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手術團隊 手術核對 手術安全
手術核查是涉及多環節、多人員的復雜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的差錯都可能會引起錯誤手術發生,包括手術患者接錯、手術錯誤或手術部位錯誤等,引發醫療差錯事故。多部門合作的手術核對制度包括術前患者資料和手術信息的核對、部位的標記和手術開始前暫停時間小組核對等內容。包括7個環節,涉及手術醫生、病房護士、麻醉醫生、手術室巡回及器械護士5個崗位。本研究旨在改進圍手術期護理管理,手術醫師、麻醉師、手術室護士及病房護士4方,分別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麻醉實施前、手術切皮前、手術結束離開手術間前進行核查工作。結果表明,手術團隊細化并合作落實手術核查流程及內容,確保手術患者安全。
手術團隊核查流程及內容
手術前1天,手術醫師核對患者病歷資料、知情同意書、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標識、影像等輔助檢查資料準備齊全。
術前1天,病房護士核對患者手腕帶及姓名、年齡、性別、病歷號、床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并確保各項資料的齊全和相互信息的一致。
手術室巡回,護士術前訪視,核對患者身份(科室、床號、病案號、性別、年齡)、術前診斷、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及標識、輔助檢查結果、交叉配血、有無傳染病、過敏史及手術史。
病房與手術室交接時按手術通知單及手術患者交接本核對,交接內容包括患者身份識別、術前醫囑的執行、病歷資料齊全以及所有資料信息準確并相互一致。
手術室內實施麻醉前進行小組核對,由巡回護士宣布“現在開始核對”讀手術知情同意書上患者姓名、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并核查麻醉安全檢查、皮試結果、術前備血等,麻醉師、手術醫生做出核對后反饋。
手術切皮前,實行“暫停”制度: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巡回護士再次確認患者身份、手術程序、手術部位、手術體位。隨后進行關注點溝通,手術醫師強調關注點:預計手術時間、失血量及是否需要特殊器械或特別檢查項目;麻醉醫師強調關注點:患者是否有特殊病情、需要哪些監測設備和特殊的支持及應對方案等。手術室護士調關注點:靜脈通道是否通暢、生命體征監測是否建立、器械消毒是否確認、術前器械物品清點是否正確完成。
手術結束后離開手術間前:手術團隊核查患者身份、實施手術的名稱,確認手術用物清點數量正確無誤;確認手術標本;檢查皮膚完整性,確認管道數量是否在位、通暢;確認患者去向。
討 論
通過落實多部門手術安全核查,起到了相互監督的作用,在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核查,杜絕患者身份識別錯誤,保證正確的患者、正確的部位、正確的術式,防止差錯事故,降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進一步提高手術團隊安全手術意識、責任感、團隊凝聚力,提高優質醫療護理服務指數。
參考文獻
1 蔣玉婷.《手術安全核查表》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中外醫療,2011,30:8.
2 王吉善,張振偉.實施安全核查降低手術風險.中國護理管理,2009,9:12.
3 孫曉敏,姚英.安全核查在圍手術期病人護理中的實踐與效果.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9.
4 尤祥妹,葛學娣,閆利.手術安全核查表在我院的應用與體會.西南國防醫藥,2011,21:5.
5 汪巧萍,賈忠.手術安全核對表的設計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9):1795-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