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卵巢腫瘤蒂扭轉的超聲表現和超聲對其鑒別診斷的價值。方法:對30例腹痛就診,超聲診斷提示卵巢腫瘤蒂扭轉的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術后證實2例為子宮肌瘤(1例子為闊韌帶子宮肌瘤,1例子為漿膜下子宮肌瘤),1例為單純卵巢扭轉,1例為異位妊娠,1例子為闌尾周圍膿腫。診斷符合率83%。結論:超聲診斷卵巢腫瘤蒂扭轉方便有效,在臨床對急腹癥治療選擇上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超聲 卵巢腫瘤 扭轉
資料與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7月手術治療超聲提示卵巢腫瘤蒂扭轉患者30例,年齡17~59歲,平均30歲。
儀器與方法:使用儀器為PHILIPS HDI 400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7MHZ,經腹超聲檢查,膀胱適度充盈,超聲觀察子宮、附件、重點看附件區,掃查面積盡量廣一些,肝腎間亦應掃查,觀察是否有積液。如因腸氣干擾或年齡較大卵巢顯示不清,需更細心探查腫塊形態大小,邊界、內部回聲及腫物與周圍臟器的關系。應用CDFI仔細尋找腫塊及其周邊血流顯示,尋找蒂扭轉形成的團塊樣或管蒂樣回聲,觀察其內血流顯示,并用彩色多普勒記錄其血流頻譜,測量血流阻力指數。已婚患者必要時采用經陰道超聲掃查相結合。
結 果
30例超聲提示卵巢腫瘤蒂扭轉的患者,1例見于右側正常卵巢,一側卵巢腫瘤蒂扭轉的23例,雙側卵巢腫瘤蒂扭轉的2例,誤診4例,盆腔積液3例。經手術證實為畸胎瘤的16例,其中囊性畸胎瘤11例;單純卵巢囊腫6例;漿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卵巢腫瘤蒂扭轉位于子宮前上方的17例子,位于腹正中線的3例。腫塊直徑5~7cm 2例,7~10cm 20例,10~16cm 3例。3例腫瘤蒂扭轉,經彩色多普勒檢查見腫塊旁似管蒂狀回聲內無動靜脈血流顯示,病理證實腫瘤已壞死。余多數扭轉蒂內均可偶見點狀血流信號,彩色多普勒部分內可探及血流頻譜。
討 論
卵巢腫瘤蒂扭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婦女,尤以年輕女性多見,為婦科常見的急腹癥,為突發下腹部劇痛,10%卵巢腫瘤可發生扭轉,較大,重心偏于一側的囊腫,體位突然改變或向一側旋轉時是常見的誘因;腫瘤發生浸潤、黏連致位置固定,則不易發生扭轉。卵巢腫瘤的蒂由骨盆漏斗韌帶、卵巢固有韌帶、輸卵管等組成。卵巢腫瘤蒂扭轉如能自行復原,則疼痛為發作性、短暫性,如蒂扭轉不能自行復原,則疼痛為持續性。一旦發生蒂扭轉可引起靜脈血供受阻,從而導致卵巢腫瘤廣泛水腫,甚至出血壞死。
超聲圖像顯示:腫物多位于子宮前上方,患側卵巢消失;以囊性、囊實性腫物多見,多為中等大小,直徑8~10cm,過大、過小均不易發生蒂扭轉。不完全性蒂扭轉,卵巢腫瘤的壁可因水腫而增厚,邊緣模糊、粗糙,腫物的囊性部分透聲減弱;CDFI:常不易探及血流信號;完全性蒂扭轉時,重度血液循環障礙可導致瘀血性出血形成類似實質性病變的不均質回聲區及黏連帶,酷似囊實混合性腫瘤,囊性腫塊的無回聲區內可因出血壞死有不規則光團出現。扭轉的蒂部回聲雜亂,蒂長者扭轉時,同一側附件區可出現雙腫塊圖像,即近子宮的“實質性腫塊”系腫瘤的蒂將輸卵管闊韌帶血管和(或)腸管扭轉而成,形態不規則,輪廓欠清晰。值得注意的是,發生蒂扭轉的卵巢腫瘤位置多較高。常位于腹正中線或子宮左右前上方,腫瘤內部回聲多為囊性和混合性,以囊性為主者多為中等大小,其平均直徑8.0cm左右。位于子宮底部的皮樣囊腫最易發生蒂扭轉。
在鑒別診斷方面,主要依靠對病史的詢問,并結合各自的圖像特征加以區分。漿膜下子宮肌瘤與實質性卵巢良性腫瘤在超聲圖像鑒別上存在一定困難。鑒別時要注意瘤體與子宮之間的位置關系和活動關系。此外細致觀察腫瘤內部回聲水平及其分布狀態并與子宮相對照,對鑒別診斷亦有一定幫助。即漿膜下子宮肌瘤超聲圖像常顯示子宮體形態不規則,表面有球狀或結節狀突出,呈現弱回聲或中等回聲,加壓進行超聲掃查時,瘤體與子宮無分離現象,且漿膜下肌瘤常與壁間肌瘤同時存在,肌瘤內發生壞死液化時則超聲圖像在肌瘤部位出現無回聲區,邊界往往不規則,后壁回聲增強。闌尾周圍膿腫位于右下腹部闌尾區,為一邊界模糊的非均質腫塊圖像,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及實驗室檢查加以鑒別;異位妊娠破裂后常在附件區形成較大的血腫,多呈混合型腫塊圖像,且在子宮直腸凹內亦可見到積血無回聲區,結合尿妊娠試驗及血HCG檢測結果。嚴重卵巢腫瘤蒂扭轉內壞死出血,內部回聲不均勻,易誤診為惡性腫瘤。誤診的原因多是因為對該病認識不足或考慮不周,需仔細掃查盆腔情況,多了解急腹癥的知識,為臨床提供有力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7.
2 汪龍霞.婦科和產科超聲診斷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
3 唐軍.婦科疾病的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
4 陳欣林,張丹.婦科與產科.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1.
5 王純正.超聲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8.