和皮膚感受器功能恢復,從而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有效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所以,在綜合治療帶狀皰疹時,消炎鎮痛液神經阻滯和皮內注射的早期應用非常重要。鑒于帶狀皰疹病理變化的復雜性和神經損害脫髓鞘改變的嚴重性,在帶狀皰疹的診治上一定要高度重視,早診斷早治療,采取綜合療法,一次治愈,減少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