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了解蓮花清瘟膠囊聯合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3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齡19~25歲。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給予蓮花清瘟膠囊(4粒/次,3次/日),利巴韋林0.5g+10%葡萄糖500ml靜滴,維生素C 1.0g+5%葡萄糖250ml靜滴。對照組每天給予利巴韋林0.5g+10%葡萄糖500ml靜滴,維生素C 1.0g+5%葡萄糖250ml靜滴。結果:治療組有效率達94%,對照組有效率72.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蓮花清瘟膠囊聯合利巴韋林和維生素C治療明顯提高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蓮花清瘟膠囊治療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明顯療效。
關鍵詞 蓮花清瘟膠囊 利巴韋林注射液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臨床療效
我院門診2009年11月~2010年6月收治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36例,應用蓮花清瘟膠囊結合西藥治療,效果良好。現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6月收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人36例,年齡19~25歲。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18例;對照組18例。患者發熱37~39℃,流鼻涕,咽痛,干咳全身酸痛,乏力。血液分析:淋巴細胞>40%,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胸透檢查:肺部紋理正常,無陰影。均診斷為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方法:治療組每天給予蓮花清瘟膠囊(4粒/次,3次/日),利巴韋林0.5g+10%葡萄糖500ml靜滴,維生素C 1.0g+5%葡萄糖250ml靜滴。3天為1個療程。對照組每天給予利巴韋林0.5g+10%葡萄糖500ml靜滴,維生素C 1.0g+5%葡萄糖250ml靜滴。兩組均給予退熱藥。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24小時體溫恢復正常,主要癥狀基本消失;②有效:24~48小時體溫正常,主要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③無效:發熱時間超過72 小時,癥狀無明顯好轉。
統計學處理: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均采用X2檢驗。
結 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的顯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有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 論
蓮花清瘟膠囊是純中藥制劑,作用:①抗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常見病毒: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對連花清瘟膠囊進行體外抗病毒實驗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對流感病毒甲3(A 3)、副流感病毒Ⅰ型(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 3)和7型(ADV 7)、單純皰疹病毒1和2型(HSV-1,HSV-2)均顯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甲3(A 3)、副流感病毒Ⅰ型(HVJ)、呼吸道合胞病毒抑制作用強。②抗禽流感病毒: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部動物流感重點開放實驗室對連花清瘟膠囊進行了殺滅禽流感病毒實驗,結果表明,每毫升含0.1~0.25g生藥的濃度范圍內與禽流感病毒作用10分鐘,對病毒的殺滅率可達99.99%,有顯著的殺病毒作用;在0.5~1g生藥的濃度范圍內與禽流感病毒作用10分鐘,對病毒的殺滅率可達到100%,有完全殺病毒作用。③抗SARS病毒:國家權威P3實驗室在北京SARS流行期間從病人肺組織中分離出SARS病毒BJ01株和Vero-E6細胞研究體外抗病毒作用。結果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在Vero-E6細胞中對SARS病毒的抑制作用:抑制病毒的半數有效濃度(IC50)為0.09mg/ml,對SARS病毒的治療指數為40.33;說明連花清瘟膠囊藥物濃度>0.09mg/ml,可明顯抑制SARS病毒。④強力抗菌作用: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藥理室實驗證實,連花清瘟膠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小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保護作用。⑤退熱消炎: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藥理室實驗證實,連花清瘟膠囊對傷寒、副傷寒甲、副傷寒乙三聯菌致家兔發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抑制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腫脹,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可促進氣管酚紅排匯,有明顯的化痰作用,可明顯延長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潛伏期,明顯減少3分鐘咳嗽次數,有顯著止咳作用。⑥調節免疫:連花清瘟膠囊通過增強2、4-二硝基氟苯誘發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提高其細胞免疫功能,可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及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提高其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⑦治療甲型H1N1流感。
利巴韋林抗病毒譜較廣,體外對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腦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1]。維生素C具有增強傳染病的抵抗力,促進抗體形成,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以及抗炎抗過敏等作用。用于急慢性傳染病、結核病、感染性休克的輔助治療。有人試用大劑量維生素C來預防和治療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也有報告口服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并使病程縮短[2]。蓮花清瘟膠囊聯合利巴韋林和維生素C治療明顯提高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研究顯示,蓮花清瘟膠囊中藥在抗病毒治療上安全有效,以及價格低廉優勢。
參考文獻
1 徐叔云,主編.臨床藥理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40.
2 徐叔云,主編.臨床藥理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