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高血壓 治療 誤區 健康生活
在多年門診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患者對高血壓的治療有誤區,因為這些誤區使原本可以控制的高血壓變得難治,因為這些誤區,使高血壓的并發癥過早的到來,因為這些誤區,很多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我們而去,廣大高血壓患者們,健康生活,你我有責,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走出治療誤區。
下面讓我通過6個例子具體介紹高血壓治療常見誤區,從而對高血壓治療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常出現的誤區
例1:患者,45歲,經常超負荷工作,壓力大,不知不覺體重不斷攀升,腰圍達3尺。平時紅光滿面,自我感覺好,偶測血壓高達130/100mmHg,1周后復查血壓135/100mmHg。他認為不吃藥或晚吃藥。聽說降壓藥吃上就終生服藥。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血管壁彈性尚可,不良生活方式經常使交感神經系統經常維持較高興奮狀態,兒茶酚胺等內分泌因子持續增高,直接或間接使中小動脈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以舒張壓升高更明顯,一旦診斷,應及早治療。對于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毫無疑問,應盡量把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若能降到低于120/80mmHg更為理想。微小的血壓差異,顯著的心血管收益。
此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立即進行非藥物治療,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每天堅持鍛煉,調節心理平衡。3個月以后血壓如果還降不下來開始藥物治療。中年人低壓稍高,越早吃藥越好。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出現的誤區
例2:患者,男,83歲,有高血壓10余年,近1年,除記憶力明顯減退以外,血壓160~170/70~80mmHg。自覺良好,不服降壓藥。每天早上打太極拳。吸煙史30年。此患者應當然應該積極降壓,以保護心、腦、腎,防止中風,延長壽命。高血壓患者,年齡越老死亡率越高。
老年高血壓有六大特點:①老年高血壓一旦出現嚴重并發癥,如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僅治療棘手,預后也較年輕人差很多。②老年高血壓常伴有腦動脈或頸動脈硬化,在使用降壓藥的同時,也應考慮腦部供血,降壓不宜過低和太快。此外,老年人器官老化或常患有多種疾病,這些情況在高血壓治療中均應加以考慮。③隨著年齡增長,收縮壓增高幅度遠大于舒張壓的增高。因此,老人常表現為脈壓差增大(注: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這一方面反映老人動脈彈性差,另一方面,脈壓差增大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④老年人由于血壓調控功能減退,不僅晝夜血壓波動大,且體位改變也可造成血壓大幅度波動。即使患有高血壓,由臥位突然站立時也易發生低血壓,可誘發暈厥,甚至發生意外。因此,老年人無論有無高血壓,體位改變一定要“慢三拍”,不能操之過急。⑤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指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即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不高)較多見,尤其是55歲以后才患高血壓者。以往認為,舒張壓升高危險性大于收縮壓,目前認為,收縮壓升高帶來的危險性遠遠超過舒張壓升高,尤其是對老年高血壓者。⑥老人感覺遲鈍,即使血壓很高,也可因缺乏如頭痛、頭暈、心悸等自覺癥狀而遲遲不去醫院就診。由于自我感覺良好,從來不測血壓,直至出現嚴重并發癥,如中風、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尿毒癥等,才到醫院就診,往往坐失治療良機。故呼吁,老年人每年至少測1~2次血壓,早發現早治療,對高血壓切不可等閑視之。
老年人降壓講究個體化:必須指出,老年高血壓應注意個體化,除非遇到高血壓腦病、嚴重高血壓引起急性左心衰竭等需要緊急降壓外,一般情況下,降壓要慢慢來,決不可操之過急。有條件者,老年人降壓前最好對頸動脈和腦動脈做多普勒超聲波檢查,確定有無頸動脈或腦動脈狹窄。由于老年人肝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不少降壓藥需通過肝臟代謝或由腎臟排泄,因此藥量應比中青年患者酌減。鑒于老年高血壓以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見,目前絕大多數降壓藥既能降收縮壓,也能降舒張壓,因此,在降收縮壓的同時,應關注舒張壓不能降得過低,以免影響冠狀動脈供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一般情況下,舒張壓不宜低于50mmHg。
誤認為保健品可以代替藥
例3:患者,女55歲,發現高血壓10年,長期服降壓藥,血壓控制良好,半年前因股骨頸骨折,臥床數月,口服大量“壯骨粉”“蛋白粉”,體重增加近30斤。血壓控制不好,檢查發現血壓180/85mmHg,空腹血糖14mmol/L(正常<7mmol/L),尿蛋白(+)。診斷為高血壓,糖尿病腎病。
發生高血壓病不可能“治愈”,已經硬化的動脈是不可能“軟化”的,關鍵是早期防治高血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血管剛發生病變時及早服用降壓藥、并控制危險因素如高血脂者應服降脂藥才可能防止和逆轉動脈硬化的發生。長期服適合于的降壓藥物,是最好的“保健品”保護心、腦、腎血管,延年益壽。
誤認為服用中藥比西藥好
例4:患者,男44歲,發現高血壓2年。確信吃中藥降壓比西藥好,不良反應小。每天煎藥,近1年。血壓不降130/100mmHg。改服另一種“中成藥”珍菊降壓片,血壓129/90mmHg。
中草藥只能起輔助調理作用,降壓療效不明顯。市面上銷售的珍菊降壓片、復方羅布麻片、山綠茶降壓片等主要成分是西藥,不是中藥。
誤認為夏天血壓比較好,吃藥可以不規律
例5:患者,男,46歲,高血壓7~8年。冬天最高血壓180/110mmHg,夏天較低150/90mmHg。夏天減降壓藥,某日因與同事發生爭執,清晨發現昏迷不醒。急診去醫院測血壓270/130mmHg。診斷:腦出血。
天氣太熱也會發生血壓驟升,發生腦出血、腦梗死。夏天血壓下降,即使不頭疼、頭暈,與應一定繼續藥物治療,定期自我測壓。
誤認為血壓頑固,不可能降至理想狀態
例6:患者,男,69歲,高血壓病10余年,曾用3種降壓藥治療,無效。對降血壓要有信心,肥胖和老年是頑固性高血壓的兩大主因。
誤認為血壓降至正常就可以隨心所欲
例7:患者,48歲,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服用3~4種降壓藥,血壓基本控制在正常。他認為不亂吃東西、減肥、多運動太難了,吃降壓藥,血壓就可以正常了。
必須注意:高血壓以外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血壓正常但有1~2個危險因素屬低度危險(10年發生心腦血管病<15%)。有≥3個危險因素或同存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屬中度危險(10年發生心腦血管病15%~20%)。有過中風、心肌梗死病史,即使血壓正常也屬高度危險(10年發生心腦血管病20%~30%)。
討 論
高血壓可控制、可治療,目前,中國特色的高血壓“三高三低”: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社區醫師做好高血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教育讓患者走出誤區很重要,愿天下所有高血壓患者認識高血壓治療誤區,走出誤區,贏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