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腎盂輸尿管連接部(UPJ)梗阻的最佳治療方案。方法:報告24例UPJ梗阻的治療情況,16例行Anderson-Hynes腎盂成形術,其中2例巨大及重度腎積水者加做腎內翻折疊術,1例行腎盂瓣輸尿管成形術,4例行Y-V成形術,3例行腎切除術。全部病例均放置輸尿管支架引流。結果:15例行Anderson-Hynes腎盂成形術者術后癥狀消失,大部份患者復查TVU顯示腎盂明顯縮小,腎功能改善,UPJ處蠕動良好。1例吻合處狹窄,再次放置雙J管8周后治愈。1例行腎盂瓣成形及4例行Y-V成形術者,術后復查腎積水有改善,可是腎盂縮小不明顯,UPJ處蠕動頻率改善不明顯。結論:Anderson-Hynes腎盂成形術為最佳術式。
關鍵詞 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 梗阻 Anderson-Hynes腎盂成形術
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患者24例,根據治療方法,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男16例,女8例;年齡10~45歲,平均27歲。病變位于左側者14例,右側10例。20例主要為腰腹部間歇性疼痛,少數伴有腎絞痛史或高血壓,13例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5例頻發尿路感染,10例可捫及腰部包塊,6例伴結石,3例并發患腎嚴重感染或積膿。本組病例均經KUB加IVU檢查,7例患腎不顯影或未見造影劑突然終止于腎盂輸尿管連接部,17例表現不同程度的腎盂、腎盞擴張或顯影延遲,其中直接顯示UPJ狹窄者僅8例。20例行逆行腎盂造影,4例在B超引導下行穿刺腎盂造影顯示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本組中22例入院后行B超或利尿性B超檢查,如超聲檢查有腎積水征象而無輸尿管擴張即可獲得診斷。如超聲有輸尿管擴張則提示輸尿管遠端有梗阻(由于返流或狹窄或兩者兼有)。B超檢查還提供腎體積及腎實質厚度,腎積水程度,是否腎內或腎外腎盂及有無并發結石等情況。腎盂尿液分析24例,結果顯示尿液pH<8.0者18例,白細胞(+~++)/HP以上或膿尿者11例,除1例尿培養有大腸桿菌生長外,腎盂尿培養均有致病菌生長。24例病例生化檢查及腎功能檢查基本正常。
手術方法:首選手術方式為離斷性腎盂成形術,由于切除了具有肌細胞發育異常的部位,故該手術效果最好。現對24例患者采用Anderson-Hynes術式,成功率達96.5%。手術要求吻合口寬廣,低位,呈漏斗形,縫合嚴密而無張力,腎盂不要殘留過多,輸尿管應與腎盂下極做斜吻合,保證尿液引流通暢。為避免肉芽組織形成,造成吻合口狹窄,應采用刺激較小,可吸收的合成線,如Dexon線作為縫線,即使吻合口有感染時也具有很強的耐受性。術中放置雙“J”管內引流,術后3個月后行膀胱鏡下拔管術。年齡<10歲者放置國產腎造瘺支架管外引流,術后4~6周行泌尿系B超檢查,根據吻合口通暢情況拔出外引流管。術中腎盂輸尿管吻合口旁常規放置負壓引流管,術后根據負壓引流量酌情拔管。如有腎濃縮功能不良而腎不顯影時,可術前做利尿性腎圖予以確定,了解分腎功能,—般患腎功能在10%以上,可以考慮保留患側腎臟,梗阻解除后,腎功能有所改善。
結 果
全組患者術后均未出現漏尿和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再次狹窄,雙J管及腎造瘺支架管如期拔除。除4例腎切除者外,20例自覺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B超檢查提示腎盂積水有不同程度減輕,排泄性尿路造影檢查(IVU)示患腎功能恢復良好,擴張的腎盂腎盞縮小,輸尿管顯影。術后若出現尿漏應檢查雙J管位置有無移動,必要時重新調整雙J管的位置。若術后尿漏持續存在應注意輸尿管及腎周引流管引流的通暢。
討 論
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是小兒腎積水的常見原因,本癥可見于胎兒至出生后各年齡組,約25%見于<1歲。極少數在青少年或成人期才獲珍斷。本癥多見于男性左側,雙側病變發生率為10%~40%,約2/3病變在一側。導致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的病因:①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狹窄:可分為管腔內或管腔外狹窄,管腔內狹窄多為先天性,可因輸尿管黏膜皺襞的聚集而發生功能性狹窄,亦可為外鞘膜分離導致黏膜皺襞縱行伸直而發生器質性狹窄;②管腔的病變,如迷走血管,纖維索帶對腎盂輸尿管的壓迫,使尿液引流受阻,是機械性梗阻性腎積水;③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對輸尿管壓迫產生機械性梗阻;④內分泌原因使腎盂輸尿管張力減低,蠕動減慢,尿液瘀滯而發生輸尿管腎盂積水,梗阻多發生在右側,一般生育后恢復;⑤腎旋轉不良:系因異常旋轉時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產生扭曲、狹窄,輸尿管跨越腎下極處也可受壓,而導致蠕動障礙和通過不暢,多為雙側;⑦輸尿管瓣膜形成:可為先天性,亦可為炎性瓣膜形成。當梗阻持續存在,尿液在腎臟內的回流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不能繼續維持平衡時,腎盂逐漸擴大,壓迫腎實質,使腎功能減退,最后腎實質萎縮破壞。
UPJ梗阻進展隱匿,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發展緩慢往往因并發腎積水而就診。腎積水常隨梗阻的原因、部位及發展的快慢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癥狀。本組病例在腎積水的病因診斷中,應用常規IVU檢查,絕大部分因腎盂不顯影或造影劑未達到UPJ部位而無法明確診斷。
腎盂與輸尿管的連接部分,由于有纖維肌肉環或偶爾同時存在異位血管,可造成狹窄,引起腎盂積水。如腎實質尚屬正常,腎功能有恢復的可能者,應用手術方法解除梗阻。因此離斷式腎盂成形術被廣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